西安的面馆可以说是覆盖大街小巷了, 老面馆也是数不胜数。 但这家面馆在很多人眼里, 一直被视为最好吃的清真面馆。 他们一天只开四个小时, 时不时就能看到门口挂个歇业的牌子。 如果你来的不凑巧,很可能吃不上... 最重要的是,他们家还真的不好找! 巷子深面 坐落于东举院巷的巷子深面, 其实就是原来大名鼎鼎的马利亚手工面馆。 因为遭到注册风波,不得不改名了。 之所以叫巷子深面, 也是因为以前老店在一个很深的巷子里。 改头换面的同时,他们把店面的环境也做了升级。 曾经的破旧的桌椅也换上了新貌。 这家店的老板被大家亲切的称为老崔。 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当过兵, 退伍之后凭着炊事班的手艺,开起了这家面馆。 从最初的盐店街到如今的的东举院巷, 这家开在深巷里的小店, 初衷本是只为老街坊做好一碗面,没想到口口相传, 竟然成了西安鼎鼎有名的面馆。 ▼曾经破旧的门头 面馆的准备工作, 是从上午八点左右开始的。 和面、擀面、择菜、洗菜、炒菜... 一直要忙活到十一点营业。 营业时间截止到下午三点, 基本上卖的就是中午饭口。 ▼1998年老崔擀面的报道 曾经老崔和媳妇一块守着这家店, 如今跟着儿子、儿媳妇一起忙活。 儿子负责下面调面, 儿媳妇负责招呼客人。 但手工面的擀制还是由老爷子一人操持。 面的口感好不好,全靠手上功夫。 从擀面、压面、切面、到装盘, 粗细均匀的面就如机器切出来的一般。 老爷子每天要擀一袋面。 虽然已是年近70的老人, 手脚却比年轻人还利索。 他们家的面只有鸡丁面和牛肉面两种, 面刚端上桌。 第一次来吃的人基本会一脸懵... 这不就是白花花的一碗面条吗? 其实与低调的外表截然不同, 这碗面是“内有乾坤”。 鸡丁面 说起他们家最传统的面, 就是招牌的鸡丁面了。 搅拌后,白白的面条被汤汁挂满。 土豆、芹菜丁、酸辣白菜作为臊子, 鸡丁是拿面裹好的, 酸辣白菜是用自家腊八醋炒的, 两者搭配起来相得益彰。 老爷子面和的稍硬些, 所以吃起来更加劲道紧实。 囫囵一碗下肚, 觉得整个人都精神了。 牛肉面 随着筷子的来回翻动, 满满的臊子就露出来了。 牛肉面里大块儿的牛肉自不用说, 配菜也是极其丰富。 芹菜丁、土豆、木耳、胡萝卜丁... 牛肉块儿卤制的恰到好处, 看似汁子不多味道却很浓郁。 虽不说是一口惊艳, 倒也是越吃越香。 五香炸鸡腿 这里的鸡腿可被称为一只销魂的鸡腿, 很多人专程跑来买就是为了它。 每天的限量款,卖完就没有了。 用秘制料腌好的鸡腿先蒸后炸, 独特的做法也能吃出不一样的味道。 老板娘手脚麻利的切好鸡腿, 基本上只要一点完单就能上桌。 切好的鸡腿拿小碗装起来, 方面食客们拿筷子夹。 酥脆的壳儿与内里的肉已经分离, 金黄喷香的壳儿焦香酥脆, 里面的鸡肉软嫩而且非常入味。 一份鸡腿一碗面, 基本上是每桌的标配。 牛肉丸子 他们家的牛肉丸子个头非常大, 一份四个,快赶上拳头的分量了。 为了保证丸子的品质, 他们买最好的牛肉自己绞。 一碗丸子刚端上桌, 牛肉的香气扑面而来, 没有参杂过多其他的东西, 一口下去就能感受到牛肉的用料。 筋道弹牙的口感,咸香适中的卤水, 即使多吃几个也完全不会觉得腻。 这里虽然卖的种类不多, 却每一样都值得肯定。 这么多年来也变成了老街坊的食堂, 在店里时不时就能看到来往的食客如朋友般和老板打照面。 追随着老店的步伐到这里, 很多人也看着小崔从小学到成家, 再到如今帮着老爷子守着这家店。 33年的光阴流逝, 两代人却一直守护着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