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鉴精读:李广祖孙三代的悲剧,说到底就四个字

 Confucius365 2017-12-08

汉武帝时期将星闪耀,他们用功业让自己的名字彪炳史册,也让汉这个国号永世流传。然而,在这个将星云集时代里,李广祖孙三代无疑是个悲剧。

祖孙三代中以李广的名气最大,却也是最倒霉的一个。李广的勇猛是世所公认的,镇守边关数十年,匈奴人不敢正面撄其锋,可见他确实有一套。

客观来说,李广擅守,并不擅长进攻。而且,每次大战之时,他总是莫名其妙的掉链子,漠北决战是他最后的机会,却再一次尴尬的迷路了。

漠北决战不能建功固然有汉武帝不肯重用他的因素在内,但李广自身肯定也有问题的。俗话说,坏运气每次都降临到你身上,也从侧面证明了你的不足。

也是在漠北决战,李广的小儿子李敢跟随霍去病一战成名,被封为关内侯,这是李广一辈子都没达到的目标。

通鉴精读:李广祖孙三代的悲剧,说到底就四个字

李敢是个血性男儿,当他得知父亲的自杀卫青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时,竟然暗地里刺杀卫青。刺杀并没有成功,卫青却也因此负伤。

卫青是个宽厚之人,没有伸张此事,不然以汉武帝的火爆脾气肯定饶不了李敢。卫青能忍,不代表血气方刚的霍去病也能忍。

开什么玩笑,我的舅舅,堂堂大司马大将军你也敢动手?看我不削你。趁着一次打猎的机会,霍去病将李敢射杀。

此时的霍去病是汉武帝最为宠信的人,虽然怒火冲天,却还是将他保了下来,并宣称李敢是被鹿撞死的。李家人吃了个哑巴亏亏,敢怒不敢言。

若干年后,李家又出了一个人物,他就是李广的孙子李陵(并非李敢之子)。李陵颇有乃祖之风,打起仗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通鉴精读:李广祖孙三代的悲剧,说到底就四个字

然而,李家的悲剧还在继续,李陵的命运比祖辈、父辈还要惨。因为一次孤军深入,他被匈奴大军围困,最后不得已而投降,妻子、儿女被汉武帝满门抄斩。

为什么悲剧一直伴随着李家人呢?简而言之,四个字,有勇无谋。且听我一一道来。

李广的有勇无谋体现在他不重视情报工作,只喜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于匈奴这种来去如风的战法来说,情报至关重要,没了情报等于瞎子。

《史记》中记载了很多关于李广的英勇事迹,但无外乎这几类:误闯敌军,机智脱险;兵败被俘,惊险逃生;身陷重围,力战不止。

他一次次的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然后凭借勇猛打出生天,如果这样的将军还能称之为善战,那还要谋略干什么?战争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并不是一味的硬拼。

通鉴精读:李广祖孙三代的悲剧,说到底就四个字

李敢的作战经历没有明确记载,他只是作为霍去病的部将才获得成功。从他私自刺杀卫青就可以看出,这个人也是个愣头青,冲锋陷阵还可以,运筹帷幄就抓瞎。

评价李陵有勇无谋或许有很多人不服气,你看人家只有5000兵马,却和匈奴八万人鏖战了那么久,没有谋略做得到吗?

但不要忘了李陵之前的言行,当汉武帝让李陵作为李广利的辎重部队出征时,李陵自恃其能,不肯做李广利的部将,非要单干;当汉武帝说我没有马给你时,李陵更是牛气冲天,扬言自己只用步兵就可以。

结果,李陵带着5000步兵就上战场了,勇气固然可嘉,但未免有些自信过头了吧。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如此的自命不凡,失败是早晚的事儿。

可怜李氏祖孙三代,空有万夫不当之勇,也有临机应变之能,唯独缺了一点更高层次的谋。走钢丝看着惊险刺激,也随时有失足的可能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