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现象:假文凭 先来看一组数据,据调查,我国的大学入学率在25%左右,很多人不信,有人说升学率就有70%,但是那个是高考的升学率,我国大多数高中的适龄者中,大多数是上职校或者初中毕业就工作了,根本不参加高考。但是目前除了部分创业型小企业外,大多数企业对于学历的要求都是硬性规定,在职场中,文凭是非常重要的,先不说你有多厉害,文凭不达标可能连公司的门都进不了,更别说什么机会。基于这样的大背景下,就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造假文凭和持假文凭的商业生态链。 对于这个现象大家怎么看呢,在一项网络调查中,有74%的人支持持假文凭但有真本事的人。支持的一方认为没有文凭可能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等原因,不能一竿子打死这部分人,既然有真本事,文凭其实也不那么重要了,反对的一方则认为,持假文凭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甚至有人将其上升到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对比和斗争。 对于这个问题,在我的职场经历中遇到过一个案例,当时我作为其中一位参与其面试的面试官,这个同事前一份工作在一家小企业,跟着老板白手起家,一直做到了副总的位置,后来因为资金断裂公司倒闭后,他被迫重新找工作,到我们公司面试市场营销中心总经理助理,毕业院校填写的是重庆大学,简历没什么大毛病很快就通过了面试,然而事实证明他工作能力确实很强,到公司不到三个月时间就做出了许多可圈可点的成绩,但是一切好梦都停止在了半年后公司的一次人事制度改革,为了规范公司人事管理制度,人事部门增加了稽查环节,安排专人对新入职员工的入职信息进行稽查,包括工作经历、家庭信息、学历等,很不幸的是,这次只稽查新员工以及半年内入职的员工,这位同事刚好在稽查范围内,大概一周后他就被查出来学习造假的事,当然,这件事属于隐私,公司并没有对全公司公开,只有内部少数人知道。按制度,学历造假公司有权利直接开除。但是令人尴尬的是,这位同事的负责的项目正做得风生水起,最后人事部只能将处理意见提交给上级部门,最终交给集团董事长定夺处理。后来这位同事与董事长沟通了很多次,具体内容不得而知,但最后的结果是公司并没有开除他,工作内容和岗位也没有变,但是后来据人事部的同事透露,董事长象征性的减少了他20%的工资,这事似乎就此解决了。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案例呢,我只是在讲现实问题,但是我个人其实更偏向于不支持这个态度。 职场痛点:有本事没文凭怎么办? 一、学历不代表能力? 确实,学历高的人能力也不一定高,但是学历低的人能力就一定高吗?所以这个概念不能偷换; 二、文凭没用,只要有能力就行? 举个简单的例子,每个人都有能力开车,那你为什么还要去考驾照?试想如果取消驾照,那么全国各地道路上的交警数量必须得比路上跑得汽车还多,因为他们必须把每辆车都拦下来,让他们现场示范一下倒车移库坡道起步证明其确实有开车的能力。 三、大学生毕业后就只有一张文凭什么也不会? 这是许多人被一小戳人诱导之后产生的结论,有那么一部分人说,大学文凭不就是一张纸吗,大家可千万别被这种言论给带偏了,就像上面驾照这个例子,你拿到了驾照确实并不代表你开车技术好,但是你至少有开车的机会,让你在以后慢慢提升你的驾驶水平,但是如果你没有驾照,你连开车的机会都没有还谈什么?确实,有一部分人,有真本事还是确没有文凭,就像我公司那位同事一样,老板也舍不得开除他,但是你要知道,这类人其实活得非常艰难,他们能够挑选的公司非常有限,因为是假文凭,你甚至有能力也不敢去那些待遇更好公司更规范的大企业应聘,只能去一些中小企业浑水摸鱼。 四、你敢承认文凭是假的吗? 这就要说到部分人说假文凭等于不诚信这个概念上,我个人认为不诚信这个问题,不能绝对而言,如果你仅仅只是想得到一个机会,当你证明自己后,敢承认自己的文凭是造假吗?这才是重点。 |
|
来自: 相伴永远onzrrb > 《阅读量1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