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拍 | 活用「前景」,瞬间提升摄影格调

 gudian386 2017-12-08

1.什么是前景?

大多数人脑中的前景大概是这样的,就是画面中的靠近镜头的那部分,最常见的比如画面中的树枝。

其实,这仅仅是活用前景中的一种手法——“遮挡”。当天空呈现出空荡荡的一大片,构图上十分空旷时,树枝等前景的加入使得构图平衡、主体突出。

2.画框产生庄重感

日常生活中,我们最重要的照片常常被镶在画框中的,从而增加照片的“庄重感”,引起人们观看时的“仪式感”。同理,我们去剧院看演出,之所以专注于舞台而非你周围的观众,也是因为“镜框式舞台”的存在。

我们在拍摄一些看似平常的物体时,也可以寻找前景,并将其作为“画框”,从而令人眼前一亮。

比如园林中的拱门。

再比如圆窗、屋檐等。

还有钢架。

对,大桥也行。

3.拍摄出有深度的照片

大家都知道,照片是二维的、是平面的,因此不容易产生画面冲击感。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在二维的照片中呈现出三维的视觉效果,凸显出纵深感和立体感呢?

活用前景,通过构图就能达这种效果,从而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

(1)入门级:寻找斑马线、人行道等线条,将其作为前景,并适当放低机位拍摄,从而产生“导引线”效果。

(2)进阶级:利用近大远小的光学物理知识,拍摄出“汇聚线”效果。

(3)专业级:有没有觉得,塔、柱等竖条形物体往往是不容易拍好的,因为本身细细长长,周围又缺少陪衬。

此时,积极在寻找前景,拍摄出C字形甚至是S形构图,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4.有前景才有虚化

当然,前景并不一定都是配角。从R9s开始,手机开始也拥有了达到F1.7的大光圈,当你把镜头尽可能靠近物体并对焦在其上时,焦点所在的那个物体就成为了前景。

此时,这个清晰的前景恰恰是照片中的“主角”,而远处则稍显模糊,这就是梦幻般的“景深”效果,或者也可以称之为背景虚化(前景清晰)。

5.元素营造环境氛围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在构图中其同样适合。退几步,找点前景、找点空间,往往能起到营造环境、凸显氛围的作用。

比如风中猎猎的战旗,营造出东吴水师的霸气。

再如,石匾墙前的一排石狮,营造出历史感与厚重感。

还有,一大片油菜花作为前景,使两栋彩色小楼成为视觉上的兴趣中心,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

而冷色调的湖水与淡色调的芦苇,不但凸显了红艳艳的桥,更交代了其在这个环境中的用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