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搂个汤婆睡到明

  2017-12-09


 桃妹说:

假如汤婆子也能算老婆的话

那么范师傅也是三妻四妾,后宫三千过的男人


 01 


一日,苏轼调侃佛印,说,“你这个和尚,有妻子吗?”

 

佛印笑着说,“有的,两个。夏日有‘竹夫人’,冬日有‘汤婆子’。这个可不就是两个妻子吗?”

 

苏轼大笑。


汤婆子又被称为锡夫人,以铜、锡制成,形如壶。“汤”即为热水,将热水注入,拧上盖子,用布帛包裹。放入被窝中,用来暖脚。

 

小时候,外婆常常用汤婆子,那是一只碧绿色的壶,圆圆润润的捧在手心里暖,嫌烫的话,壶身上有个把手,轻轻一提塞进被窝。手指放进去感受一份由里及外慢慢延伸的棉花热度,就足以让人心驰神往。

 

外婆总会在临睡前烧一壶热水,热气白茫茫地冒出来,再咕嘟嘟地灌进去,壶水止沸,盖上盖子。

 

她并不叫这是汤婆子,她笑着讲,诺,这是给你捂脚的壶,快放进被窝。

 

啊,等到晚上躺进去被窝的瞬间,暖从脚底生。

 

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炉眠。 

 

 02 



《金瓶梅》中也用到汤婆子。西门庆来到李瓶儿房中,奶娘如意就帮他铺床整被,用汤婆子煨得被窝暖哄哄的,西门庆就此歇息。

 

金瓶梅成书于晚明时期,可见得,时人暖床就已经常用汤婆子。

 

而汤婆子的最早使用是在北宋。此物常常用锡制成。锡,作为古代的五金之一,有着极好的散热性,并且锡无毒,且熔点要比铜低很多,成为最好的烧制材料。

 

这锡制的汤婆子是什么颜色呢?

 

元代的《汤婆传》中说“银色而铅制,白如瓠。”

 

至于形状,汤婆子是“形矮腹魁”。最大的好处是放进被窝一点不突兀。

 

汤婆子在初次登场的北宋时代,被苏轼、佛印、黄庭坚等一群死党常常挂念。

 

佛印肯定而认真地称,这我媳妇!“夏拥竹夫人,冬怀汤婆子,宁非两妻乎?”

 

苏轼送友礼物的首选,暖脚铜矢一枚,可……早晚不冷。他悄咪咪告诉同乡杨君素,每夜热水注满,塞住口子,还得用床单裹严实了。

 

黄庭坚捂住脸,害羞地说,汤婆子好!


怎么个好?


禁欲!


小姬暖足,难免心砰砰砰的跳,然后……春宵难起床,落英催迟晚。


幸而,“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天明。”

 

喜欢汤婆子的人恨不得日日夜夜与它同卧,而不喜欢的人也是有的。

 

比如说宝玉,就向来不喜用这个汤婆子。有次,袭人告假,晴雯贴身服侍,夜间为宝玉铺床,想到用汤婆子来暖。麝月提醒说,宝二爷是向来不用汤婆子的。

 

那用什么呢?

 

熏笼。小的作手炉或者是脚炉,其中的手炉可是黛玉、宝玉雪天出门的标配。大的高达一米,《红楼梦》中的晴雯就围坐在这般大的熏笼上,睡也在熏笼上。

 


 03 



小时候躺在外婆的床上,一直以为汤婆子的暖是冬天里不可缺的。

 

以为每一个人的冬天都是如此过去的。看到风来的又冷又急的时候,趁着夜色熏熏,烧一大锅的水。为每一个被窝妥帖地放入一个汤婆子。

 

有时晨光还未到,我就睁开眼睛,听到外婆与外公有一搭没一搭地讲话,都是琐碎的日常。温吞而平淡。因为听到这些讲话而醒来,听着听着却又陷入下一场梦境。

 

再迎着冬天凛冽的晨光起床,鞋子被烤的暖烘烘的,衣裳也是。从被窝里摸出来一只汤婆子,还是热乎乎的。倒出来的热水,扑到脸上,被眼屎糊住的眼睛也就睁开了。

 

常常在午夜梦回时,会想起这些暖意。会暗自地问,这就是爱吧?

 

这些琐碎而沉甸甸的爱,像是一颗暖洋洋的种子,撒进心中。接受了这些爱,有一天,也会送予他人。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