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最大的花岗岩“老子像”,景区修了五年,投资超3亿

 岐黄堂中醫 2017-12-09

第二期:我国最大的花岗岩“老子像”,整个景区修了五年,投资超3亿

铁刹山,古称“铁叉山”。铁刹山道教龙门派第二十代弟子觉明德,以道家居深山古刹,将铁叉山改名为“铁刹山”。铁刹山有五座顶峰,即中峰元始顶、东峰玉皇顶、南峰灵宝顶、西峰太上顶、北峰真武顶,盖从东、南、北三面仰视皆见三顶,三三合而为九,故名“九顶铁刹山”。座落于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东部的田师付镇,距沈阳市120公里,距驰名中外的“本溪水洞”36公里。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24°16′50〃~124°24′03〃,北纬41°15′59〃~41°19′08〃之间,是一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我国最大的花岗岩“老子像”,景区修了五年,投资超3亿

东北道教第一山

九鼎铁刹山,是东北道教龙门派的发祥地,为道教龙门派在东北的传播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铁刹山奇峰峭拔,林木葱郁,古树参天,洞穴杳然。众多的摩崖时刻和峰岩洞穴等景观彰显出浓重悠久的历史文化色彩。相传商周时期的长眉李大仙在此修道成仙;古代小说《封神演义》、《金陵府》、《杨家将》均有关于铁刹山的文字记载。在《封神演义》第四十五回“燃灯议破十绝阵”中,大破风吼阵的定风珠就是从铁刹山的“八宝云光洞”借得,故有“铁刹三千年”之盛名。特别是明代崇祯三年,道教龙门派第八代掌门人郭守真在此传教布道,开启了东北道教先河。清代辽阳名士、海龙知府白永贞多次游历铁刹山,曾题诗曰:“天然形胜擅辽东,九顶巍峨矗碧空。瑞气夕瞻金母岭,祥光朝射玉皇宫。山前河水萦衣带,洞外天桥落彩虹。信是乾坤钟毓厚,寻仙何事问衡嵩。”对铁刹山的秀美风光和人文景观进行了生动描绘。铁刹山被载入《中国名胜词典》,蜚声海内外。

我国最大的花岗岩“老子像”,景区修了五年,投资超3亿

老子像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读:dān),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1-10] ,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我国最大的花岗岩“老子像”,景区修了五年,投资超3亿

九鼎铁刹山大门

九鼎铁刹山历时五年,总投资近3亿元,先后完成7公里景区公路、6公里登山步道、6万立方米生态停车场、6000平方米仿古步行街、2000平方米游客服务中心以及山门、石雕牌坊、太极广场等配套设施和正教宫、青云观等文化景点建设。

老子像是铁刹山风景区的标志性景点,通体采用花岗岩进行雕刻,总高9.9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花岗岩老子像,老子像的落成和新服务区投入使用,标志着铁刹山风景区开发建设全面竣工。

我国最大的花岗岩“老子像”,景区修了五年,投资超3亿

八卦图

九鼎铁刹山景区内奇峰峭拔,林木葱郁,四季风光如画,众多的摩崖石刻彰显出浓重悠久的历史文化色彩。其内有元始、真武、灵宝、玉皇、玄武、太上、锦绣、香炉、狮子、南天、北天、紫气、金母、来龙等十余座顶、峰、岭、峦,间以云光、日光、天冠、天桥、乾坤、卧虎等岩洞,山上流水潺潺,野花灼灼,翠柏参天,苍松蔽日,云雾飘渺,清风徐徐,风景优美,名胜众多;其中犹以云光洞最为著名,洞呈葫芦形,口高五米,内高九米,深达三十余米,内有石龙、石虎、石蟾、石木鱼、石寿星、石定风珠、石仙床、石莲盆八石景,皆天然而成,惟妙惟肖,人称“八宝”,故亦名“八宝云光洞”,洞口岩石上刻“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十字。

我国最大的花岗岩“老子像”,景区修了五年,投资超3亿

图为铁刹山风景

我国最大的花岗岩“老子像”,景区修了五年,投资超3亿

图为九鼎铁刹山风景。

我国最大的花岗岩“老子像”,景区修了五年,投资超3亿

图为九鼎铁刹山

相传,铁刹山为女娲铁叉所化,天意宗祖,万化所伏,乃莲花圣地。其山,襟万朵祥云而带千重山峦;百里之内,群山环抱,十里之中,皆有绿水环绕;有七洞而像七窍,有七峰而拱一皋;藏瑞气千股,纳祥光万条。蕴统万山之势。然而,此山处蛮荒之地,教化未施,以致龙虎占据,贻祸百姓,瑞霭难启。为寻有道者,踞居铁刹山,立为山祖,泽及后世,造福万民,南极星君与北极星君度化李长庚,来到铁刹山“八宝云光洞”苦修大道。李长庚在铁刹山苦修,收服虎、龙、蟾三神兽,降伏鼋、鹰等诸魔,遇善事必为,遇苦厄必解,教化蛮荒,福泽民间,使铁刹山成为一方洞天福地。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