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红楼梦》中的政治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7-12-09

品读|《红楼梦》中的政治

任何一个家族或者一个朝代,如果发展得太强大,太完美了,就要出事。这种观点在老子的《道德经》里就已经有相关表述,“满则溢,盈则亏”。《红楼梦》一直有这么一个调子,它把元春省亲说成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到这一步,就会走向反面。这个观念在中国文化里面非常醒目。

导致贾府衰败的四大危机

我们来具体分析贾府为什么会衰败。大致上,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一是政治危机,二是文化危机,三是财政危机,四是管理和人才的危机。

政治危机是什么意思呢?一个大的家族,一个高官,一个政治集团,它的政治资源是些什么呢?有没有很密切的关系?

大致上它有以下这些资源,第一是背景。贾府是名门之后、功臣之后,还有一个大背景,就是贾政的大女儿元春是皇帝的贵妃。但是这个背景有点麻烦,因为她后来死了,而且死了以后描写显得比较冷落。显然《红楼梦》中元春的死默默无闻,什么原因、背景都不知道。

第二个是德行。在这方面贾府更差,而且越来越坏。

第三个是功劳。他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吗?没有。或者他能得到上层特殊的宠爱,像高俅那样,由于球踢得好,为宋徽宗所赏识。要财产也没有财产,简单地说,如果我们将它的政治危机概括起来,就是只知道吃老本,而没有立新功。对任何政治集团、人物甚至非政治人物来说,这都是重要的。

品读|《红楼梦》中的政治

第二是它的文化危机,我们看到,在《红楼梦》里面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已经丧失了公信力。以贾宝玉为代表,他非常厌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一套。贾宝玉的上面还有一个人物非常重要,但作者老是回避,不多写,这个人就是贾珍的父亲贾敬。贾敬好道,每天都炼丹、静坐,不参与家族里的任何活动。他完全是一个对封建文化、封建价值丧失了最起码的感觉的人。作者有意回避描写贾敬,但是他起的作用很大,因为在贾宝玉做梦进入太虚幻境以后,听到“箕裘颓堕皆从敬”“造衅开端实在宁”,意思是指行业的完蛋从贾敬这里开始,造孽、腐烂的事情是从宁国府开始的。

但在整个贾府里,你会感觉到仁义道德、修身齐家、自强不息、仁义礼智信、礼仪廉耻这些东西全都已经完蛋了。在《红楼梦》的具体环境中,意识形态已经变成骗人的东西了。

第三个危机是财政危机,这点就不作细说了。

品读|《红楼梦》中的政治

第四是管理和人才的危机。从《红楼梦》里的许许多多的描写可以看出,除了王熙凤一人,或者还可以加上一个探春,除了这两个人以外,再没有人有管理才能。王熙凤智力突出,管理宁国府的时候就发现了很多的混乱,所以她要严厉处罚。后来王熙凤病重的时候,就由探春、宝钗和李纨这三套马车来管理,但是真正起作用的只有探春。因为李纨虽然明白很多事,但是不参与管理;宝钗则是明哲保身;而探春毕竟是一个小孩子,将来还要嫁出去的,所以很难算是家里的管理人才。

《红楼梦》里的男人都没出息,能管家务的一个都没有。《红楼梦》中确实是男人比女人更废物,更无用,更糜烂,更恶劣。

我想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男人读了很多正统的书,但是读得越多,就越脱离实际。以贾政为例,他是最认真的,各方面都很认真。有人说“贾政”的意思就是假正经,非常虚伪,我并不这样觉得。贾政要打死贾宝玉,恨成那个样子,是因为贾宝玉做了太出格的事情。宝玉和蒋玉菡很暧昧,而在古人眼里,蒋玉菡不是一个戏曲演员,说不定是个人妖之类的,如果儿子跟人妖混在一起,怎么会不愤怒呢?尤其蒋玉菡是跟贾府关系不怎么好的、王爷家里的一个“文艺奴才”。他非常愤怒,我认为这种愤怒是真诚的。以贾政的地位、身份,自然是不能够容忍贾宝玉。

品读|《红楼梦》中的政治

贾府的男人所接受的教育、所懂得的道理和现实是完全脱节的。另外,这些男人在享乐、纵欲和生活糜烂方面的禁忌,比女性要少得多,尤其是在性放纵方面。《红楼梦》中的男人没有一个不是乱来的,既可以搞女人,也可以搞男人。相反,贾府女性的约束起码多一点。贾母地位再高,她不可能搞这些。所以这里面男人尤其是没有用的,这和封建社会、封建贵族、封建特权的寄生性有很大关系。跟西洋的贵族相比,中国的贵族更加懒惰,他什么东西都要别人伺候。他的劳动减少到近于零的程度,稍微有点钱就开始使用别人的劳力。中国贵族以寄生为享受,恨不得吃饭都让别人喂。这种寄生性的享受观和特权观,使得他们的体能、智能全面萎缩,我们从贾府的情况可以看出这点来。

品读|《红楼梦》中的政治

贾府的权力格局

中国人的文化头脑很有意思,孔子早就说过“君子之泽,三世而斩”,最多能传到三世。果然到了第四代,就已经完全没有希望了,没有继承人了,从精神上、文化上、才智上都彻底瓦解了。

在贾府最高高在上的就是贾母,贾母又有一个助手叫鸳鸯,是贾母的一把钥匙,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靠她。即使如此,鸳鸯和王熙凤合谋,也偷过贾母的器具来典当以应付财政收支的紧急。贾母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贾赦,二儿子是贾政。贾母喜欢贾政而不喜欢贾赦,所以贾赦一直是反对派。不过书里一直都没有对贾赦进行正面的描述,贾赦的妻子,说她是个索性子,性格很怪,很难相处。所以贾母喜欢的是贾政,更偏爱孙子贾宝玉。但是贾政和贾宝玉都管不了家,管家的责任就落到了贾赦的儿媳妇王熙凤身上。

王熙凤具有多重身份,她既是贾赦的儿媳妇,又是贾政的夫人的内侄女。王夫人那边,在某种意义上更加亲切,相反跟邢夫人的关系比较冷淡。王熙凤精明强干,在《红楼梦》里再也找不到一个跟她一样聪明、比她更能干的了。但是她也有弱点,就是不认字,没文化,但也还可以应付。王熙凤还起着作为贾母的弄臣的作用。她能够不停地说笑话来歌颂贾母,这个在封建专制里头,能够经常让领导笑,前程就远大了。只要王熙凤一说话,贾母就笑,就高兴。在众奴隶面前,王熙凤是一个精明强干的老板、杀手,她害人从来不眨眼,可是在贾母面前她是一只活泼、伶俐、可人的猴子。对贾母她是猴,对众家臣就是虎狼,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品读|《红楼梦》中的政治

王熙凤也有一个助手,就是平儿。王熙凤是“鹰派”,平儿是“鸽派”。同样我们可以称之为主流派的一条线,贾母、贾政、王夫人、王熙凤、平儿、探春、宝玉等等,包括袭人等丫头的利益都是一体的,他们的利益仍然是忠于主流派的。宝玉从思想上说是非主流的,疏离主流意识形态,但又完全享受着主流派的待遇,地位、物质享受、标准、规格都是最好的。

至于非主流派,就是对这个管理格局心怀不满,一直在伺机而动、希望变天的,首先就是贾赦和邢夫人。过年的时候,大家说笑话。贾赦就讲了一个笑话,他说一个老人得了心脏病,请了针灸医生给老人扎针。在哪里扎呢?在腋下扎针。老人就问,你怎么不在心上扎?医生说,因为你的心就长在腋下。意思就是指不公正,一碗水没端平,这实际上是在骂贾母。而贾母也毫不含糊,听了以后就回答说,看来如果我要扎针的话大概也要这么扎。这也是政治手段,你不是说我偏心吗?那我就偏心,这多少透露出封建政治的无赖性、流氓性。一句话弄得贾赦讪讪而退,很尴尬。那里还有一个隐患,随时准备闹一闹的,就是赵姨娘和贾环。

曹雪芹写的所有人都很深刻、全面,人物写出来都是圆的,唯独赵姨娘和贾环是扁的。不管在什么时候,赵姨娘从来没有说过一句得体的话,没有一次得体的举动。贾环也没有干过一件好心的事情。这种情况使得贾府表面上看是皇亲国戚,很高大,很贵族,很有秩序,但是它蕴藏着矛盾,蕴藏着地震。

反对派还有部分群众基础,虽然并不参与贾府的权力斗争,但是他们是一群毒魔,随时等着贾府出事好从里面染指,分点好处。沾点边的穷亲戚则偷鸡摸狗,两面三刀,雁过拔毛,恶劣到极点,他们一直勾结府外的地痞流氓,像张华这样的一些人。所以贾府的权力格局并不稳定,是蕴藏着危机的。

(摘自《领导文萃》2014年7月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