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曰《彻解红楼》〔62〕

 水清木华kkxa19 2017-12-10

六十二、通灵玉与金锁

     ━━《第八回》解读之二

 

当宝钗看见宝玉五色蝴蝶鸾绦上系着的通灵玉时,宝钗因笑说道:“成日家说你这玉,究竟未曾细细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

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

这时,作者借后人名义写了一首诗专咏通灵玉: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这首诗的看点是:“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玉不光”是曹頫现实处境,曹頫被革职抄家,已衰败了;“金无彩”,“金”《大清》最初国号,意为《清王朝》将失去光彩,走向衰亡。

 

宝钗看正面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突然笑说莺儿:“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其实是他自己在发呆。

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到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宝玉听了,忙要“赏鉴赏鉴”,只见“金锁”上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宝玉念了两遍,又将自己的也念了两遍,笑问宝钗:“姐姐这八个字到真与我的是一对儿。”

这时,莺儿又说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

宝钗急忙打断了莺儿的话。

“通灵玉”与“金锁”上的话有机轴?

“通灵玉”上的“莫失莫忘”四字,“金锁”上的“不离不弃”四字。这八个字均是暗示乾隆:不要忘记一个人,一一曹頫。当然,这仅仅是一个一廂情愿的期待而已。

“莫失莫忘”,“不离不弃”,提醒道:倘能如此,也许会“仙寿恒昌”,“芳龄永继”。

这是一句“谶言”,事实上,乾隆对曹頫再也没理会,《红楼梦》中,宝玉也抱着一种只要木石姻缘,不要金玉姻缘的态度,两向回避,结局可想而知。

 

“金”“玉”互见,给人一个印象:金玉姻缘是上天安排的,两人相配是绝好的一对。

随后黛玉悄然而至,木石姻缘先于金玉姻缘,重于金玉姻缘,宝玉岂能变心?

 

 

201706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