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洋瓷名品大觀(上)

 RK588 2017-12-10

英国威基伍德进中国市场,我立即入手一个小盘,代表性的系列“Jasper Ware”,后来又收藏了一款日历盘。“Jasper Ware”当年价格不贵才一百多元一个小盘,次年即上涨到300多了。我已很多年没进西洋瓷器,因近日入手一只德国产罗森泰马克杯以取代另一个英国产马克杯,兴致一起。


西洋瓷名品大觀

1、Delft-荷蘭台夫特


中國是瓷器的誕生地。歐洲瓷器業是在與中國的瓷器貿易中發展起來的。荷蘭作爲十七世紀海上霸主,經常與中國進行貿易往來,在歐洲較早地感受到中國瓷器的魅力。儘管不會生産中國的瓷器,但經常力圖模仿,於是仿青花彩陶成爲荷蘭的一種選擇。


1603年,一支荷蘭武裝船隊在中國馬六甲海峽附近截獲了一艘自澳門返國的葡萄牙 商船「凱薩琳娜號」和所裝載的將近六十噸近十萬件青花瓷器。這批瓷器次年在阿姆斯特丹拍賣,轟動整個歐洲。從此,瓷器成了荷蘭富貴人家和歐洲皇室、貴族的最愛擺飾。


1647到1665年間,中國內戰頻仍,以致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無法取得中國瓷器來滿足大量的需求。於是,台夫特的陶瓷業者便把握機會,開始仿造能以假亂真的中國式青瓷,荷蘭皇家彩陶工廠(De Porceleyne Fles) 於1653年成立,發展出其獨樹一格的“台夫特藍陶(Delft Blue)”。


從某種意義上說,荷蘭台夫特陶瓷是歐洲瓷器業的先驅,而直到1707年,瓷器製造的秘密才為歐洲人(在德國梅森)所發現,德國人在荷蘭人之後生産出歐洲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瓷器,開創了歐洲瓷器製造業。如今荷蘭台夫特的藍白瓷器在歐洲市場上是藍白瓷器的代表之一,圖案設計藝術舉世聞名。


2、Meissen-德國梅森


歐洲真正的瓷器史始於德國的梅森(Meissen)。喜愛東方瓷器的德國薩克森大公國兼波蘭國王的奧古斯都二世(Friedruich August II , 1670-1733)命令從普魯士大公國逃亡而來的年輕煉金師兼藥劑師約翰.弗裏德裏希.貝特格( Johann Friedruich Bottger , 1682-1719 )進行研究,1707年成功地燒出硬質瓷器,標誌著歐洲瓷器發明。


1710年,梅森瓷廠在薩克森大公國舊都梅森的蒂亞伯特堡,梅森瓷廠正式成立。爲了防止燒制密法的外漏,奧古斯都二世將貝特格永久軟禁在城堡內,孤單的貝特格借酒澆愁,最後酒精中毒而結束了37歲的短暫生涯。


1720年,梅森瓷廠從維也納請來琺瑯彩繪畫家海洛特(Johann GregorHoroldt , 1696-1775),才正式進入彩繪的時代。海洛特在白瓷上彩繪以橙色爲主調的東洋風格的花朵細枝圖樣,成就了許多佳作,如“印度之花”或“東方情調”系列,以人物與建築爲中心的中國風格主題搭配上金彩紋樣,豪華地將想象中的異國情調充分表現。


1725年,海洛特模仿奧古斯都二世在德累斯頓茨溫格宮殿的中國景德鎮和日本柿右衛門彩繪有田燒瓷器藏品,更確立了梅森的地位。


1730年開始,海洛特除了運用洛可可的華麗風格以外,也細膩的將銅板畫與設計圖中描繪的花草蟲鳥重現在瓷器上,並從此創造了“德國風格之花”的不朽代表樣式,以明朗的色彩描繪纖細的花繪圖案爲特徵,對後來歐洲瓷器的發展造成相當深遠的影響。


1733年,雕刻家肯德拉( Johann Joachim Kandler , 1706-1775)加入,開始了瓷器人物的製作,從華麗的洛可可風格人像到許多以可愛的動物人像,成爲世界各地瓷器愛好者的至愛。另外,肯德拉以浮雕的制法立體的將天鵝、流水、蘆葦、希臘神話人物等主題優雅柔和的呈現在一向只有平面彩繪的瓷器上而完成的“天鵝系列”也是最爲人津津樂道的名作。


1739年由約翰.克萊奇曼以中國的印染技巧製作而成的第一個藍洋蔥(Blue onion)瓷器使梅森聲名大噪,爲目前最知名且最多瓷器仿製的式樣。藍洋蔥取材于中國明朝青花瓷器的花紋,因繪製出來形似洋蔥而得名。藍色的石榴、芍藥、桃木、竹子,在西方人的眼中就好象是洋蔥一樣,以後他們就昵稱這種紋路爲「藍洋蔥」。爲防止模仿,他們特地在竹子的枝幹上繪上交錯藍色劍形圖案,翻開Meissen瓷器的背面,也有交錯藍色劍白色背景圖案,就是它著名的藍劍注冊商標。


3、Augarten Wien-奧地利奧加特維也納

當梅森燒制成功白瓷之後,歐洲諸國無不想盡辦法搶取貝特格(Bottger)的制瓷秘方。1718年,奧地利皇帝的重臣都帕契爾(Claudius Innocentius du Paquier)賄賂招聘到曾擔任貝特格助手的史托爾茲爾(Samuel Stolzel),終於燒製成白瓷,成爲歐洲第二家瓷廠。但瓷廠經營不善,收不到報酬的史托爾茲爾一氣之下毀壞瓷廠的器材與原料離開維也納,還把最具才華的彩繪專家海洛特帶回梅森。擅長描繪精致的“東方情調”風格作品的海洛特後來竟成了梅森初期發展成功的關鍵人物。


受到沈重打擊的都帕契爾後來得到了奧地利女皇瑪莉亞.泰勒吉亞的支援,由奧地利皇家出面建廠,1744建立了皇家維也納(Royal Vienna)。都帕契爾時期的瓷作多以海洛特原創的“東方情調”風格圖樣爲特徵,略呈綠色調,作品還沒有任何窯印,和梅森不太相似。1725年出身斯洛伐克的日爾菲德( Johann Karl Wendelin Anreiter von Zirnfeld)研發出彩繪。轉型爲皇室專屬之後,皇家維也納繼續採用都帕契爾時期的造型與紋樣,同時也引進梅森的洛可可風格繪圖,由來自梅森的琺瑯彩繪大師克林格(Johann Gottfried Klinger)進行設計。


而由尼德邁爾(JohannJoseph Niedermayer)於1747年至1784年間擔任造型總監時創制的人物瓷像成爲皇家維也納最有影響力的産品。1749年,因爲在匈牙利的休梅爾尼茲發現了優質高嶺土,而大大提升了維也納瓷器燒制的品質。借著燒瓷黏土改良的契機,維也納的王室專屬窯印也從以往的刻印改爲在釉藥下以藍色的彩繪描寫奧國王宮的家族傳統徽章爲標記。


1780年,女皇瑪麗亞.泰勒吉亞駕崩,皇家維也納再度面臨財務危機,新的管理總監佐根塔爾(Konrad Sorgel von Sorgenthal)對瓷廠進行了大改革,徹底擺脫洛可可風格和梅森經典風格、“東方情調”,取之以法國塞夫勒的新古典主義加上維也納獨自發展的彩繪風格,在型制及裝飾的特點上創造出當時歐洲瓷器最具原創性的作品。


這時以深紅或咖啡色爲底、精致鎏金、別致造型的“維也納古典”系列瓷作最受注目,帶來了極大的成功。1805年佐根塔爾去世,而拿破侖戰爭使奧地利國力大減,皇家維也納衰落,並於1862年隨著奧地利皇室的倒臺而倒閉。瓷器廠變爲私人所有,因爲瓷器廠所在地是奧地利皇家奧加特宮,改名爲奧加特.維也納。瓷廠繼續保持原有風格進行生産,是歐洲最傳統的瓷廠。


4、Hochst-德國海基斯德


至十八世紀末,梅森白瓷製造法早已從薩克森流出並擴散至德國乃至歐洲各地,德國境內的海基斯德 (Hochst)、柏林皇家(KPM-berlin)、紐芬堡 (Nymphenburg)、菲爾斯坦堡 (Furstenberg,當地公爵創辦,存在於1746~1888年)、法蘭肯陶(Frankenthal,地方商人創辦,存在於1755~1795年)、路德維希堡 (Ludwigsburg,當地公爵創辦,存在於1758~1824年)與其並稱爲德國七大名窯。而海基斯德是繼梅森與皇家維也納之後成爲歐洲第三個燒成白瓷的瓷廠。


1745年,不堪嚴苛的管理體制從梅森逃出的一位名叫雷班芬克(Adam Friedrich von Lowenfinck)的繪師,專擅中國瓷器與日本柿右衛風格彩繪,來到在海基斯德安頓下來。1746年,在梅因茨(Mainz)的約瑟.奧斯丁選帝侯的支援之下,雷班克芬結合法蘭克福商人約瑟.蓋爾茲與約瑟.克拉爾斯在海基斯德城創建了海基斯德瓷廠。初期,在雷班芬克的技術指導之下製作出許多極爲精致華美的作品,以野豬頭、鴙與火雞等各類動物或蔬菜水果造型的湯罐食盤爲主,並以豪華大膽的洛可可風格裝飾,但這不是真正的白瓷,而是在黏土所燒成的器身表面塗上一層細薄釉藥的法安撒彩陶(Faience),目前這個當初選帝侯們嗤之以鼻爲瓷器仿品的“法安撒瓷器”在藝術市場上成交的金額卻是所有海基斯德瓷器當中最昂貴的。


1750年,雷班芬克被解雇,海基斯德又從維也納聘請來約翰.班克葛拉夫(Johann Benckgraff)與約瑟.林格(Joseph Jakob Ringler),最終實現了白瓷製造。爲海基斯德瓷窯在歐洲瓷器藝術史上奠定永恒地位與名聲的最大功臣,還是梅爾西歐爾(Jojann Peter Melchior ,1742-1825),他1765年進入海基斯德年僅18歲,但一年後就因獨特的藝術才華而升任最高級製作師。其作品以人物浮雕與孩童的瓷像聞名遐邇,擁有人物豐富表情的曠世名作「土耳其樂隊」即是最佳範例之一。可惜在老國王去世後,新國王不重視他,他被迫離開海基斯德,加入位於慕尼黑的紐芬堡瓷廠與法蘭肯塔爾瓷廠,並英年早逝。海基斯德至今仍是德國著名瓷廠。


5、KPM-德國柏林皇家


1740年,普魯士大公國國王腓特列二世攻陷了薩克森首都德累斯頓。自從普魯士人貝特格逃到薩克森並在梅森建立起歐洲第一家瓷廠起,普魯士國王就與薩克森國王在爭奪貝特格一事上結下了很深的仇恨。急欲建立自己瓷廠的他直搗梅森瓷廠所在地艾伯特城,捕捉了十名左右的陶工帶回國內。


由於資金和技術上的不足,直到1761年,他支援的商人哥茲科斯基(Johann Ernst Gotzkowsky)在首都柏林建立瓷廠並從梅森聘請來邁爾(Friedrich Elias Meyer)擔任創意總監,1762年終於燒制出白瓷。1763年腓特列二世出資購下了已近破産的這個瓷廠,標誌著柏林皇家瓷廠 (KPM,Konigliche Porzellan Manufaktur ,Berlin)的成立。他自身也投入瓷器的藝術設計,因而確立了“德國洛可可”風格的形成及其裝飾藝術的重要地位。


柏林KPM以食具類製品及瓷版繪畫等裝飾藝術聞名,尤其在歐洲盛行洛可可的時代受歡迎的程度居全德國之冠。初期的作品範例以哥茲科斯基的花卉浮雕或以格紋邊裝飾蕾絲圖樣的餐盤等爲特徵,花卉的色彩以紅黑、紅金、粉紅與灰等兩色對比的繪畫表現方式爲主。裝飾風格則是結合梅森與法國塞夫勒形式而衍生成。


1767年由邁爾所設計的羅凱優(貝殼)浮雕樣式對後來的瓷器發展有很深遠的影響。1820年,辛可爾完成了“辛可爾籠籃”的傑作,金色彩繪而成鮮豔耀人的花朵驕傲的綻放著咄咄逼人的光采,金碧輝煌的整體感是來自辛可爾獨創的特殊造型(見左圖),一件瓷器就有三千次以上切割而成如竹籠籃般的立體雕塑技術。


纖細密緻的切割技術與整體造型的美感,令當世的皇宮貴族們驚歎不已。KPM裏還擁有最高專業水準的繪師名匠所創制的瓷版畫作,製作瓷版畫的艱深技術也被運用在餐飲具上,許多精致的貴族肖像畫或者自然的花卉果實都極寫實的被描繪在杯盤上,如繪畫般立體豐富的色調與脫俗的氣質,無形之間提升了瓷器餐飲具在藝術方面的價值。


1880年,深受法國帝政時期風格影響,KPM大量運用金彩等豪華的裝飾,形成獨具一格的“柏林帝政風格”。至今,柏林KPM的製品仍堅持強調百分之百手工彩繪與手工燒制。從俄國女皇凱瑟琳二世至法國的路易十六與英國伊莉莎白二世等都擁有柏林KPM的重要珍藏。柏林KPM的印記大部分以象徵國王權杖與王室傳統的藍色笏印爲主要標記,是由腓特列二世所授與的皇室窯印,從1832年以來,除了藍色的笏印以外,也添加了同樣象徵王權的紅珠形印記。


6、Nymphenburg-德國紐芬堡


1747年,巴閥利亞大公國國王馬克斯.約瑟夫三世(Max Joseph III)在Naudeck建立了宮廷瓷廠,此即紐芬堡瓷廠的誕生。他還從維也納招來了匠人約瑟夫.雅各布.林格爾(Joseph Jacob Ringler),但經營上很差。到1753年,馬克斯.約瑟夫三世將瓷廠遷往慕尼黑郊外的紐芬堡王宮,並正式命名。瓷廠從此走上發展時期,並擠身於德國七大名窯之一。1800年,紐芬堡瓷廠招聘到一批從七大名窯之一、已倒閉的法蘭肯陶來的最好的技師,實力變得更強。紐芬堡瓷器以巴閥利亞王室的盾牌徽章作標識。瓷器描繪以花果、風景爲特色,色彩鮮豔,但藍色用得較少。但巴閥利亞王室最終衰落,1862年,紐芬堡瓷廠被私人收購。


7、Sevres-法國塞夫勒


從1710年到1756年是梅森最輝煌的時期,但到了60年代,法國利摩日以其天然的優質原料和衆多的廠家而贏得了“瓷都”的美譽。1753年法王路易XV在萬塞納(Vincennes)建立了國窯,以雙L交叉窗形作標誌,內中並用A、B字代表一、二級品。1756年,在歷史上著名文化的贊助人、洛可可藝術的倡導者、法王路易XV的情婦篷皮杜夫人(Pompadour)極力推動下將窯址遷往塞夫勒(早在1739年路易XV在改建該城市時即讓該城開始生産軟瓷以發展經濟),即塞夫勒瓷廠,它以其濃厚的洛可可設計風格很快取代德國梅森成爲世界瓷器中心。其産品式樣主要仿中國明清瓷器,有巨型瓶子(或獎盃)、爐子、花盆等,與法式家具相彰得益。到1764年篷皮杜夫人去世後又轉向新古典主義風格。1768年法國利摩日發現優質高嶺土,又爲其提供了上好原料。塞夫勒瓷器著名的品種有“皇家藍”、“粉彩”。


8、LIMOGES CASTEL -法國利摩日城堡



利摩日瓷器素有“法國白金”之稱。利摩日位於法國中部,是法國瓷都,生産全國一半的瓷器,歷史悠久,遠近馳名。早在1768年,一位外科醫生在在聖提勒無意中挖出高嶺土。這種土被運到巴黎郊區的塞夫勒皇家瓷廠試用,證明是絕好的制瓷原料。利摩日的地方總督喜出望外,下令建起了當地的第一座瓷廠,此即利摩日城堡。利摩日居民即開始投入瓷器製作。


今天,利摩日已發展成爲擁有30多家瓷器工廠作坊和三四千職工的瓷業中心,瓷廠已改用天然氣作燃料,並採用新的工藝。除了普通食具以外,還生産各種藝術瓷器和特種陶瓷。出生在此地的印象派大師雷諾阿年輕時就曾在一個專門畫瓷器畫的作坊裏當學徒。長期以來,利摩日成了家喻戶曉的瓷器代名詞,不僅爲姑娘們的妝奩增光添彩,而且爲收藏家們所器重。而聲名遠播的利摩日琺瑯更足以證明它是利摩日人引以為傲的一項手藝。上圖杯身上的圖案為羅密歐與茱麗葉, 其藍色為鈷藍且金色部份為22K金。圖相架中爲法國瓷器之母篷皮杜夫人。


9、Belleek-法國比利克


法國Belleek瓷器於18世紀20年代創立於巴黎,是法國最早的瓷器生産商之一。剛開始時仿製荷蘭台夫特陶瓷器的風格,主要生産貼花陶器。即使後來掌握了瓷器的製造技術,但早期的浮雕、貼花、古樸的陶質感已成爲其風格。如今Belleek一方面以生産類似陶器的粗獷風格爲其主要特色,另一方面也善於製造仿中國香爐造型的鏤空紋飾瓷器,此基礎上又衍生出燈架。Belleek燈架成爲法國瓷制花瓶、燈架和燭臺等支架製品的傑出代表。


10、Villeroy&Boch-德國威寶


創立於1748年的VILLEROY&BOCH 爲德國瓷器名家,一直受到各國皇室與收藏者的喜愛。1748年, 來自德國的 Franocois Boch 和兒子們在法國的村落創立了一所小型陶瓷場,奠定了這個瓷藝世家的基石。兩年後,Francois 的兒子們在與法國比鄰而居的盧森堡設立了陶瓷手工廠“七泉”。


奧地利皇后特賜關稅優惠,Boch 家族的事業愈做愈大。但因 Franocois 過世,家業被兒子們瓜分。其中只有 Pierre Joseph Boch始終致力陶瓷製造,獨自承繼了在法國和盧森堡的工廠,因此直到今天,他被視爲是 Boch 事業的創辦人。


1767年Boch家族將企業遷往盧森堡發展, 並榮獲奧地利帝國元首賜爲皇家製造商。而來自法國洛特林根地區的 Villeroy 家族,於1791年時在 Nicolas Villerocy的帶領下來到Wallerfangen 定居並建立一間瓷器廠,開始累積他在陶瓷製作方面的珍貴經驗。


在1797年時,當其他陶瓷窯仍以砍伐森林取木爲燃料時,Nicolas 卻成就了一項革新的技術,就是用煤石做燃料,而在食具及裝飾用陶瓷上的技術也超越同業。1836年Jean-Francois Boch(Pierre 之子)與另一陶瓷世家Nicolas Villerocy結盟(日後更因婚姻結合的緣故使雙方關係更加穩固,傳爲歷史佳話),組成今日歐洲最大的V&B公司,産品包含食具、衛浴設備、磁磚等。


1842年之後,Nicholas 的孫女 Octavie 和 Jean-Francois 之子 Eugen 聯姻,兩個家族之間更是密不可分。1852年V&B就已製造出陶瓷最上品──骨瓷。在十九世紀這一百年間,可說是 V&B 集團成長最快,也最風光的時間。不但先後在比利時、美國、東歐等地區設立廠房,連製造設計的産品也從陶瓷食具跨向水晶器皿、磁磚、衛浴設備等。1987年時,V&B由兩合公司改制爲股份公司。不過仍保留爲家族所有,1990年在法蘭克福交易所挂牌上市。


11、Rorstrand-瑞典羅斯坦德


Rorstrand瓷器由瑞典王室創立於1726年 , 是歐洲最古老的瓷器之一,也是瑞典最大的瓷器廠。早期生産青花陶器,直到十八世紀五十年代才掌握了制瓷技術。以爲皇家生産高品質的瓷器著稱。到十九世紀初它已和丹麥皇家哥本哈根一起作爲北歐地區瓷器的象徵。進入二十世紀中期,其設計風格轉入現代主義,如今它與不少藝術家合作、運用新技術生産具有現代感的瓷器。瓷器多以花卉圖案裝飾爲主。


Arabia品牌於1873年由瑞典著名瓷廠Rostrand創立於芬蘭的赫爾辛基(Helsinki, Finland)。Arabia品牌名字起源於創立所在地,因為這塊土地歷史上曾經被稱為Arabia、Canaan等等。1917年芬蘭從蘇聯獨立出來後,Arabia經過數次擴張,成為芬蘭最大的陶瓷器製造商,其作品多以陶器和硬陶為主。Ulla Procope為Arabia的一位傑出女藝術家,被稱之為'Arabia古典式樣之母',她所創作的作品,獲得國際間許多的贊賞。至今於哥本哈根工藝博物館、倫敦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仍有許多Ulla Procope的作品展覽其中。


12、Royal Worcester-英國皇家伍斯特


由於英國的王侯貴族比較熱心於殖民地事業的發展經營,瓷器燒製的研究事業都讓給了民間。和德、法、奧匈等為國王或貴族而設的專屬窯房不同,英國直到十八世紀中葉才由民間開創製瓷事業。


英國初期的製瓷雖源自歐洲大陸的影響,後來終於開發出與法國不同但接近中國真正硬質白瓷的“Bone China”。據估計英國瓷器的種類與生產量居全球之冠,目前歐美瓷器市場中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瓷器都是英國製的。為英國的陶瓷界帶來革命性改變的Bone China,於1748年由愛爾蘭的藝術家湯姆斯.佛萊(Thomas Frye)發明,是在製瓷的胎土中混和百分之四十動物骨灰的一種軟質瓷器。燒成溫度約攝氏一千零五十度,外表接近純白的硬質瓷器。


十八世紀後半,伍斯特的巴爾及Wedgwood二世更加致力於骨灰與高嶺土或黏土混和的改良方法,在瓷土中混入50%的骨灰而燒製成品質更高的Fine Bone China。位於倫敦西北伍斯特瓷廠創始於1751年,是英國現存最老的瓷廠。1752年約翰.沃爾博士(Dr.John Wall)及藥劑師威廉.大衛斯(William Davis)等其他十四位來自各項領域的專家建立了這家瓷廠,很快又收買了由Benhamin Lund於1751設立的Bristol瓷廠,並且獲得了含有30%石鹼石或凍石(Soapstone)的台夫特陶瓷(Delftware)的製造秘方,此即伍斯特瓷廠的起源。


伍斯特最初以製作東洋風味的染色彩繪茶具等實用的瓷器為主,其堅固及均衡完整的美感獲得極高度的評價。早在1751年伯明罕的約翰.布魯克斯(John Brooks)就發明瞭印製琺瑯盒的方法,一向對於創新改革敏銳的伍斯特也馬上著手實驗。1757年,加入伍斯特的伯明罕雕工羅伯.漢庫可(Robert Hancock)利用銅板開發出轉印的上彩技法,徹底提昇了瓷品的生產與均質性。特別是在黑彩上色時,大膽運用當時最先進的高度技術如琺瑯噴印(Jet Enamel)等。1760年伍斯特還研發出一種更先進的技術,能夠將溶解的顏料轉印至為上釉的瓷器上,更確保印刷在瓷器上的圖案不會脫落。


“甘藍菜葉”水瓶,即是早期運用上釉銅板轉印技術的佳例。轉印技術在彩繪上廣泛應用的成功,使英國順利趕上歐洲名窯發展的腳步,成為歐洲瓷器輸出大國之一。 1792年,伍斯特被馬丁.巴爾(Martin Barr)收購,在他帶領下伍斯特匯集了全國最頂尖的裝飾繪師陣容,推出的伍斯特的經典代表作以“繪畫的水果(Painted Fruit)”最為著名,挑選了伍斯特郊外伊布夏姆溪谷的自然美景中孕育出的成熟果實為繪畫主題,逼真精細到連蘋果或桃子的缺口也被忠實的描畫出來。


伍斯特也有以實用美觀取勝的“拉比尼亞”及“勿忘草”等歷久不衰的暢銷小品:“拉比尼亞”是以成熟、垂涎欲滴的藍莓為圖樣的主題,並搭配英國鄉村閒靜景致的纖細描畫;“勿忘草”則是散佈配置勿忘草的圖樣,強調粉彩的柔和色調。兩者在瓷器邊緣上均有直線的波狀形式特徵稱為“瓦姆特裏形狀(Warmstry Shape)”,名稱源自伍斯特的發源地Warmstry。伍斯特的瓷像製品也相當有名。伍斯特於1789年獲得英王喬治三世的喜愛正式獲得王室禦用並授予皇家的權利。1862年開始,在所有產品上註有“ Royal Worcester”。皇家伍斯特以後歷經了數次的合併與重整之後,到二十世紀初大量匯集了專家群,成爲英國最著名的瓷器品牌之一。直到現在,大多數的皇家伍斯特瓷器仍然以獨特的手工描繪圖案展現優雅品味而獲得許多人的喜愛。


13、Coalport-英國煤津


英國Coalport瓷器是英國最古老的瓷器品牌之一,創立於1750年。雖未擠身皇家食具供應商,卻以人物瓷像著稱,成爲英國皇家瓷像最負盛名的供應商。另外其生産的獎盃也是英國最好的,經常作爲重大儀式獎盃。


14、Wedgwood-英國威基伍德


wedglogo對歐洲瓷器稍有涉獵或收集的人,很少有不知道大名鼎鼎的英國Wedgwood的人。於世界領導品牌的Wedgwood,創立240年以來,早已以高品質、質地細膩、高度的藝術性、簡練的創作風格,風行全世界,也將陶瓷的製作提昇為藝術的創作。旗下的名品有質地細緻的“Fine Bone China”系列、由王妃命名的“Queen Ware”系列、還有最著名的“Jasper Ware”系列等等,每一件都是陶瓷的精品。


1902年羅斯福總統白宮之宴,1935年瑪麗皇后號豪華郵輪首航 ,1953年伊莉莎白女皇加冕典禮,在這三場世紀著名盛宴中,Wedgwood皆以其精致骨瓷食具參與其中。Wedgwood由被尊為英國陶瓷之父的Josiah Wedgwood於1759年創辦,他出生於1730年的斯塔福郡。1754年與當時有名的英國陶藝家合夥,兩年之內就以合理的價格、高品質的白色陶瓷打響名聲,並於1759年創辦Wedgwood。1765年蒙英國皇室選用,皇后甚至特准他以“皇后禦用陶器(Queen's Ware)”爲名。


1767年生產自創獨特陶瓷器,外型是一種璀璨的釉綠裝飾著植物的葉子陶瓷製品。當時、俄國凱莎琳女王訂購全套九百五十二件乳白陶器組,Wedgwood 在每件器皿上繪以英國風光 ,總共畫了一千二百四十四幅不同的工筆畫,使整套食具成了道地的藝術品。1815年,Wedgwood長春籐瓷器以長春籐葉圖案圍繞在乳白色瓷器邊緣而得名,據說拿破崙被放逐時是使用此系列食具。


“實用”一直是Wedgwood的創作主幹,使陶瓷作品深入家庭,爲生活間增添許多優雅氣息位。早在二十世紀之初,當時的上流階層與中產階級瀰漫一種風氣:一個贏得讚賞的主婦,不僅是製作美味的餐點,還要能裝飾餐桌,經營氣氛。吃飯這件事,已不只是填飽肚子而已,而漸漸發展成值得慶祝與期待的特殊時刻,烹調用具也漸漸提昇至裝飾性的境界。


此時,Wedgwood查覺這種趨勢,創造出Jasper系列高度藝術性的作品。精美如寶石般的手工作品Jasper Ware系列,有古董級的作品,價格昂貴,也有一般的作品,以合理的價錢就可買到,鑑賞與收集,收藏的樂趣就在這裡。我們不禁要問,Wedgwood充滿女性柔美意識的獨特品味究竟出自何處?原來,約賽亞.威基伍得的夫人Sarah功不可沒,據威基伍得的傳記上說明,各種新製作的食具要上得了太座的餐桌,才可公開發行呢!而很多Wedgwood Jasper的浮雕形象是取材於希臘神話,有維納斯、邱比特、大力士海克力斯、十二星座神等等。豐富的構圖、耐久的質材,使得它經歷兩個世紀之後,Wedgwood仍是餐桌上耀眼的明星。


15、Royal Makkum-荷蘭皇家麥卡姆


1594年,一個荷蘭工匠海德裏克.霍布斯.巴德(Hendrik Hobbes Baard)購入一家磚窯,開始生産牆磚,即Makkum的誕生。作坊的牆磚生産很快出了名。十八世紀後期Makkum也開始生産瓷器。雖然名聲遠不及台夫特,但其生産的精美瓷磚依舊得到了荷蘭王室的青睞,是世界上著名的瓷磚品牌。1960年被荷蘭王室加上皇家瓷廠的封號,成爲Royal Makkum。Royal Makkum同時也生産一些瓷器食具,在荷蘭也較有名氣。


16、Richard Ginori-義大利吉諾利


吉諾利是義大利最古老瓷廠,也是歐洲最古老硬質瓷廠之一。1737年,義大利托斯卡尼的卡羅.吉諾利侯爵在文藝復興之都佛羅倫薩近郊的菲歐倫帝諾(Sesto Fiorentino)市內的多契(Deccia)設立了義大利第一座瓷廠,但直到五十年代才真正掌握了制瓷技術。1758年,其子羅倫茲繼承瓷廠。羅倫茲從拿坡裏帶回波旁家族寄贈的史料插圖,設計了以龐貝風格爲主題的新古典主義樣式裝飾。運用小玫瑰或花束與水果等恬靜悅人的主題於瓷器的裝飾,及象徵吉諾利代表性藝術裝飾的世界著名的瓷器裝飾風格“義大利水果”都誕生在這個時代。


吉諾利於十八世紀與十九世紀初的數年間,才開始以刻印或手繪彩色星型的方式標示商標於製品上。最初的商標是採用吉諾利家族武器上的紋章爲裝飾,設計簡約大方的商標據說是象徵歷史的民族意識覺醒與信譽保證。1896年,位於米蘭的理查陶瓷公司與吉諾利瓷廠合併爲理查.吉諾利陶瓷公司。理查陶瓷公司是經營日用陶瓷品、工業用陶瓷零件、砂岩陶器、耐火性製品及美術陶瓷的。1923年,義大利建築界巨匠基歐.龐提以藝術總監的身分加入理查.吉諾利陶瓷公司,爲吉諾利瓷器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龐提的Art Deco的文化背景是源自倫巴底的新古典主義,明快的色彩對比或幾何學圖樣等裝飾特徵,呈現出與歐洲其他Art Deco設計不同的風格,一戰後的米蘭陷於傳統主義與近代化國際主義之間的掙紮,而龐提是唯一同時具有這兩種傾向的稀有存在者。


17、Creamware-英國乳皿


英國Creamware創立於1760年。以生産仿中國明清皇家香爐而著稱,同時衍生出燈架瓷器,是英國王室瓷燈架的指定生産商。與法國比利克齊名,是世界上瓷制花瓶、燈架和燭臺等支架製品的第一品牌。


18、Aynsley-英國安斯利


Aynsley瓷器創立於1775年 , 是英國最著名的骨瓷品牌之一。作爲英國王室食具的專門供應商,曾爲英國維多利亞女王、伊利莎白二世提供過衆多的瓷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