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能逃离北上广,却也回不去小城镇了。”

 天侠论坛 2017-12-10

小镇青年们刚来大城市,都会给自己设一条退路。那个十八线小镇的老家,有大房子、有熟悉的人,连家门的小吃摊都可以赊账。


大不了,老子还可以回去。


但这句话喊不了多久,就会在某次老家之行中突然发现,擦,老子似乎回不去了。

 


01


2015年的王浩也一样,那一年他跟他老婆吵了三个季度的架,就争论一个宏大的问题:买不买房。


彼时,他跟老婆已经在上海租了五六年房子,塞12个人的三室一厅、厨房墙面比锅底还黑的老公房、需要1.5小时车程的大郊区房,能住人的地方都租过。他老婆不是个太物质的姑娘,但当时因为要生孩子,就逼着王浩一定要买房。

 

王浩是安徽人,在老家县城边上有一栋三开间的4层小楼,虽然临街,但那栋房子除了一楼租给了一家五金店外,基本没什么受益。

 

曾经,夫妻俩在想要不要卖掉,用卖楼的钱在上海付首付。都在王浩的坚持下,一直没卖。对他来说,那个不值钱的房子,是个退路。

 

用一栋四层楼的总价,付上海一套公寓的首付,想想也挺幽默的。不过,那还是两年前的事了,现在那栋四层小楼,连个首付也不够了。

 


02


2015年秋天,王浩颈椎受伤,回到老家养伤,他特意去了县里最好的医院。


每次排队时间倒不长,但医生跟护士闲聊的兴趣,显然大于王浩的颈椎,且每个窗口都一样。


街上的服装店,LOW得像十几年没有变化过,但生意还挺好。


逛完街回家,公交车半天等不到一辆,出租车要的价格比黑车还黑。倒是小三轮最热情,能跟着你老半天。


小卖部里康帅傅、哇哈哈之类的商品装满货架,充分展示着中国人创新的智慧。不过,这还是小儿科。你要是想去各种行政机构办事情的话,那才是中国小镇独有的人文气质。


屁大点的事,在大城市分分钟可以办,在小镇就是需要找熟人,没熟人,跑死你。


大街上,那些十三四五岁、父母不在身边的熊孩子们留着洗剪吹的发型,抽着烟,满县城逛荡。

 

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王浩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80后的乡镇生活风情,竟然还完美地延续着。

 

还不仅如此,留在家里的同龄人们,完全聊不到一起。谁买了什么车,谁挣了多少钱,谁认识了某局的某领导,谁又泡到一个妹子......


这些话题怎么聊?


你要是很“正经”,一定被扣个装逼的帽子。

 

中国的经济指标容易统计,从北上广到乡村经济报告都有,但乡镇青年的精神需求,还真的没人统计过。


毕竟,那种中国特色太魔幻。

 

想想如果回到家乡的尴尬,想想孩子未来的生存环境,王浩的颈椎病就没那么严重了。他提前结束了休假,滚回上海,开始准备买房的事了。

 


03


大城市的好处显而易见,就算心理上不承认,你的身体也是诚实的,在北上广深生活惯了,离开会有不适感,这就是证明。


但只要是好东西,就会有很多人争。这也是规律。

 

所以随着30年的城镇化建设,北上广深的门槛也高得离谱了,土豪们和底层们,要么有出路,有么有退路,唯独灵魂还在路上的小镇青年们,连退路都没有呀。


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在不小康的年代长身体,在填鸭教育的阶段长灵魂。十几年下来,肉身和灵魂都已经进化了。

 

那个只存在于记忆深处的故乡,还是一样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只是再也满足不了你的肉体和灵魂了。

 

不过这事自古都有,你看历史上那些小地方出身的大牛们,那个不是把青春岁月燃烧在了大城市。鲁迅他老人家,也卖掉了绍兴的房子,加上贷款,在北京买了一套四合院。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认为我们在大城市里学会的技能,回去在老家一定是降维打击傲立群雄。但是真正当时想要尝试后就会发现,一切都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这本来就没什么高低之分,但是出发点却有很大的不同,小城镇的互联网化,在于游戏、娱乐以及各种消遣,甚至说门面整合。我们每天深谙的传播、矩阵、mcn,在这里不是听不听得懂,而是你说出来就会显得很傻


我们在大城市里给自己武装的技能,和三四线城市里遇到的完全不一样,你要适应家乡的模式,没有手到擒来的降维打击,一样需要扒一层皮重新来过。这适应的难度和你当初融入一线城市的一样


这本身就是完全的两套运营体系,碧桂园能够争霸四五线,虽然我们怎么看怎么土,归根到底还是有你没有的能耐,那里的客群就喜欢这样的


大城市是一枚春药,早就让小镇青年们上瘾了。小城镇的嗨点,让我们这些人过中年的伪青年怎么都挠不到

 


04


王浩还是在2016年初买了房。


从老家回来的那段时间,王浩连撸呀撸都没心思玩,他意识到一个现实:老家,肯定是回不去了,回去连工作都找不到。自己那个影视剪辑的手艺,顶多也只能在影楼剪恩爱记录片。


再说,就算他回去,他老婆也不会退让半步的。


看到没,一入一线深似海,从此家乡是故人。

 

但他没有卖掉老家的四层小楼,反正也卖不了多少钱,既然是借,那就索性多借点。


于是他们的绝大部分首付,都是向亲戚朋友、民间借贷借的,能用的“融资渠道”都用了。


并且房子的预期, 从原来的一室户,提升到两房,后来看中一套三房,一咬牙,就买了。

 

这两年来王浩感慨过很多次:就算不买房,也不一定能存得了钱。买房了,有点钱就还账。被动存钱,一举两得。

 

而之前跟他一起看房至今还没有下手的朋友,已经前退两难了。


哎,一念之差,天上人间。

 

宋卫平说,要用生态小镇模式,改变农村、乡镇居住生态。


这句话我同意前半句,不敢苟同后半句。

 

乡镇居住形态是很难改变的,且不说买不买得起,最关键的是:那里的人们真的要改变居住形式吗?


总价20多万的别墅,50多万的四层小楼都不好卖呀。

 

所以,生态小镇模式,不过是给城市人的一个选项而已,在解决城市居住需求之余,用一套小别墅,安慰灵魂深处的那个故乡情结。

 

但那终究是少数人的奢侈,大多数的小镇青年们,要么还没有过够大城市的生活,要么就在自己老家挥洒青春,夹杂在中间的小镇模式,或许根本不是他们的选项

 


05


所以,小镇青年们还得留在大城市继续奋斗,不管怎样,除了房子之外,这里的一切都好。


哪怕大城市们不再欢迎你,不再海纳百川,不再来了就是这里的人。城市,依然都是你最好的选择。


只不过,随着大城市的门槛越来越好,小镇青年们会被逐渐挤压,从一线到二线,从中心城市到卫星城市。


这个过程似乎是个大趋势,个人抵抗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挣钱,因为你曾经以为的退路,早就没有了。

 

君不见30多年前的罗大佑,也曾经愤青地大声唱:“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唱“归不到的家园,鹿港的小镇,当年离家的年轻人”,用来对城市化的吐槽。


但如今呢,当年离家的年轻人,早在繁华大都市过着他们的人生,或闪亮或惆怅,唯独可以确定的一点:家乡已经回不去了


这条城市化的道路

本来就没有回头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