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家传十七代杵针疗法治疗痛经验案一则

 秦岭之尖 2017-12-10

杵针疗法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名老中医李仲愚教授家传十四代的治病秘法,现已传至十七代。其特点是针具不刺入皮肤肌肉,无疼痛伤害之苦,无相互感染之虞,兼针刺与按摩之长,病人易于接受,老弱妇孺无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物理疗法,且取穴精当,易于学习掌握和临床推广。杵针调治效果总结为一个“通”字——气血通、经脉通,以达到调畅机体之功。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很受患者的欢迎。

看家传十七代杵针疗法治疗痛经验案一则

杵针的规格

杵针因临床时操作的手法和作用不同而名称各异。

看家传十七代杵针疗法治疗痛经验案一则

图 杵针工具

(一)七曜混元杵

长10.5cm,一头呈圆弧形,多在做运转手法时用,另一头为平行的7个钝爪,多在做分理手法时用。

(二)五星三台杵

长11.5cm,一头有三脚并排,另一头为梅花形五脚,多在做点叩、升降、开阖或运转手法时用。

(三)金钢杵

长10.5cm,一头为圆弧形,另一头为钝椎形,多在做点叩、升降、开阖手法时用。

(四)奎星笔

长8cm,一头为椭圆形,另一头为钝椎形,多在做点叩、升降、开阖手法时用。

看家传十七代杵针疗法治疗痛经验案一则

杵针治疗痛经验案一则

唐某,女,20岁,学生,2012年7月3日就诊。

患者行经腹痛2年。患者14岁月经初潮,周期正常,但每于经前、经期小腹胀痛拒按,平素性情抑郁,经前5天左右即出现胸胁乳房胀痛。月经量不多,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伴急躁易怒乳房胀痛,舌紫黯,脉弦。因患者平素性情抑郁,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肝经不利,故胸胁乳房胀痛,冲、任及胞脉郁滞不通,故经前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行不畅,故量不多,气滞血瘀,故经色紫黯有血块,气郁而化热,故急躁易怒,舌紫黯,脉弦均为气滞血瘀之象。病位:在胞宫。病机:为冲任不畅,胞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中医辨证】

痛经——证属气滞血瘀。

【治法】

行气活血,理气止痛。

【处方】

命门八阵、腰俞八阵,河车路(命门至长强段)。局部取中极、太冲、三阴交等为主穴。

【治疗操作】

(1)用金刚杵的杵尖在命门八阵及腰俞八阵行开阖手法。

(2)用五星三台杵的杵尖在命门八阵、腰俞八阵及河车路(命门至长强段)行点叩手法。

(3)用七曜混元杵的杵尖在河车路(命门至长强段)行分理手法。

(4)用金刚杵的杵柄在命门八阵及腰俞八阵及河车路(命门至长强段)行运转手法。

(5)用奎星笔的杵尖在中极、太冲、三阴交行开阖手法。

每日1次,连续做7次后,病人自述症状减轻,乳房胀痛缓解。后患者巩固治疗7次后,在下一次的月经时,疼痛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看家传十七代杵针疗法治疗痛经验案一则

【方义】

命门八阵、腰俞八阵、河车路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散寒理气,活血止痛。中极为任脉经穴位,任脉通于胞脉,有温通胞脉、调理冲任之作用。太冲为肝经原穴,可行气通经,配以三阴交,可调理气血,气血畅通则痛经可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