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 艾滋病早期的指征——口腔白斑

 网事如feng 2017-12-10

谈到感染HIV后的初期症状,很多担心的朋友都是恐艾患者,而恐艾患者中真正感染HIV的却是少数。往往会反复做HIV检查,无论结果出来多少次阴性,只要一想到有窗口期的可能,就容易钻牛角尖,害怕自己的检查结果出错了。

人体在感染HIV后,HIV病毒会迅速大量复制,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可以检测到高达数十万乃至上百万拷贝的病毒基因。随着血液中的病毒含量飙升,许多患者会开始出现一些类似流感的症状。比较常见的有有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 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消瘦特别明显。之后,免疫系统开始产生针对HIV的特异性抗体和淋巴细胞,血液中的病毒水平会下降几个数量级,进而稳定在较低水平,感染得到有效控制,上述症状也就“不治而愈”了。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其口腔表征有:

1、口腔黏膜白色念珠菌感染,为艾滋病的先兆症状,少数出现在疾病的中期,多处黏膜出现斑片状,红斑或白斑,表面有白色干酪样渗出物,图片检查可见有白色念珠菌。

2、口腔毛状黏膜白斑,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白色黏膜白斑,稍微隆起,界限模糊,有时呈皱褶状或增生成毛毯状。

3、卡波西氏肉瘤,可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表现为紫红色的斑片或扁平高起的包块,扪之柔软,边界不清,易出血。

4、牙龈炎牙周炎,可波及整个牙龈,呈现紫红色的肿胀,龈乳头可出现坏死、溃疡,增生肥大可覆盖整个牙面。

5、口腔疱疹,口腔黏膜出现小水泡或小丘疹,可能为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

6、面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见耳前、耳后、颈后区及颌下淋巴结肿大。

7、唾液腺感染,腮腺、颌下腺肿大,为双侧性弥散性肿大,伴有口干、眼干。

对于不明原因的出现上述症状及体征的患者,特别是易感人群的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口腔毛状黏膜白斑可以作为诊断艾滋病早期的指针,具有诊断价值。

特别提示的是:

(1),上述症状不要一概对号入座,免产生不必要的心里紧张

(2),以上症状对高危人群的早期发现有一定意义,即使是高危人群出现了一条或多条相应的症状,也不能下结论,它只是一种警示或提示

(3),HIV检查是目前最可靠诊断手段

(4),牙龈炎牙周炎、口腔溃疡、淋巴结肿大、念珠菌感染等,这些疾病临床上较为多见,它们绝大多数都是非艾滋病感染者

(5),口腔黏膜毛状白斑是值得特别警惕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