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决策

 addccde 2017-12-10
决策——家庭教育与心理学系列讲座(20)
决策——家庭教育与心理学系列讲座(20)


决策——家庭教育与心理学系列讲座(20)

好今天我们来攻克一个很大的问题。半小时的时间可能说不完啊,这个讲座一般控制在一小时之内。我尽我的可能多给大家一些知识。如果给您带来理解的困难,请多多谅解。您如果有理解困难,可以回看文字,慢慢咀嚼。

决策就是做决定,通俗一点说。我们每一天都要做大量的决定,好的决定让人满足,享受好的后果;糟糕的决策让人后悔,付出代价。当然,也可能从中吸取经验。所以做决定的能力,和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我们家庭教育是否成功,有直接的关系,至关重要的关系。

决策是一个大话题,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家长如何在家庭教育的各种事情当中决策;第二是家长如何教孩子决策。

决策是一种行为,这行为发生在哪里?首先说一个关于背景的问题。今天我们谈决策,是在哪里谈决策?

一、大众文化+消费主义
大众文化,又称流行文化(pop culture),就是社会上风行的东西,例如大众影视剧,大众明星,大众快餐,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制造的流行语言,等,各种大众化的东西。它们往往主张立刻消费,马上满足,刺激的是人的感官。大众文化,想给我们装上热键——快捷键,只要商家一按快捷键,我们或者我们的孩子就去消费。这就是大众文化在今天的主要问题。要避免大众文化对我们的决策的过多影响,我们需要保持独立思考,有胆量和别人不一样。有勇气说:“我是我,别人是别人。别人那样可以,我不可以那样。”我想这是我们目前最父母的,最需要传递给孩子的一个东西。在我们的青春期的讲座里,我们讲到,一个常识——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影响源,不是父母,不是老师,是同龄人。
关于独立思考,独立人格,我们以后专门做讲座,这个话头,先到这里。总之,不管是父母的决策,还是孩子的决策,要格外警惕大众文化的影响,要在同伴(周围人)的压力下保持独立的决策能力。

二、主流价值观没有成型
有的人认为,自私自利似乎很正常。价值观坏了。这个也不多说了。毕竟我们不是说社会心理学,而是家庭教育。总之,现在的社会还在一定的波动中。

在这两个背景下,我们的孩子经常犯错误。虽然说,青少年犯错是成长路上的必经之路,但我们做父母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做更好的决策者。他们经常犯决策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有位心理学博士吉米·泰勒做了调查,他找来一些美国青少年——出各种问题的,做了调查,问他们:你犯错的时候在想什么啊?

结果如下:

我当时没办法停下来思考;
当时觉得很好玩;
我当时很无聊;
同伴让我那么做,我就做了;
我没有想后果;
为了和我父母对着干。

6大邪恶理由(笑)。一言蔽之,就是没头脑,用我们的心理学术语说,就是毫无决策能力。

那么,到底怎么培养决策能力?两个小时前,我个人总结了5点,供大家参考:

一、从小培养
良好的决策技能是复杂的一种技能,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坚决杜绝包办代替,坚决杜绝随机决策。父母,保姆,老人,都会自作主张,自以为聪明,自己做决定。应该从1-2岁开始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如果在6岁之前不培养,恐怕6岁(进入小学)之后培养的困难更多,因为在正规学习的学校环境里,个人的选择余地更有限了。开始是选一个冰淇淋,今天穿什么衣服,出门的时候,从哪一条路走,这种简单的决策。选哪一种口味的冰淇淋,香草的,还是巧克力的,这是我在我儿子小时候陪他的时候,最喜欢问他的问题之一。但是每天最多吃一个,这个没有选。家长不能一下子把所有的选项给孩子,如果告诉他/她,商店里什么都能买,他反而不知所措。不如给他2-3个选项,让他从中选择。

随着孩子长大,我们给他们的选项逐渐增多。并且让他们知道,接受自己的选择的后果,不管是好的,或是坏的后果。这样,做决定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二字,加重,加粗!当然,父母可以保留最终裁定的权利,但是要公平地使用这个权力。

我在英国工作和生活3年多,接触很多我儿子的同学,主要是初一到初三的中学生,高中生也有一些,一个感受是,英国孩子对自己的未来很有想法,信心笃定。我猜,这和他们的文化里注重独立决策有很大关系。相比之下,我们的文化习俗里,对孩子的操纵,有点多了。

说回来。再举个例子。做小学生的时候,给妈妈买一张生日贺卡,或者做一张贺卡。一个小决策,至少要考虑三个因素:我现在有多少钱(预算是多少),妈妈喜欢什么东西,我有多少时间?多个因素,孩子很可能考虑不周,成人应该在一旁提醒孩子。

二、延迟满足
这个有大量的网络文章,最近几年这个延迟满足的知识,大家都知道,这里我们就不多说了。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冲动,要求即刻满足。成人要做的,就是说服他们延迟。向下一个月,向明年推迟。教孩子“三思后行”,“跳之前看一下”,必要的时候,推迟决策,告诉孩子:“明天/下周/下个月再做决定。”

三、拷问动机
问孩子:“你想要这么干的原因是?”要求他给出原因,必要的时候,要求3个以上的原因,否则不予满足要求。不要误会,这是帮助他们学习拷问自己的动机,不是为了为难孩子而为难孩子。在这个交谈过程中,家长也有收获。家长要尽力去发现儿童的动机当中的相互矛盾之处,帮助孩子进行推理。

例如,“难道你不想有更多的零花钱吗?那么,攒着不花,不是更好吗?”

积蓄的动机,消费的动机,两个有矛盾。抓住这矛盾,可以传递积极的价值观——节俭。可惜很少有父母这么做。

例如我儿子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想买一个玩具。陈述的第一个理由是“因为我想要买”。我是这样说的:“你想要做什么,就要做到吗?如果你想买一个城市,你就去买吗?如果你想买月亮,你就去买吗?你想买的东西多了,你想买就去买吗?”这是归谬法,提示孩子不能看问题从自己的欲望出发——欲望不应该每产生一个就得到满足,必须消灭其中的一些不合理欲望。小小孩的愿望里,很多就是荒谬的。家长有义务识别出来,进行教育和启发。不是我有意要使用归谬法。不是我有意要为难孩子。小时候你不为难他,大了,他就为难你。(笑)

四、展示路线图
这是打比方,是说我们成年人把自己的决策(推理)过程向孩子展示出来。整个过程需要耐心,需要有“我必须和孩子分享”的意识。例如,当初我是怎么决定购买了现在的住房,为什么拒绝爷爷奶奶住过来。家长可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摊”出来,请孩子参与,甚至请他们评判自己的决策好不好。这种家庭内部公开的思想性的谈话,非常非常必要。

五、模拟人生
可以经常虚拟情境,锻炼我们应对意外的能力。可以问“如果……怎么办?”

例如,“如果你的两个最好的朋友在同一天请你参加他们各自的生日聚会,你怎么办?
“如果两所学校都录取你,都给你奖学金,你怎么办?”
“如果爸爸妈妈都忘了来学校接你,手机都联系不上,你怎么办?”

好 ,今天主要的内容先到这里。补充两点:一、良好的决策需要收集充分的信息,包括 理论知识,历史案例,等。二、家庭是最小的社会组织,最好共同分担决策压力,共同承担决策的后果。祝愿大家培养出良好的(独立的,负责的,自信的)小决策者。国庆快乐!

决策四问。在决策过程中,自问这些问题。
1.“我们手上有哪些选项?”
是我们做决定的时候,必须问自己的问题。良好的决策,经常是创造性地找到了新的选项。例如,周日要去外公外婆家,但同时有想去听的音乐会,那就邀请外公外婆一起去听。对于夫妻双方,家境背景,成长历程,思维方式各不相同(可以概括为决策风格不同),难免会争执,需要相互妥协,找得到都能接受的选项。

2.“后果是什么?”
对于大事,家长必须和孩子一起分析后果,把事情的各种后果告诉孩子,敦促孩子慎重下决定;对于小事情,例如吃什么快餐,出门穿什么衣服,告诉孩子:各种结果的差别不大,请速下决心,节省时间。让孩子承担事情本身的结果。如果孩子在学校打了人,就要让他承担其中很大一部分后果,虽然父母也要承担,但是父母到处求情,显然是不明智的。父母跟着擦屁股,结果更糟。因为孩子不会学习为自己的错误买单,不会学习承担责任。

3.“符合不符合我们个人的利益?”
很多青少年的决定是在同龄人的压力下做出的草率决定。例如购买一包香烟,只是因为同学给他递过香烟。有句格言,建议大家牢记:如果我做某件事情是为了虚荣,那么我绝对不去做。对于一些大事,例如到哪一所学校上学,可以列出“利弊清单”,逐一列出利和弊,一条一条讨论,有可能得出结论。对于专业(职业)选择这样的战略决策,一个有心的家长,会从小培养孩子的职业意识,带孩子一起去了解各个职业。而不是在18岁高考前后随机选一个专业(职业)。

4. 决策的后果谁来承担?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组织,最好共同分担决策压力,共同承担责任。例如,夫妻俩围绕孩子升学,意见不一,大吵大闹。这时,如果可能,带孩子到各所学校参观,和孩子一起决策(前提是这个孩子有初步的决策能力的话)。请让孩子参与决策。
最后一点,但是非常重要,就是对以前的决策错误,持宽容的的态度。因为人们不可能预知未来,俗话说:“人没有前后眼”,决策失误没有什么大不了。著作权声明
决策——家庭教育与心理学系列讲座(20)


家长:女孩子出门前迟迟决定不了穿哪一套衣服,怎么办?
吴骏:日常要教育,要启发她:你不是世界的中心,不是每个人都盯着你看。如果你穿了那一套,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我们不必过于在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等等,这些思想要传输给孩子。决策困难症背后的原因很多,很复杂,家长一个个找,不能简单粗暴,恶狠狠下命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