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确认识小儿积食 家长在家亦可妥善处理

 如果心如海 2017-12-10

1、积食的形成与分型

我们首先从从消化的过程来了解下积食形成的原因。

积食是因食物摄入过多导致胃肠功能障碍,继而引起的一些相应症状,像大便不通、不想吃饭等,所以积食是一种病理的状态。积食在临床上主要分为四种:气积、热积、痰积、食积。孩子积食的原因主要就是这四个方面引起的。

您有红包未领取!点击拆红包
广告
图片

①气积主要表现为腹胀,孩子吃过东西后肚子会胀的很大,晚上汗比较多,大便没有太大的改变。腹胀在食积里也有表现。

②热积表现为口唇比较红,最好佐证的是吃些热性食物比如吃个巧克力就会发烧,喝个肉汤嘴上会发炎,烦躁,孩子脾气比较暴躁,愿意打人,看病的时候从来不会乖乖的坐在一边,这里摸摸,那里摸摸,这都是热积的表现。

③痰积就是孩子的痰多,表现为睡觉时常会打呼噜,会咳两声;不发音的时候喉咙也会有咯咯的声音,这是一些气体通过水液的声音,就是一种痰多的表现。痰积的形成主要是体质或饮食的问题,有些孩子天生就胖一些,这样的孩子就会痰多一些。

④食积是饮食积滞,要么是吃的特别多,要么不怎么吃,二者都会造成食积的状态。在古代,一般是平时没有什么东西吃,偶尔有一顿好的就会吃的特别多,就造成了食积,这是胃肠虚弱引起的食积。在现代,孩子们一般都是因为每次累积的量太多引起的食物积滞,其症状腹胀跟上面提到的气积有一定的相关。除了腹胀外还有晚上睡觉不安稳,晚上汗出的比较多,大便臭秽不清等表现。

展开剩余82%

虽然积食的证型分为四个方面,但是临床实际观察发现原因都比较单一,主要是饮食控制不好而产生的。家长可以通过孩子身体的症状和表象来判定孩子的情况和证型。

2、食物的消化

现在的孩子主要是因为饮食不当而引起的各种不同表现的积食情况,也就是吃下去的食物没有办法很好的消化。

那么人体是如何消化食物的呢?

主要是两个方面,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机械消化主要体现在食物的咀嚼,把大块食物变成小块食物和小肠的蠕动上。化学消化主要在胃和小肠,指食物进入胃里后通过酶的分解把食物转化为小肠能够吸收的物质并运输进小肠。小肠通过分解各种酶对营养进行吸收。小肠的功能主要是吸收,残渣通过大肠吸收水分排出体外。

从 0 岁到 18 岁,孩子的消化系统一直在发育。家长经常会认为一定的饮食量对孩子是不多的,但是家长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饮食量即便是成人是否能够承担?器官功能和附属功能在 0~18 岁是一直在成长的,如果一定量的饮食于成人都没有办法很好的承担,那何况孩子呢!

在门诊问诊的时候我经常问家长孩子一天的饮食量,经常发现有过量的饮食由家长主导被孩子摄取,引起了积食。发育过程中时间性问题,其实孩子跟我们成年人是不一样的,消化能力是逐渐的增强,不需要给孩子成人的饮食量。听力上,12岁才发育完,骨盆发育到 20~21岁才发育完整,骨骼发育到25岁才基本上停滞。胃的容积上,一个月内大概是 30~60 毫升,1~3 个月 90~150毫升,1 岁以上300毫升,3 岁以上慢慢发展到 600 毫升,6岁以后可以控制到 900 毫升,而我们成年人的胃容积可以达到 3000 毫升!也就是说孩子在生长发育中胃的容积和胃壁厚度是逐渐增加的,孩子的胃虽然容积小但是也有排空时间。水在胃的排空的时间是 1~1.5 小时才能排空,母乳排空时间是 3 小时,蛋白质像牛奶 3~4 小时能排空,在短时间内给孩子大量的食物,没有给胃间隔的时间,食物就会引起胃的负担过重,引起胃的“罢工”。

机械消化主要在口腔里,小孩子6个月内唾液腺腺体量是非常少的,分泌的唾液淀粉酶非常少,6个月长牙后口水量非常多才能使分泌出的淀粉酶增多,孩子6个月填加辅食不是因为小孩子需要,是因为6个月后孩子分泌淀粉酶可以分解食物。对于小肠来说,2岁以内,小肠液、分解酶量都非常低,黏膜偏薄,如果不断接收胃里的食物就会造成小肠黏膜间套叠,可能会导致小孩子的消化功能障碍。

大家从小儿的生理过程中就会发现小孩消化系统的功能是逐步的完善的。从口腔开始,孩子的乳牙厚度没有成年人那么厚,大量的米饭、糖类、牛奶等就会腐蚀牙齿,形成蛀牙的几率就会高一些。口腔里的唾液淀粉酶到 6 个月龄才会慢慢增加,这时候才会对淀粉一类的东西进行消化。食道的黏膜 2 岁后才逐步向成人靠近的,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厚,2 岁内很容易出现黏膜划伤。胃的淀粉酶和蛋白酶 2 岁后才慢慢向成人发展,低龄儿童小肠的小肠液和分解酶的分泌量也是偏低的,也就是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消化道的发育也是累积渐进的。如果我们在给孩子食物的时候没有遵循这个规律,不停的给孩子食物,导致食物的堆积,就会导致孩子出现积食的四种症状。

举两个例子说明下食物到底能给孩子带来些什么:

肉汤是很常见的大家都比较喜欢给孩子吃的食物,肉汤的真正营养成分占肉本身的 7%都不到,主要成份是油脂热量、嘌呤和少量氨基酸。这对孩子的营养补充并没有什么大的帮助,只是给孩子的体温交换带来负担。接下来说下鸡蛋,大家都喜欢给孩子吃鸡蛋羹、煮鸡蛋之类的,那么鸡蛋里主要含有什么物质呢?卵磷脂、甘油三酯、胆固醇是它的主要成份,其余还含有一些卵黄素等。100 克的煮鸡蛋里变性的蛋白质只含有 12.6 克,脂肪有 11.6 克,真正促进孩子脑部发育的卵磷脂只占一点点。也就是吃鸡蛋大部分摄入的营养成份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并没有过多的好处,所以没有必要给孩子过量的吃鸡蛋。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高蛋白质的饮食反而对孩子的消化体统形成了负担,也就是说摄入的热量比营养高的多,对他们来说对身体摄入营养并没有什么好处。

知道了小孩生长发育中消化道的变化,回过头再谈谈积食的问题。这四种积食的反应很多都是相兼的。打个比方,这个孩子汗特别多又容易烦躁,肚子又胀,那么这就是气积和食积的表现。孩子比较胖,晚上睡觉还打呼,大便又不通,还翻来翻去,这就是痰积跟食积。

现在要跟大家讲的就是孩子实际的反应点。

①汗出的情况。主要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和运动状态的情况,比如出现“蒸笼头”,吃饭的时候还有运动的时候出现头汗,还有睡觉的时候出汗的时间长,超过半小时,汗量比较大,这就是异常情况!可能就是食积的反应。

②大便,主要是便秘的情况。一般来讲母乳喂养的孩子一般一天可以达到3次,牛奶喂养的孩子一般一天 1 次,正常辅食的孩子一天都要 1 次,如果超过三天还未能排便,那肯定是有问题了。还有就是大便硬度的情况,如果大便头比较硬,其他比较稀软的那么就属于大便秘的一种情况;如果大便成羊屎状,一颗一颗的,那么肯定是有问题的,是食积中热积的一种反应。

③观察孩子睡觉的情况,孩子睡觉安不安稳观察他翻身的次数,晚上如果翻身太多就是不安稳,还有就是趴睡也是睡觉不安稳,或者屁股翘不翘,孩子把肚子硬贴在床上,屁股翘着也是一个不安稳的表现。

从这几个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出孩子到底出现没出现食积,如果有这种情况那么孩子在饮食上就要控制了。孩子需要清淡的饮食,以主食增加为主,高蛋白的饮食,比如肉、鸡蛋、牛奶、饼干等需要调整一下,这样孩子食积就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改善。

3、可以改善小儿积食的推拿方法

首先是磨腹,顺时针 50 次,小孩对腹部的感觉不敏感,做的时候要尽量下压,不要着急,慢慢来。

第二个是捏脊,可以促进脊神经发育,还有消食导滞的作用,从下往上捏脊,一天 5~6 次,我建议在洗澡之后进行,这样对孩子更有意义。

P.S:①喂奶的孩子,胃的排空时间是在 2~3 个小时,母亲一定要控制好喂奶的间隔时间,如果大量喂奶就会出现溢奶等现象,喂奶一个小时后就可以进行拍嗝、磨腹、捏脊等。

②喂完之后要平躺一段时间再抱起来,因为孩子的贲门并没有发育好,没有办法约束食物倒流,喂完马上抱起来很容易形成呛吸,所以最好在平躺 15分钟到0.5小时后再树立起来拍嗝。

今天的课主要讲在孩子生长发育中并不需要那么多饮食,大家可以试试看看那么大的量自己能不能受得了,希望今天的课对小儿积食的理解有帮助。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