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读懂了林黛玉,就读懂了《红楼梦》?

 快乐老年435 2017-12-10

林黛玉无疑是《红楼梦》里最吸引人的人物,在全书中,她的分量之重、形象之丰、雕琢之精、质地之美,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典型人物中,无人能出其右。因此,我一直固执地以为,读懂了林黛玉,就读懂了《红楼梦》。

为什么说,读懂了林黛玉,就读懂了《红楼梦》?

为什么会有这种看似夸张的论调?其实,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在林黛玉的身上,体现了太多曹雪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暂不论他的爱情观)。林黛玉的形象,或许就是他动笔的初衷或坚持的动力,无此,怎会有那十年如一日的慎终如始?

林黛玉不是尘世俗女,她是人间的精灵,更是世外的仙葩。比如,她有着足以让人惊艳的外貌。所谓“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一派超凡脱俗的美,无怪乎贾宝玉第一次见她,便直呼她“神仙似的妹妹”。

为什么说,读懂了林黛玉,就读懂了《红楼梦》?

又如,她有着足以令人称羡的才华。贾妃归省,命众姐妹诗题匾额,独她与薛宝钗受到贾妃称赏,就连她帮贾宝玉题写的一首《杏帘在望》,也让贾妃“喜之不尽”。而在大观园里的赛诗会中,她几乎次次力压群芳,夺得头魁,其才思之敏捷、构思之新颖、意境之高远、风格之萧散,皆远胜于诸裙钗。

其实,林黛玉还是大观园里所有女孩子中最率性的人,喜欢不省其溢美,厌恶不怕其难堪。喜欢贾宝玉,病中都熬夜为他绣荷包;喜欢香菱,教她写诗不厌其烦,因此为大观园又带出了一个女诗人。而对厌恶的,她不怕其难堪,正如宝玉的奶妈李嬷嬷那句评语:“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她就是这么一个人。

为什么说,读懂了林黛玉,就读懂了《红楼梦》?

而且,别看她写诗极雅,有时说话却极糙。《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回中,宝玉担心她睡出病来,准备躺在她床上说话为其解困,说没有其他枕头,要同黛玉共枕一个枕头,黛玉听后脱口而出骂道:“放屁!外头不是枕头?”一句“放屁”,真是快人快语,让人忍俊不禁。

用《西厢记》里那句“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来形容林黛玉的外在形象,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不过,外表柔弱的她,却有着传统美女子所没有的倔强。比如,她在感情上,她便从不将就,宁折不弯。要嫁就嫁贾宝玉,这一点是她稍懂得男女之事后就已经坚定的念想,为此,她所有的担心,都只有这个担心。所以,她的头脑中蓄满了“金玉姻缘”的纠缠,什么金锁、金麒麟之类,人家不甚关注的物件,她却不堪其恼,以至于屡屡用“冷香”、“暖香”去点醒宝玉,还面对宝玉由衷叹息说:“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这些情感的丝絮,怎一个爱字了得?

为什么说,读懂了林黛玉,就读懂了《红楼梦》?

很多人喜欢薛宝钗而讨厌林黛玉。喜之者说宝钗宽容大方明事理,厌之者说林黛玉哭哭啼啼闹脾气。确实,对于贾府上下来说,宝钗绝对是一位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体贴丈夫、宽容仆从的贤惠淑女,符合一切美好的传统道德标准。但是,如果将薛宝钗比喻成一件艺术品,尽管这件艺术品看上去精巧、精致,但它只不过是在传统工艺制作出来的一个标准件罢了,既无个性,又无棱角,表面好看,然而绝不会好看到惊艳,适用,却仅此而已。

而林黛玉呢?一句“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充分展示了她与宝钗以及尘世间一切宝钗的不同,与其飘零腐烂,不如拾来埋葬,与其浑浑噩噩将就,不如轰轰烈烈死亡,“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就是林黛玉足以惊世骇俗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为什么说,读懂了林黛玉,就读懂了《红楼梦》?

对宝玉最爱、最理解、最宽容的人,更非林黛玉莫属。宝钗劝宝玉要听父亲的话,专心于仕途经济的学问,宝玉就和她疏远了,还说,林妹妹不说这样的“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她生分了。

这就是海枯石烂也永恒不变的“木石情缘”,这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源。一切都源于爱,一切爱都源于心灵的相通、心性的契合。

为什么说,读懂了林黛玉,就读懂了《红楼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