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要求孩子要讲礼貌! 如果孩子反过来问你:礼貌是什么? 恐怕你就哑口无言了,顶多也就糊乱说一通,对与不对心里都不清楚!是这样吗? 礼貌是礼的外貌或形式。那么,“礼”是什么呢?“礼”有三层意思: 1、符合习俗与约定并共同遵守的言行形式。换句话说:礼是言行的形式,其形式必须符合共同遵守的习俗与约定。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由于习俗与约定的不同,也就有不同的礼的形式。比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就有不同的婚礼、丧礼形式。 2、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 3、礼物,即赠送的物品。 那么,评价是否有礼貌的标准是什么呢? 符合以下三个标准的言行,才是有礼貌的言行。 1、言行的内涵与形式,都要符合大家共同遵守的习俗与约定。 比如,在中国,男女见面时,通过握手来表示尊敬。这个形式符合习俗与共同约定,所以是有礼貌的行为。但是,通过拥抱甚至吻脸来表示尊敬的形式,就不符合习俗,所以是没礼貌的行为。在有些国家,以拥抱或吻脸表示尊敬,是符合习俗的,所以,在这些国家,见面时拥抱和吻脸是有礼貌的行为。 2、用于表达尊敬的一切言语和动作,只要其形式符合习俗和约定,就是有礼貌的言行。 尊敬是重视而且恭敬的状态,所以,表达尊敬时不重视、不恭敬,就是没礼貌。比如,当你跟别人谈话时,不正视着对方,就是不重视、不恭敬,也就是没礼貌。 评判言行是否有礼貌的核心内涵是能否表达尊敬,就算是符合习俗但不能表达尊敬的言行,都是没礼貌的言行。祭天是表达对神灵的尊敬,祭祖先是表达对祖先的尊敬。祭天、祭祖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礼仪,但唯独不能缺少的是表达尊敬!有些地方的婚礼、丧礼,就算符合习俗与约定,但只要不能表达出对受礼者的尊敬,就是没礼貌。 3、礼也是礼物,礼物是赠送的物品或东西。东西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通过赠送有形或无形的东西来表达尊敬,也是有礼貌的行为。但要注意的是,要突出的是表达你的尊敬而不是物品的轻重,而且,既然是赠送,就不能要求回馈。 以上是“礼”的内涵与标准,“貌”是指外貌的形状或形式,礼貌就是“礼”的外貌形式。 你懂礼貌了吗? ——摘自墨林读书随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