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跪拜礼”礼节的形式和意义浅探(上)

 宜花得木 2023-10-09 发布于北京

【编者按】关于跪拜礼如今争论的不少,究竟是传统良俗还是封建糟粕,以前文章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探讨,感觉有必要进行深入讨论。本文在以前的创作基础上,经过系统整理(包括图片和文字),探索跪拜礼的起源、形式以及表达的是何种情感,以及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如何进化演绎的,然后就跪拜礼是该予以继承还是抛弃进行简单探讨,特回馈读者。

一、跪拜礼的起源和形式

跪拜礼源远流长,现有文字记录和其他考古资料证实,早在原始社会就存在了。如今的甲骨文尚未发现关于跪拜的字,其中主要原因是甲骨文研究也是近百年,不少含字的甲骨在以前只是作为药物来治病,直到近代才得以专项研究,因此缺失很多,有些字没有发现不代表没有。


(有些古字打不出,只好截图)

在金文里面有“拜”字,即“”。金文==(麦,谷物)+(手,持握),有的金文为(手)+(页,磕头)【如上图】。从象形字可以看出,最早的“拜”是指用双手拿着谷物虔诚祈祷,是一种祭祀形式,意思是祈求神灵保佑,庆祝和祈求农作物丰收。

“拜”在籀文(比,并)+(两手),表示双手合十。篆文将金文的“麦”写成似“麦”似“手”的(有的解释认为是“手”加一横代表地似乎有点牵强),隶书将篆文的“手”写成 ,《説文解字》:,手至地也。从手,从 。(如上图)

解释“拜”象两手,丅为“下”的古体。引用汉代扬雄说:“拜从两手下”。表示双手拜手,稽手。传:“拜首,首至手”。从字的的演化来看,从最初的手拿谷物变成象征性的双手合十,或者双手相握,高过头顶,作揖、拱手的形式来行礼,表达崇敬和虔诚的心情。

上面是“拜”礼,我们再来看看跪拜礼。跪的篆文(足,膝)(危,坐直)(如上图)。其实跪在古代,是人们日常起居的常见姿态。因为在汉代以前,人们一般都是席地而坐,臀部和脚后跟挨在一起。如果有客人,为表示尊敬,就要直起腰,臀部和脚后跟脱离接触,就成了跪的形式。

因而跪即代表坐着又代表尊敬,比如《战国策魏策》里面“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并不是秦王磕头,而是直起腰表示尊敬。拜是在跪的基础上行礼的,表达对对方的敬意。因此,跪拜礼和拜礼是结合在一起的,正如古人云:“不跪不叫拜”。
上面是“拜”礼,我们再来看看跪拜礼。跪的篆文(足,膝)(危,坐直)(如上图)。其实跪在古代,是人们日常起居的常见姿态,因为在汉代以前,人们一般都是席地而坐,臀部和脚后跟挨在一起,如果有客人,可表示尊敬,就要直起腰,臀部和脚后跟脱离接触,就成了跪的形式,因而跪即代表坐着又代表尊敬,比如《战国策魏策》里面“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并不是秦王磕头,而是直起腰表示尊敬。拜是在跪的基础上行礼的,因此,跪拜礼和拜礼是结合在一起的,正如古人云不跪不叫拜。

从以上来看,跪拜主要是手和头部以及上身动作的形式。进入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统治阶级制定了严格的礼仪制度,通过这些制度来约束社会规范,以《周礼》、《仪礼》、《礼记》等为典范圭臬,一直延续到现在。

二、古代日常礼仪的一些形式浅释

有不少学者研究古礼的具体形式,但是,不少对跪、拜、拱、作揖、叩首、稽颡、稽首等一些概念说的比较含糊,或者是没有分清楚。我们来具体分辨一下。


(汉代坐姿陶俑)

“坐”:古人都是席地而坐。动作主要是:双膝跪地,双脚并拢或交叉,脚心向后向上,臀部压住脚后跟或脚部,重心根据不同情形略有不同,“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大意为聊天或谈话,重心略微靠后,饮食则靠前。不管如何,坐的姿态是长期的,因而精神是放松的。

“踞”:踞本意为蹲坐,《说文》:“踞,蹲也。从足,居声。”

“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簸箕。这是一种比较随意、不拘礼节、傲慢不敬的坐姿,比喻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如《史记·张耳陈馀列传》:“高祖箕踞骂。”《战国策·燕策三》之《荆轲刺秦王》:“箕踞以骂曰”。

(秦跪坐俑)

“跪”:《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跪,拜也。从足,危声。”跪的动作是,双膝着地(也有场合单膝着地,比如兵马俑的战士俑),上身挺直,臀部离开脚部,以表示庄重。跪和坐的区别是臀部离开了脚部,重心略微上抬。

(秦代跽坐俑)

“跽”和“长跪”“跽”,《说文》:“跽,长跪也。从足,忌声。”长跪和跪的姿态基本相似,区别在于臀部和脚部距离更长。表示急切或警惕的心情。长跪往往伴随手上动作,比如拱手动作。如《战国策·魏策》:“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又如《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按剑而跽”。后来还有一些引申词语,如跽跪:两膝着地,上身挺直;跽跗:屈膝跪倒;跽拜:跪拜;跽坐:两膝着地,臀部靠着小腿肚上。

(陕西历史博物馆跪拜俑)

“拜”:就是双手拱手或者相握(依据象形而来),然后身体弯腰向下到底的过程(臀部要高过头部)。拜表示最高的崇敬,而且在古代拜和跪结合在一起,下面再解释。

“叩首”:即以头部触地或头部触碰到扣地的手的礼仪。其动作就是身体不起来,而头在地面,用头叩触地面(或手)。

“稽颡”:颡:额头。稽颡主要是用作丧礼礼仪(也有吉事适用,比如吉拜),要比叩首礼节更重,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具体动作就是:双膝跪地,弯腰拜,双手分开扣地,把额头触地,停留一段时间。

“拜”和“稽颡”的区别:拜首先要拱手作揖,然后下拜;稽颡是不作揖,直接叩首,并且额头触地停留一段时间,二者都是跪姿。而有些学者在此理解不透,往往含糊其辞。比如《仪礼·士丧礼》:"吊者致命,主人哭拜,稽颡成踊。"《礼记·檀弓下》:"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这样就可以解释通为何稽颡而不拜。

“拱”:是双手相握抱拳,向前伸出,并且男女有别。《说文》:“拱,敛手也”,注:“谓沓其手。右手在内,左手在外。男之吉拜尚左,女之吉拜尚右。凶拜反是。九拜必皆拱手。”

“作揖”:是在路上行礼的方式,双手合十或者相握,连带腰部弯腰动作。作揖的基本手势是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这样的作揖手势是“吉拜”,反之则为凶拜,可用于吊丧。男女则相反。

据《周礼·秋官·司仪》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周礼·秋官·司仪》:“诏王仪南乡见诸侯,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 郑玄注:“土揖,推手小下之。”清朱大韶《实事求是斋经义·肃与肃拜辨》:“司仪:'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注:'土揖,推手小下之;时揖,平推手也;天揖,推手小举之。’盖於推手中别此三等之法,实皆拱手也。”

土揖:对于非周天子或诸侯同姓的(比如遇见平民),双手拱手,向前推出,低于胸部;

时揖:对于和周天子或诸侯相同姓氏,然而和自己姓氏不同的(比如姬姓遇见姜姓),双手拱手,向前推出,平于胸部;

天揖:对于相同姓氏的(比如八大姓,姬姓、姜姓、姒姓等),双手拱手,向前推出,高过胸部。

特揖:是指诸侯王级别的,需要一个一个地针对性作揖。《周礼·夏官·司士》:“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郑玄注:“特揖,一一揖之。”

旅揖:大夫级别爵位相同的,大家一起作揖一次。郑玄注:“旅,众也。大夫爵同者众揖之。”

旁三揖:指士级别的,对众人一起作揖三下。

(未完待续)

2018-2-14榆木斋(详细资料请移步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