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犹忆升堂初跪拜,依然象服俨笄珈。浅析跪拜礼来源,看礼仪之更迭

 思明居士 2023-06-08 发布于河北

前言

中国自古便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在儒家看来,维持社会运转的根本在于礼,而这个“礼”,不单单是现代我们所理解的礼貌,而是从本质上讲的一种等级秩序、典章制度。

所以,我们常说的“以礼治国”便是强调制度或等级秩序对于国家、社会和家庭管理活动的重要作用,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用礼教来约束自己,也用礼来教化他人,从而使社会井然有序万世太平。

文章图片2

虽然在现代已讲求人人平等,服务于君主专制的礼教中,所奉行的封建阶级思想不再适用,但其中的尊重原则、社会规范仍是后世应加以传承发扬的。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讲述一下在现代已被抛弃,但在几千年封建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跪拜礼

振衣造云阙,跪坐陈清猷

中国跪拜礼是中国传统礼仪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跪”这个带有屈服意味的动作怎么就变成了最为常见的礼仪呢?这还要从古人“跪坐”的习惯说起。

文章图片3

古代人的“坐”,和我们现在理解的“坐”大为不同,古人的坐姿看起来就极其类似于下跪。因为他们在坐着的时候,必须两膝着地,小腿平直于地,并且将臀部坐于脚后跟之上。在秦汉以前,“坐”的概念十分广泛,“坐”、“踞”、“跪”、“拜”等都属于坐的范畴,“坐”,又叫“安坐”、“正坐”、“跪坐”,这是当时最合乎礼仪、正规的坐姿,成语“正襟危坐”里所说的“坐”,指的就是这种坐法。

文章图片4

在我国魏晋之前还没有椅子和凳子的概念。所以人们在吃饭议事,参加宴会朝会的时候,就只是在地上铺一张竹席,然后曲腿跪于其上,这便是是“席地而坐”成语的由来。

在古代无论君臣百官,无论年长年幼,都保持着席地对向“跪坐”的习惯。周朝最高统治者周天子,在与群臣议事的时候,也不得不同样跪坐于席上。

文章图片5

而跪坐往往需要上半身笔直的挺着,腿保持蜷曲状态,这样时间一长,常常会腰酸腿麻,为何这么痛苦还要坚持此种坐姿呢?除了上述没有椅凳的原因,还有另一种说法。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古人不论男女老少都习惯于穿开裆裤,最初的本意是为了保暖,用法和现在的护膝差不多,称为“胫衣”,也可称为“纨绔”。

因为古人的衣服十分繁琐,层层叠叠,所以日常走路和从事生产活动时都不用担心走光的问题,但席地而坐的时候,就不能把腿张开了,只能把腿收拢,但如此而坐,更加别扭劳累。

文章图片6

因此大家只能采取跪坐的方式来代替张腿的行为。不仅如此还把两腿伸直,呈八字状的坐法称之为“箕踞”,并将其定义成大不敬、带有强烈侮辱意味的姿态,荆轲刺秦王失败后,便是用此种姿势依靠于柱子上,代表蔑视。

文章图片7

这个时期的“跪坐”还只是一种习俗和礼仪,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各种社交活动,而且并未有尊卑贵贱与地位高低之分。但为了能体现以礼待人的高尚品德,面对位高权重者、长辈尊长时会身体微微前倾“伏案抑首”以表示尊敬之意。当宾客来临、起身回家之时,主人则会将上半身向上坐直即“引身而起”,这种姿势就已经类似于跪拜之礼的雏形。

文章图片8

拜跪受父教,黾勉惟敬承

随着跪坐方式的广为流传,日常生活中皆以此方式进行交往,于是“跪坐”逐渐发展成为了正式的跪拜礼,将其纳入交往过程中的礼仪与规定之中。

其实早在春秋时代就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法制度,奉行礼乐制度,讲求以礼治天下,因此依据礼法,所有的人都必须坐有坐相,于是大家都把跪坐礼仪当成一种表达尊敬对方的方式。

西汉贾谊还在《新书》中专门写了《容经》一章,

其中“坐容”这样要求:“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

可见当时对跪坐的要求十分细致。

文章图片9

在历史资料记载中,也能发现跪拜礼的早期体现,例如公元前271年,魏国的范睢出生贫寒,满腹韬略却怀才不遇,在本国遭遇追杀,因而隐姓埋名逃到了秦国。

可来到秦国后,依然受到冷眼相待,无奈之下他上书秦昭王,奏书上全面精准的分析了秦国的国情,并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秦昭王读后大为惊喜,随即派专车将范睢请入宫中。先后五次跪拜,才使得范睢为己所用,献上了“兴秦策”。

文章图片10

可见跪拜于当时是一种崇高的礼节,是对于他人的一种认可与尊重。

按照周礼规定跪拜礼分为“三叩九拜”,其中“稽首”、“顿首”、“空首”三个称为“正拜”。而“稽首”礼又是“九拜”中最重的礼节。

《周礼·春官·大祝》中记载: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

文章图片11

先来介绍三种正拜

①稽首:稽是'停留,拖延'的意思,稽首的意思就是跪下后并拱手至地,头触碰在地上且停留一会儿。此种跪拜方式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也用于帝王祭祀天、地等重要礼仪场合。

②顿首:'顿'是稍停的意思。与稽首形式相似,但时间较短,头一般碰地即起。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平级官员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

文章图片12

③空首:行礼时,屈膝跪地,拱手至胸前,引头至手而不着地,是正拜中程度最轻的一种。

下面三种礼拜则多用于丧葬场合:

①振动:拱手后进行幅度较轻的振动,大概是“揖”、“厌”两种拜礼的统称。郑玄注《仪礼·乡饮酒礼》曾说:“推手曰揖,引手曰厌。”“揖”的意思是是指双手抵在一起,手臂成拱形,小幅度的前后振动;“厌”则是指双臂上下略微振动。

文章图片13

唐代儒者也曾作出解释:“战栗变动之拜,谓有敬惧,故为振动。”这种礼节的形式不仅要'顿首',还要双手相击,浑身战栗振动,以表示对丧者悲痛哀悼。振动是丧礼相见中最隆重的跪拜礼。

文章图片14

②吉拜:先拜而后稽颡,即将额头触地。古代人去世之后,需要亲眷守孝三年,三年期后和丧家相见时要行行吉拜之礼。郑玄注:“吉拜,拜而后稽颡。”意思就是说先作“空首”拜,然后再行“顿首”拜。

③凶拜:先稽颡而后再拜,与吉拜正好相反,头触地时表情严肃。丧家在三年居丧期内以此礼答拜宾客,以表示悲痛和感谢之意。

最后三种就是由正拜而衍生出的几种方式:

①奇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称'雅拜'。奇为单数,通常指拜一次。

②褒拜:即拜两次或两次以上是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也称'报拜'。

③肃拜:跪拜时身体直立,双手成拱形抬至额迹再向下伸至胸腹,'举头下手'将头碰向手上,是为肃拜。古代女子首饰繁复,所以以此方式跪拜。

文章图片15

但也有一种说法表明,认为肃拜是拱手礼,并不用下跪,俯身拱身行礼。推手为揖,引手为肃。其实也就是揖。这是军礼,军人身着坚硬的盔甲,不方便跪拜,所以用肃拜。

九拜之礼根据不同身份地位,不同场合,不同性别,都为其设置了相应的跪拜礼仪,皆有严格要求,不仅规范了当时的社会,还影响了后世几千年的文化传统。

到了魏晋之时,凳子或椅子已被发明出来。人们逐渐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然而跪拜礼却仍然被保留了下来,变成了阶级差别的重要标志。

文章图片16

发展于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的明清之时,跪拜之礼逐渐失去最初的本质,变成了一种毫无个人尊严,完全遵循皇权至上的礼仪。

其中最重要的尊重之情被忽视,而是扭曲成为了一种屈服于权力的工具,发自内心的敬重变成了阿谀奉承,从曾经的气节变成了奴性,从晚清的繁文缛节也可窥见其背后的腐朽政权和江河日下的命运。

文章图片17

随着清王朝覆灭,各种维新变法的施行,最后直至新中国成立,所有的跪拜礼全部被废除,采用平等的握手礼,鞠躬礼。推翻了压迫人们千年的封建等级制度,呼吁人人平等。

现如今,跪拜之礼也通常只存在于祭祀拜佛或尊敬长辈等社交礼节中,不再是硬性枷锁,而是人们自发的表达祈福、敬意、感恩的方式,维护了个人应有的自由与尊严,让繁琐的跪拜之礼随着王权没落而结束了它的使命。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除去跪拜礼,我国古代还有一种日常见面的礼仪,比如拱手礼略表敬意,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若为丧事,则正好相反,因古人常以左为尊),举至胸前,直立而不俯身,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主要用于长辈对晚辈,兄长对弟弟,还有便是下属向上级行礼之后,上级礼貌性回应所用。

文章图片18

如果到别人家做客,则要行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

作揖根据周礼记载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

文章图片19

土揖又称为下揖:“揖礼手位于下者”一般用于长辈或上司还礼。类似于上述的拱手礼,时揖是指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拱手向前后稍微再向上举,特揖指一个一个作揖,旅揖是按等级作揖,旁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

最常见的“作揖”就是,与自己,年龄相仿、辈分相同的人见面,只需要将手略微抬起示意一下即可。如果见到了长辈或者领导,就要更加正式,应该将双手抱在一起,并向自己的左前方高举过头。

文章图片20

“作揖”中还有一个分类就是“长揖”。指的是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反复几次,这样不仅可以体现出自己的热情与礼貌,同时也可以表达心中的亲热之情。“长揖”是古代唯一一种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清朝阮葵生在《茶馀客话》卷二中写:'公宴之日,拂座奉卮命坐,皆长揖甚恭。'

结语

由上述介绍可见,中国的传统礼仪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以及特殊的文化起源影响之下,产生的一种具有古代文化和礼仪特征的行为,同时是古代中国人崇尚礼仪的文明象征,在古代和现代社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文章图片21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尊重、传承和发扬其精髓,让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但同样也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例如抛弃带有阶级歧视的跪拜礼,但要继承它背后的尊师重道,孝与敬的内涵。

文章图片22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的反映。现代社会我们仍要重视礼仪学习,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相结合,让“礼仪之邦”的美名传至千秋万代


参考文献:

[1]贾谊.《新书》.西汉

[2]周公.《周礼·春官·大祝》.周代

[3]郑玄.注《仪礼·乡饮酒礼》.东汉

[4]阮葵生.《茶馀客话》.清代

[5]贾公彦《仪礼注疏》.唐

[6]孔颖达.《礼记正义》.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