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悠悠千年,信州西市,赏不尽的风土人情

 唯我英才 2017-12-11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老饶城就是东有东市,西有西市,北有北门,南有水南。今天我们仅谈西市


在信州西市,有一片土地古迹遍布,有一条巷子古色古香,千年流淌的陆羽泉,历经沧桑的奎文塔、五桂塔,民俗风情的杨益泰旧地……岁月千载,西市的风土人情依旧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韵味。



西市街道是信州区最早成立的街道之一,地处信州区主城区,商贸繁荣、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古迹众多。


有全区最早的批发市场渡口批发街


有繁华兴旺的八角塘集贸市场


白鸥园市场


明朝嘉靖间首辅大学士夏言作的一首《七绝·八角塘》,描绘着夏言府第后花园—白鸥园中的一景。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如今虽已难觅旧景,但仍能透着它感受到宰相府邸的白鸥园、八角塘、宝泽楼当年的风采幽然。




夏言(1482-1548),明嘉靖年间宰相。如今的“大相巷”“大公厂”“使漆巷”“八角塘”“白鸥园”“宝泽楼”等上饶地名均与夏言有关。在嘉靖十三年(I534年)时,明世宗为夏言在广信府敕建府第。宅第宝泽楼系其主建筑,前为琼恩楼,后为丹桂堂,赐闲楼。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夏言被排挤罢官才回到广信府寓居。




抗建路步行街

保存完整的杨益泰旧宅(今为信州区博物馆)



坐落在相府路17号的杨益泰旧第(现信州区博物馆),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如今已被辟为博物馆。这座木构民宅规模宏大,占地约2300平方米。老宅主人杨益泰为民国时期的纸业巨贾。 杨家集聚了上饶所有的能工巧匠共同修建府第。 1999年相府路17号民居(杨益泰旧第)由杨益泰的子孙交给信州区博物馆管理,2006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这里已成为信州区博物馆,吸引着众多本地人、外地游客一睹这座百年宅院的风采。





奎文塔和五桂塔均位于信江北岸的岩石山上,始建于明清年间,两塔相距约1500米,遥相呼应,与江流相映成趣,信州人惯称为“上饶双塔”。


在当年茶圣陆羽潜心著书立说的地方兴建的上饶市一中是省重点中学。


陆羽泉位于上饶市区茶山寺(今上饶一中校内),史载,唐代茶神陆羽于德宗贞元初(公元785-786)从江南太湖之滨来到信州上饶隐居。之后不久,即在城西北建宅凿泉,种植茶园。因井水清澈,滋味鲜纯,素有盛誉,遂命名为“陆羽泉”。又因土色赤而名“胭脂井”。清末,泉边圈上井圈,刻有广信知府段大诚所题“源清流洁”篆书。井内围呈八角形,井壁为红青麻石垒。其水清如明镜,可照人眉目,色白如乳,投币不沉,沏茶香郁甘甜,有“天下第四泉”之称。


陆羽(733-804),唐代著名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安史之乱后,陆羽于至德元年(756年)从湖北天门沿长江而下,一路采茶品水,结交名士,来到信州(今上饶),在广教寺寓居。为考察茶事,陆羽走遍信江两岸山山水水,汲泉煮茶,留下了许多茶文化的遗迹,其所居附近街道也取名“茶圣路”。


位于下节街的太子庙,始建于元。据说所祀之神为东岳大帝之子。太子庙系抬梁式砖木结构,木雕精美。前殿殿柱有4尊雕刻精致的石础。庙宽10.2米,进深37.5米,高8.5米。现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翻开悠悠千年的历史画卷,

西市亘古绵延的灵气,

浩浩荡荡的历史人文精萃

和风土人情,

如明星璀璨,

承载着西市的往昔和传承,

静静等候您的光临。

转至遇见信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