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说到朱元璋封的藩王后代最终大多死于李自成和张献忠之手,有的甚至是全家被灭门。今天给大家说一说明朝藩王结局(下篇)。 一、赵王,封地在彰德府(今河南安阳),赵藩的始封祖是明成祖朱棣的儿子朱高燧。世系为:赵简王(朱高燧)-赵惠王(朱瞻塙)-赵悼王(朱祁镃)-赵靖王(朱见爵)-赵庄王(朱佑棌)-赵康王(朱厚煜)-赵穆王(朱常臾)。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克彰德,末代赵王被俘杀。 二、襄王,封地在襄阳府(今湖北襄阳),襄藩的始封祖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墡。世系为:襄宪王(朱瞻墡)-襄定王(朱祁镛)-襄简王(朱见淑)-襄怀王(朱佑材)-襄康王(朱佑櫍)-襄庄王(朱厚颎)-襄靖王(朱载尧)-襄王(朱翊铭)-襄王(朱常澄)。崇祯十四年(1641年),张献忠攻陷襄阳,襄王朱翊铭被杀。 三、荆王,封地在蕲州府(今湖北蕲春),荆藩的始封祖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堈。世系为:荆宪王(朱瞻堈)-荆靖王(朱祁镐)-荆王(朱见潚)-荆和王(朱佑橺)-荆端王(朱厚烇)-荆恭王(朱翊钜)-荆(朱常氵言)-荆康王(朱常火由)-荆定王(朱由樊)-荆王(朱慈畐)。崇祯十六年(1643年)正月,张献忠攻陷蕲州,末代荆王被杀死。张献忠的军队围宫,尽掠而去。 四、崇王,封地在汝宁府(今河南汝南),崇藩的始封祖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泽。世系为:崇简王(朱见泽)-崇靖王(朱佑樒)-崇恭王(朱厚耀)-崇庄王(朱载境)-崇端王(朱翊钅爵)-崇王(朱由樻)。崇祯十五年(1643年),李自成攻汝宁,俘虏末代崇王朱由樻,封他做襄阳伯。崇王不从被杀。 五、瑞王,封地在汉中府(今陕西汉中),瑞藩的始封祖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儿子朱常浩。世系为:朱常浩(就一代),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攻汉中府,朱常浩被俘杀。 六、惠王,封地在荆州府(今湖北荆州),惠藩的始封祖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儿子朱常润,世系为:朱常润(就一代)。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张献忠攻长沙,朱常润在战争中被杀。 七、福王,封地在洛阳府(今河南洛阳),福藩的始封祖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儿子朱常洵。世系为:福恭王朱常洵—小福王朱由崧(弘光帝)。福王朱常洵要多说一说,他是明神宗朱翊钧最喜欢的儿子,当时还差点被立为太子。后来因为群臣反对,被封在洛阳府。明末之时,朱常洵作为崇祯皇帝的叔叔,地位更加显贵。从小娇生惯养的朱常洵终日饮酒为乐,对明末农民战争的乱象漠不关心。洛阳军民纷纷怒言:“洛阳王府富于皇宫,神宗耗天下之财以肥福王,却让我们空肚子去打仗,命死贼手,何其不公!”当时有人劝朱常洵开府库赈济饥民,但是他视财如命,根本不听。 崇祯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克洛阳府。福王与女眷躲入郊外僻静的迎恩寺。不过很快就被农民军寻迹逮捕,并押回城内。福王朱常洵熊包一个,见了李自成立刻趴在地上,叩头如捣蒜,把脑袋磕得青紫,哀乞饶命。李自成看着这个哭喊饶命的肥王爷,让手下人把他绑起来,把福王身上毛发尽数刮干净,然后拨去指甲,以药水灌肠排去粪便,里里外外弄干净后,又从后花园弄来几头梅花鹿宰杀,与福王同在一条巨锅里共煮,名为“福禄宴”,供将士们共享。他的儿子朱由崧,后来跑到南京,被拥立为弘光帝,后来被清军剿灭,押到北京处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