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石器时代(石器时代最后一个阶段)

 yan曙光 2017-12-11

老官台遗址

  位于华县县城西南,渭河支流西沙河东岸。1955年发现,1959年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陕西分队在华县进行了试掘。

  发掘及出土情况

  文化层堆积较薄,仅发掘两个圆形灰坑。出土物以陶器为主,陶质多夹砂粗红陶和细泥红陶,还有少量细泥黑陶,偶见细泥白陶。陶色不纯正,多是桔红和砖红色,有相当数量内黑外红陶和褐色陶,火候不高,陶质松脆。皆为手制,器壁薄厚不均匀,纹饰有划纹、绳纹、线纹、附加堆纹、锥刺纹。彩陶仅见三足钵口沿外的朱红色宽带纹。器形有三足罐、三足钵、杯、小口平底鼓腹瓮等。生产工具发现有石凿、骨铲和角锥。

  学术研究

  关于老官台遗址的文化命名,学术界尚有几种不同意见:有的认为它所出遗物特征与仰韶文化不同,而且同年代相近的磁山和裴李岗特征有别,主张命名为老官台文化;也有的认为老官台遗址同大地湾下层文化属同类,后者遗物丰富,具有代表性,可称为大地湾文化;有的人则将它归于仰韶文化最早的北首岭类型。

李家村遗址

  位于西乡县城西1.5公里的李家村附近,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存,面积2.6万平方米。1960—196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两次发掘,揭露面积1135平方米。

  发掘及出土情况

  发现房址一座,有三个柱洞,面积为36.81平方米。其内有一灶坑,呈圆瓢形,东西直径1.1米,南北直径1.15米,深0.12—0.28米。居住面是比较平整的生土面,未见加工痕迹。发现陶窑一座,为竖穴式,由火膛、火道、窑壁、窑室组成。窑室呈圆形,直径约1.6米,两条火道宽0.11—0.28、深0.2米。窑壁圆形。发现四座墓葬,其中成人墓一座,为长方形浅竖穴土坑墓,葬式仰身直肢,头向正西,随葬品丰富,有陶器13件,石器2件。儿童墓3座,皆为瓮棺葬,随葬品极少。另外,还发现有袋形、圆形、椭圆形、锅底形和不规则形灰坑,其中一个口小底大,带两个旋转台的袋形窑穴,深0.84米,是为了贮藏不同的东西而专门挖掘的。

  陶器特点

  陶器手制,陶质疏松,火候较低,陶色不纯,以泥质外红里黑和夹砂灰白陶为主,泥质深灰色陶次之,还有少量的泥质红陶、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不见彩陶。常见的纹饰有绳纹、线纹、也有少量的附加堆纹、剔剌纹和布纹。代表的器物有圈足碗、三足器、平底钵、圜底钵、凹底罐等。石器中打制占56%,磨制占36%。典型器为磨光扁平舌状石铲,利用河卵石打制而成的尖状器、刮削器也很有特点。其它还有斧、锛、凿、敲砸器、磨盘等。

  学术研究

  李家村遗址具有新石器时代文化早期特征,C测定年代为距今7000年左右。被认为是探索仰韶文化前身的一个比较可靠的新线索。

白家遗址

  位于今临潼县油槐乡白家村的渭河北岸。1956年发现,1974年半坡博物馆试掘,1982年和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六队进行了两次正式发掘。

  发掘及出土情况

  遗址面积120000平方米,发掘面积1000多平方米,发掘出灰坑35个,房址2座,墓葬17座,出土大量的陶器、骨器、石器和蚌器。

  房址特点

  房址均为不规则圆形半地穴式,平面长径2.6、短径1.9米,现存深度0.25—0.3米,居住面光滑平整,内有一灶坑。墓葬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还发现2座屈肢葬墓,头向西或西北,随葬品较少,半数墓无随葬品。

  陶器特点

  出土的全部陶器均为夹砂陶,陶色以红褐色和灰褐色陶为主,有少量灰色和灰黑色陶。陶器皆为手制,大多数陶胎较厚。容器主要有圆底钵、圈足钵、三足罐、小口鼓腹罐等。

  学术研究

  白家遗址是一处内涵比较单纯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与渭南北刘、甘肃秦安大地湾下层文化特征基本相同。

北刘遗址

  在渭南市南约16公里的河西乡北刘村西南清水河和稠水河交汇处的二级台地上,属新石器时代。1958年发现,1979—1987年由半坡博物馆组织发掘。文化层分早、晚两期。

  早期遗址

  早期文化层厚0.14—1.2米,属新石器时代早期老官台文化,有窖穴7座、墓葬9座。窖穴有圆形袋状、方形袋状和圆筒状三种形状。墓葬均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式,随葬品有生产、生活用具和鹿角、鹿下颚骨。陶器有圆底钵、圈足钵、三足钵、深腹罐、小口鼓腹瓮、圆底碗等。陶器皆为细砂陶。陶色为不纯正的红褐陶,多见交错绳纹、斜绳纹、篦齿纹。石器有斧、刀、锛、矛、球、切割器、镞等,多为打制。骨器有鱼叉、铲、锥等。还有蚌锯、蚌刀等少量蚌器。

  晚期遗址

  晚期文化层厚0.3—2.6米,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迹包括:窖穴5座,分圆形袋状、方形袋状、筒形、锅底形、圆形台阶式、圆角方形等几种形状。半地穴式房屋1座。方形圆角等灶坑3座。墓葬14座,其中9座土坑葬,5座瓮棺葬,土坑墓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随葬品多为生产、生活用具。发现大围沟一条,上宽4.8、下宽2、深2.44米。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陶器有敛口钵、双唇口尖底瓶、喇叭口瓶、曲腹盆缸、瓮、灶、斧、盂、甑、纺轮、圆环、圆球、刀等;陶质有红陶、灰黑陶及黑陶;纹饰有绳纹、线纹、弦纹、麻布纹以及条状、圆饼状、鸡冠耳状的附加堆纹。彩陶有黑彩、褐彩,其母题图案为圆点、勾叶、曲线、弧形三角、宽条带等。石器有斧、锛、刀、碾盘和碾棒。骨器有梭、镞、鱼叉、匕、矛、锥等。

半坡遗址

  位于今西安东浐河右岸的半坡村北,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聚落遗址,年代约在公元前4860年—4300年,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1954—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进行了5次考古发掘,揭露面积1万多平方米。1971年半坡博物馆又作过补充发掘。

  发掘及出土情况

  文化层最厚处为2米左右,大体分为两期:下层,厚1米左右,文化内涵丰富,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距今约6700年;上层,厚1米,属仰韶文化半坡晚期类型或称西王村类型,距今约5600年。还有人认为遗址中包含有很少的庙底沟类型遗存,可分作半坡——庙底沟——西王村三期。遗址内发现有村落、房屋建筑、墓葬以及家畜、农作物、陶器等遗存。

  聚落特征

  半坡类型聚落范围,大体为南北长、东西窄的不规则圆形。发掘出房屋遗迹46座,窖穴200座,长方形圈栏两座,大沟一条,陶窑6座,小孩瓮棺葬墓73座,成人墓葬174座。居住区分两片,可能分属氏族内的两个群团或经济共同体。每片里有一座大房子,可能是氏族首领住所兼氏族成员的聚会场所,周围是小居室。两片之间以一条深1.5、宽2米的小沟道为界。居住区外,围绕有一条深5—6、宽6—8米的大防卫沟。沟外北边是氏族墓地,东边是烧陶的窑址。

  房屋特征

  半坡类型的房屋,除少数为方形、长方形外,绝大多数为圆形,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建造两种形式。基本特征是:房子的门道与屋室之间,有一个两侧围起小墙的方形门坎,房子中心有一个灶坑,有1—6根柱子,居住面和墙壁都是用草泥土抹成。居住面为细的黄色草泥土。

  方形和长方形房子有15座,面积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60平方米,最大的复原面积约100平方米。半地穴式方形房屋在原来地面上下掘深约0.8米,以坑壁作为墙壁,壁上涂抹厚约2.5—3.5厘米黄色草泥土。屋内中心有柱,用以支撑屋顶。地面建造的方形屋墙壁用粘土夹木柱和木板而筑起,全屋有10余个柱子,成排排列。居住面下部接近灰土部分铺一层木板,然后再涂一层草泥土,每层经火烧,成为坚硬的红烧土面。圆形房子31座,直径一般为4—6米,大多数圆形房屋墙壁是用密集插排小木柱编篱涂泥作成,有的还经火烤,很为坚固。

  窖穴

  窖穴夹杂分布在房子之间,有圆形袋状、圆角长方形等。有些窖穴内发现有相当厚的谷物灰壳,说明这些窖穴是贮藏食物或用品的地方。发现的家畜圈栏作长条形。

  陶窑

  陶窑分横穴和竖穴两种,窑室直径1米左右。竖穴窑下面为一下大上小的火炉,高约1.3、底径1.9米,周壁是青绿色的硬壳。炉口开在南边,有火道。横穴窑的火炉是筒状,火眼有10余个。窑壁厚度5—18厘米不等。火炉向北。

  生产遗存

  遗物有石、骨、角、陶器。有开垦耕地、砍劈用的石斧、石锛、石铲,收割禾穗的石刀、陶刀,加工谷物的石磨盘、石磨棒。生产以农业为主。多处发现粟的遗存。在出土的1件小陶罐里储存有炭化菜籽,经鉴定为芥菜或白菜一类的种子。主要家畜是猪、狗和黄牛。渔猎经济仍占重要地位,出土有许多石骨镞和石网坠,还有些带倒钩的鱼叉、鱼钩以及石矛。有一种制成颗粒状麻面的陶锉,可能是鞣制皮革的工具。

  陶器

  陶器以粗砂和细泥的红色、红褐色陶为主。最常见的是粗砂陶罐、小口尖底瓶和钵所组成的一套生活常用器。器表多饰绳纹、线纹、锥刺纹、指甲纹和弦纹。彩陶纹饰有人面、鱼、鹿、植物等象生性花纹和三角形、圆点组成的几何图案花纹。在圆底钵口沿的宽带纹上,发现有多种不同的刻划符号,有人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字的渊源之一。装饰品有用石、骨、陶、蚌磨制成的环、璜、珠、坠、耳饰、发饰以及镶嵌饰等。

  学术研究

  半坡晚期或称西村类型的遗存发现较少。陶器主要是平底瓶、平底钵、平唇浅腹盆和饰弧纹的彩陶。

北首岭遗址

  位于今宝鸡市东北部金凌河右岸台地上,以宝鸡市第四中学校园为中心,南北长约300、东西宽约200米,总面积达60000平方米,是一处仰韶文化的村落遗址。

  发掘及出土情况

  宝鸡市文化局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曾于1958—1960年,1977—1987年先后做过7次发掘,发掘面积共4727平方米,遗址中文化层堆积厚4米,分三期:

  早期为公元前5150—5020年,文化层厚0.8—1.20米;

  中期为公元前4840—前4170年,文化层厚2.40米,文化面貌为半坡类型;

  晚期为公元前4080—前3790年,文化层厚0.70米。

  三期共发现房址50座,灰坑75个,窑4座,排水沟2条,灶坑2个,墓葬451座,陶器皿900件,其它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装饰品等遗物共5000余件。

  早期遗存

  早期遗存中有少量灰坑、1座陶窑和7座墓葬。陶窑为筒形,分火塘、火道、窑室三部分。窑室较火塘略高,火塘接近窑室的一端有两个大的火道,紧接窑室内的小火道。灰坑主要有圆形圆底袋状、长方圆角、椭圆形等几种形状。

  陶器以红陶、红褐陶为主,陶色不纯。陶胎较薄。主要器形有鼎、三足罐、圈足罐、蛋形三矮足罐、圆底钵、圈足碗、小平底碗等。纹饰多细绳纹,还有戳刺纹、小型堆纹、带状红彩等。素面纹也占较大比例。极个别的器物有内彩。此期一般认为它可能属于上承老官台文化之末,下开仰韶文化之端的过渡时期。

  中期遗存

  中期遗存属半坡类型,主要发现两处墓地。此期陶器种类显著增多,制陶技术提高,以红陶为主,灰陶较前更少见。陶色一致,火候较高。主要器形以小直口尖底瓶、直腹小平底罐、圜底钵、蒜头壶等为代表。彩陶中的船形壶、水鸟啄鱼纹蒜头壶等工艺水平很肓。

  晚期遗存

  晚期遗存为一处保存较好的聚落遗址。中心是南北100、东西约60米的广场。其北面和东南有3个房屋群落,房屋49座,门向多数朝中心广场。房屋为圆角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地穴居址几种。房屋门凸出屋外。门道的大小与屋内陆面面积成正比,一般长0.8—2.75、宽0.4—1.1米。多数门道底部作斜坡状,个别的门道设有台阶。门道地面经长期踩踏,均有一层坚硬的路土。屋内进门处都有一桃形或瓢形或椭圆形的火塘,其上一端嵌置一陶罐以存火种。

  此期代表性陶器有敛口钵、宽唇盆、敞口宽肩罐、碗形器盖以及绘三角形图案的彩陶等。陶质仍以红陶为主。一些器物的上腹部往往有鸡冠状或圆饼状附加堆纹。彩陶数量减少。出现了很少的树叶纹或钩叶纹。晚期遗存一般认为属半坡晚期类型。

  学术研究

  北首岭遗址的发掘揭示了仰韶文化起始和早期阶段的面貌及变化脉络,为研究仰韶文化的聚落布局和文化内涵,增添了新资料。

下孟村遗址

  位于长武县下孟村,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1958年发现,1959—1963年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联合发掘,文化层堆积2—4米,从下到上可分为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

  发掘及出土情况

  共清理出房址7座,均为方形圆角半地穴式,以坑壁为墙,居往面和墙壁均抹草泥土,居面中部有圆形或瓢形灶坑,后部有保存火种的陶罐,门开在房屋的东壁上。窖穴107座,有圆底形、长方形、锅底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其中一些袋状坑底部有二层台或三层台阶旋转而下,有些窖穴抹有草泥土并经火烤过,坚硬平整。陶窑5座,有竖穴和横穴两种。竖穴三座,由火口、火道、窑室等几部分组成。横穴两座,由火口、火膛、火道、火孔、窑室等组成。

  陶器特点

  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沙粗陶占多数,器形有红陶钵、红陶碗、杯口尖底瓶、二层台口尖底瓶、粗砂陶罐和瓮、曲腹钵、罐,另外还有灰陶大口小底缸和灰陶瓶。纹饰多见弦纹、绳纹,彩陶纹饰有勾叶、圆点、黑宽带纹,有些彩陶带有白衣。石器有斧、刀、锛、凿、网坠、纺轮、球等。骨器有铲、锥、针、箭头等。还发现有陶锉、陶纺轮、陶刀、蚌刀和蚌饰。在陶器中有一件三足罐,属老官台文化遗物,出自最早的地层。

  学术研究

  下孟村遗址的发掘主要收获是从地层上证实了老官台文化早于仰韶文化,而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早于庙底沟类型。

横阵遗址

  位于华阴县敷水镇西南约1.5公里的横阵村西面台地上,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1955年由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发现,1958—1959年由陕西分队进行了发掘。仰韶文化层厚度约1米左右,龙山文化层厚度为2米左右。

  仰韶文化层

  仰韶文化层中发现陶窑1座,窑室呈圆形,口小底大,火膛口向西,有四条火道通向窑室。发现的窖穴多为圆形袋状坑,口径1、底2、深约1米。还有一种坑在其底部往往掏一深30—50厘米的小圆坑,内有火烧痕迹。

  遗址的东南部发现土坑墓24座。其中有几个墓葬的小坑集体出现在一个大坑内,人骨多寡不一,有些是一次葬,有些是二次葬,不分性别年龄,骨架一般都是二、三层压迭,非常凌乱。随葬陶器多见钵、尖底瓶、罐等,个别的随葬石斧。瓮棺葬位于遗址的西北部,发现5座,葬具是粗砂陶瓮上盖细泥陶钵或陶盆,内葬小孩。

  生产工具类石器有斧、锛、刀、凿、杵、纺轮、盘状器以及石球、磨石等;骨器有锥、针、镞等;陶器有刀、锉、凿、纺轮等、装饰品有石环、骨笄、蚌饰和穿孔牙饰。

  生活用具主要发现有许多陶器,以泥质红陶最多,夹砂粗陶次之,泥质灰陶少见。除素面外,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指甲纹及彩绘。彩绘纹样有鱼纹。器形有钵、盆、罐、瓮、甑、碗、尖底瓶、器盖等,有些器盖把钮塑成兽头或鸟头。

  龙山文化层

  龙山文化层中发现居住遗迹5座,其中1座保存较好,圆角方形竖穴,长宽各约4、墙高1米,居住面为白灰面,中央有圆形灶面,灶面下有锅底形圆坑。房门可能面南,未发现柱洞的痕迹。

  早期窖穴为圆形袋状,口小底大,口径约1.5、底径达3米,一般深在1米以上。晚期为圆筒形坑,大而深,直径4—5、深3米。

  墓葬发现1座,长方形竖穴,内埋人骨2具,仰身直肢,头向西。随葬陶器6件,为男女合葬墓。

  龙山期遗物以石器最多,骨器次之,蚌器较少。石器有斧、刀、锛、镞、杵、镰、盘状器和磨石。石斧为扁长条形,有的钻孔。石刀分两侧带缺口、单孔和双孔三种。骨器有针、锥、铲、镞等。蚌器有刀和镰。蚌刀长方形,两侧带缺口,也有的中间穿孔。装饰品有石环、骨笄、蚌环和蚌饰。另外还有石球、角器、牙饰、兽骨、鱼骨和蚌壳等遗物。

  龙山期的陶器分早晚两期。早期陶器是夹砂粗灰陶和红陶占很大的比例,泥质灰陶很少,绝大多数陶器为手制,纹饰有篮纹、绳纹、附加堆纹和方格纹等。器有罐、鼎、盆、尖底瓶、甑、碗、杯等,不见鬲。晚期夹砂红陶少见,泥质灰陶和磨光陶器大量出现,纹饰有绳纹、篮纹和方格纹等,轮制痕迹比较清楚。器有鬲、罐、甑、豆、杯、钵、盆等,不见鼎。

姜寨遗址

  位于临潼县骊山北麓的姜寨村南,1972—1979年,西安半坡博物馆与临潼县文化馆先后对遗址进行了11次发掘,历时8年,发掘面积16580平方米。这是迄今发掘的我国新石器时代面积最大的一个遗址。

  发掘及出土情况

  文化层厚达3—4米,文化堆积层由下向上,依次为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半坡晚期类型(西王村类型)和陕龙山文化。经放射性C断代并经校正,半坡类型的年代约为公元前4600—前4000年左右,史家类型为前3690年。

  聚落遗址

  姜寨新石器聚落遗址分为居住区、窑场和墓地三个部分。居住区略呈圆形,西南临河,东、南、北三面都有人工挖成的防御性壕沟作为屏障。居住区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中央有面积较大的广场,似应为公共活动的场所。在广场周围分布着100多座房子,分为5个群体。各个群体中都有一座较大的房子。其它较小的房子绕着大房建筑,房门向着中心广场。用于储藏食物和其它东西的窖穴分布在房子附近。此外,在居住区内还有许多儿童瓮棺葬和家畜的圈栏。

  房屋遗址

  发掘的房屋基址大小不一,有地面建筑、半地穴和地穴式3种,平面呈方形或圆形。4座大型房子均为方形,每座面积达80平方米左右。各个文化层房屋基址的特征比较明显,由地穴式到半地穴式,再到地面建筑,然后出现大房中有隔间,体现出当时建筑技术和房屋形制的演变。房屋的墙壁用草泥涂平,略晚的则施以白灰。

  墓葬

  姜寨遗址发掘的墓葬较多,总数有600余座,其中的400座属于半坡类型。成人墓葬一般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分布在遗址壕沟外的墓地上。儿童的瓮棺葬只有少数与成人葬在一起,大部分布在居住区的房屋附近,是以瓮与陶盆、陶钵或陶罐与陶钵相扣合。少数墓内的随葬品极为丰富,如7号墓中有外径0.4厘米、内径0.2厘米的微型骨珠8577枚,分布在死者的颈部、胸部、腰部。属于史家类型的墓葬有200余座,一般为土坑墓,为多人二次合葬。一个坑内常埋葬20多具人骨,多的达七八十具。一般都分排分层头朝西整齐埋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