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拉曼战役——隆美尔的滑铁卢

 金色年华554 2017-12-11

隆美尔是二战德国三大名将之一,另外两位是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他们都是出名无坦克战,本人并不是德国传统军人家庭出身,年轻时他甚至想去当一名工程师,后来听从了他父亲的安排建议去陆军服役,由此开始了这位二战名将的传奇。虽然隆美尔不仅在本国被誉为战神,就算对手英国人也对他颇为赞赏,但是也有人说他是战术的巨人,战略的矮子,不过我个人觉得隆美尔战略上属于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并非他自己看不透局势,而是他想以极其差的局势下发挥出最大的战术效果,以绝对优势战胜敌人从来不是他的作风,从这个角度看他算是一个军事上的冒险者,善用奇兵。

阿拉曼战役——隆美尔的滑铁卢

隆美尔毕生荣耀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在非洲战场上,他的非洲军团在他的指挥下,把即将被英军赶出北非的意大利盟友挽救了回来,并一度将英军逼的收缩到最后的要塞---托卜鲁克,打败了英军出色将领奥金莱克,像这种等级的将军之间的对阵,并不是哪个将军更厉害,很大一部分拼的也是运气了,隆美尔创造性的将本来打飞机的88mm高射炮水平放置用来击打英军坦克,效果出奇的好,自己也经常极具风险的在后勤不足的情况下派坦克追击敌人,作战半径经常大到有时连坦克油都耗光才停止追击,但是这种方法也确实让英军始料未及,太过疯狂,隆美尔是一个信奉进攻是最好防守的人,而且速度奇快,出现在各种意想不到的地方,经常在对方还没反应过来就已出奇制胜,就像一只在地里各个地方突然冒出头的狡猾的狐狸,让人防不胜防,因此被叫做“沙漠之狐”。

阿拉曼战役——隆美尔的滑铁卢

阿拉曼战役一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奥金莱克指挥,实质上第一阶段的消耗战将没有后续补给的德军拖入了极其危险的境地,为第二阶段德军失败奠定了基础,再加上英军补给充足,坦克可以说越打越多,第二阶段蒙哥马利指挥已经是稳操胜券,举个不确切的比喻就像一只狐狸对阵一头大象,狐狸再狡猾咬上大象再多,大象皮糙肉厚并无大碍,而大象只要一下能踩到,狐狸就挂了,虽然没有那么夸张,大概就是那个意思,所以历史上蒙哥马利知名度更高,因为他是直接击败隆美尔的人,其实真正厉害的还是奥金莱克,他和隆美尔交手时间最长,到阿拉曼战役第一阶段中已经完全摸清隆美尔的路数,并强力防御了隆美尔的急切进攻,消耗了隆美尔大量无法补充的军事资源和力量,所以第二阶段胜利是水到渠成,只是可惜第一阶段结束后被丘吉尔换下,失去了即将到手的荣耀,简直就是为他人作嫁衣。

阿拉曼战役——隆美尔的滑铁卢

阿拉曼战役结束后,隆美尔北非军团基本元气大伤,最后被赶出非洲,隆美尔还是输在了国家军事实力差距之下,因为美国参战后,给了英国大量支援,而德国已经捉襟见肘,疲于奔命,根本没有力量去补充和支援北非的隆美尔,只能任其溃败,可以说隆美尔一直在赢,最后一战失败,英军一直在输,最后确赢了。隆美尔作为一个职业军人,具有军人优秀素质,他愿意和普通官兵同甘共苦,对于俘虏也平等看待,真正把打仗当成一门艺术和事业,不掺杂个人喜恶,用现在的话说,绝对专业。

阿拉曼战役——隆美尔的滑铁卢阿拉曼战役——隆美尔的滑铁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