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读者的一封信:未写作的日子里的思考以及后期的写作计划

 冬天惠铃 2017-12-12

各位小伙伴:

Hello~

首先要说一句抱歉。很久没更文了,距离上一篇文章发布已经九个月过去了,最近写文章才发现,有些东西一旦停下想拾起来就很难了,学习如此,写作也是如此。在发布新文章之前,我想先和你们分享一下我停笔这段时间里的思考和后期的写作计划。

01

未写作日子里的思考

在未写作的这九个月里,我经历了从考研失败到拿到两个总部offer,签工作,错过哈佛大学的交流(类似于游学),写毕设,参加中精协的初级金融数据分析师的培训和考试,毕业最后工作,这一系列乱七八糟的事情。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忙碌不是停止写作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我对于自己文章相关问题的迷茫。接下来我将从写作目的、文章定位、写作风格以及更文频率四个方面说说我的思考。

1.我为什么写作

关于写作目的,我最初的想法一方面是利用写作输出倒逼输入,让自己不要懈怠于学习;另一方面是写写自己对于事物的思考。可当我真正在简书开始写文后,我发现最让我开心的是我的文章对大家是有帮助的,每次收到你们的评论或者点赞都能让我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所以我的写作目的是:年轻的我想分享给同样年轻的你有价值的东西,让我们一起成长。

我以后会将我所学到的、知道的有价值的东西分享给大家,我们一起去看更大的世界,一起慢慢成长。

2.我要写些什么

大家都知道,每个微信公众号或者简书里的写的好的作者都会专注于某一领域。这段时间里,我在阅读一些公众号文章时一直在反复思考,根据我的能力和基础,我能给我的读者带来些什么呢?我的文章要专注于哪里?对于文章的定位是困扰我最久的,这些问题都决定了我要写些什么。

在反复思考后,根据我的能力和基础,我的文章定位主要涉及两个领域:思维和技术,以及一个次要领域经济。在思维这方面,我会分享一些思维模型以及对事物的思考;在技术上,基于我是一名数据分析师,我会分享与数据分析、数据挖掘里的机器学习相关的知识,等我经验丰富了也会分享一些经验;关于经济,我主要写经济学相关的知识和应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是非常有趣的,我也会分享出来。

当然,其他领域比如音乐和电影、旅游这几个以后偶尔也会写写,把好的东西分享给大家。

3.我的写作风格和更文频率

基于我的文章定位想必大家也猜出来了,我的风格就是逻辑清晰且有价值。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有些文章能带给你开心,那就是值得的;有些文章能带给你知识和思考,同样也是值得的。可是现在前者文章居多,后者中呢?要么纯技术,要么太理论,要么纯鸡汤。一方面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些新的认识;另一方面,我也会尽可能告诉你怎么去做,应用于生活中,如果不能,那就讲讲解决思路。我希望给你的是价值而不是垃圾。

基于对文章质量的保障,我的更文频率可能高不了(写这种文章也是很费脑细胞哒~)我会一边学习一边分享给大家,尽量保持一个月两篇吧,虽然有点慢,但不会停笔。

02
未来写作计划和其他

近期主要写思维相关的,我准备分享20个思维模型和对一些事物的思考。除此之外,机器学习就要晚一点了,我还没弄清学习框架,但迫于工作我无论如何都得学啊~嗯……所以搞明白分享出来是迟早的事。

再说点别的,第一件事就是我没公众号,也不准备开公众号,我就想分享知识和想法,没别的打算。第二件事,有小伙伴留言说想和我做朋友,可以啊,很高兴认识你。不过我建议现在简信联系就好,我很害怕加微信后成为了僵尸好友。我也很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和我一起讨论,给予建议。

最后还是谢谢你们~

愿我们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