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冬如过关” 天气越来越冷如何让呼吸道安全过冬?

 大石洞 2017-12-12


老百姓有句俗话叫做:“过冬如过关”。呼吸系统疾病好于冬季及季节交替的季节,由于温度、湿度、日照、室内外空气污染等影响,导致呼吸系统经受着一次次的考验,鼻炎、咽炎、感冒、气管炎、哮喘、肺炎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本次,潍坊潍医医院执行院长、主任医师魏春华教授就来和大家谈谈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何安全过冬。

呼吸系统为什么会在冬季难过?

1、冷空气刺激:大雪刚过,在我国北方的很多地方已经是“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月万家”的景象。对于我们的呼吸道来说,我们吸入的空气需要经过鼻腔和咽腔的加温湿化,到达气管时的温度基本接近人体的体温并被水蒸气包绕,如果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鼻咽部会很轻松的完成这项工作。冬季这么低的气温,不仅鼻腔、咽腔本身受到刺激会打喷嚏、流鼻涕、鼻子不透气、咽部不舒服,还会导致加温湿化不充分,进入气管的气体温度低,出现咳嗽、喘息等症状,引起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的发作和急性加重。

2、环境污染:冬天雾霾、汽车尾气、烟尘等刺激呼吸道,诱发呼吸道疾患。

3、室内空气污染:冬季在我国北方基本是关门赌窗,炒菜做饭的烟尘、香烟烟雾、室内装修、煤炉取暖…….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差,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在我国南方由于大多数没有暖气,有些家庭采用没有烟囱的煤炉、木碳取暖,一方面刺激呼吸道,另一方面容易诱发一氧化碳中毒。

4、螨虫、霉菌、动物皮毛、蟑螂等:冬季北方空气干燥,皮肤脱屑较多,为螨虫生长提供了良好的食物;在南方,由于空气湿度大导致霉菌滋生;其次是宠物的皮毛和打不死的小强(蟑螂)也会肆虐,这些都是呼吸道的重要过敏原。

5、呼吸道感染:冬季是流感、肺炎等呼吸道高发的季节,每次病毒、细菌的感染对于呼吸道慢性病患者都是一次剧烈的打击,是老年慢阻肺、肺心病患者加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慢阻肺患者每加重一次,肺功能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


二、如何让呼吸道安全过冬

请记住8个字:——冷暖自知;——营养均衡;——居室温馨;——出行安全;——生活规律;——合理锻炼;——早防早治;——快乐永远。

1、冷暖自知:

(1)穿衣知冷暖:要和注意气温变化,注意室内外温差变化,冷暖适度,既不要出汗也不可以美丽冻人。

(2)衣服要干净、舒适:贴身衣物材质要好,没有异味、贴身衣物勤洗、勤晒,新买衣服要洗晒后再穿

(3)特别要三暖:

手脚暖:中医认为“阳气起于四末”“阴气起于五脏”,手部受到寒冷刺激后,可以引起血管收缩及心跳缓慢。老百姓常说:寒从脚下起,即使穿的再暖和,如果鞋不暖和,则可以造成寒邪入侵。

背部暖:过去老人们有句俗话叫做:“亲娘絮肩,后娘絮边”,可见背部保暖很重要。中医认为:寒冷刺激可通过足太阳膀胱经,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背部还有影响呼吸和心脏的重要穴位:肺腧、心腧。这也是很多呼吸系统疾病地的病人总感觉背部发紧、发凉的原因,因此背部保暖是确保呼吸顺畅的关键。

脖子暖:在寒冷的冬季里如果不注意脖子的保暖,特别容易让气管受到寒冷空气的刺激,引起气管到痉挛,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加重。因此,冬季外出无论男女搭配一条围巾既增加风度,又增加温度,这种保护对呼吸道很贴心。


2、合理饮食:

饮食全面营养均衡三餐合理戒烟限酒

民间有“冬季进补,来年打虎”的说法,冬季进补,应以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食物为宜,多温热、少生冷,但也不宜燥热,以免伤阴。多食黑豆、黑木耳、黑芝麻、羊汤、鸡汤、鲫鱼汤、芹菜、苹果等。要因人而异,营养均衡,食不厌粗。患有哮喘的患者要记得有过敏的食物要禁忌,并避免过甜、过咸、过辣的刺激。还要不贪味、不贪色。

3 、居室温馨

(1)居室力求简单洁净:没有开花的植物,不养宠物,不铺地毯,墙面尽量少一些装饰;(2)温湿度适宜:温度控制在18-25度,湿度控制在45%-65%;(3)注意通风透:经常开窗通风,但雾霾天一定要等到出太阳才开窗;(4)床上用品洁净:床上用品勤洗、勤晒、勤换;(5)谨防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杀手,取暖、吃火锅、使用煤气热水器、长时间在密闭的车内都有可能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4、出行安全

(1)看天:气候恶劣特别是雾霾天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要穿戴严实,戴帽子、戴口罩、带眼镜、戴围巾、穿长衣,开车要打内循环…..减少雾霾对呼吸道及身体各部位的伤害。

(2)看地:出行要看地点。有呼吸道疾患的患者朋友,冬季尽量减少外出旅行,如果必须外出,要记得带好常备药物和急救药物,如哮喘病人长期吸入的用药:新喘安、灵芝补肺颗粒、信必可、舒利迭…..,还有应急用的万托林等,节日旅行切忌乐极生悲。

(3)看人: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体质弱、气管不好的人尽量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如:影院、车站、商店….

5、生活规律

(1)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2)要戒烟限酒,戒掉不良习惯;(3)要讲究卫生:洗澡、洗手、洗脸、洗鼻腔、洗衣服;(4)有病看医生,切忌乱投医

6、合理锻炼

常言道:动一动少生病,懒一懒药一碗,运动产生快意疲劳、增强免疫、呼吸道清理。

要注意:运动适量,以不疲劳为度;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做到持之以恒;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要做呼吸锻炼,让呼吸肌肉更加强壮;不要和强风较劲儿;不要和雾霾较劲儿;不要和感冒较劲儿。

7、早防早治

哮喘、慢阻肺等慢性病人要与医生保持密切联系,制定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要利用峰速仪、症状评分表自我监测病情变化,有问题随时复诊,经常查体发现早期病变。在疾病治疗上要做到持之以恒,长治久安。

8、快乐永远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快乐

三、冬病夏治和冬病冬治的概念及应用

1、病夏治和冬病冬治的概念: “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加重的疾病,属于中医的虚、寒、里、阴等病证,临床常见于阳气不足、肺气虚弱及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各种症状。冬病长期反复发作,容易耗伤阳气,导致肺、脾、肾、鼻、肢体经络等系统的缠绵难愈病症,如咳嗽,哮喘、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僵硬、怕冷、体虚易感冒、过敏性鼻炎等。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采取顺应自然之法,借用自然界“温”、“热”之性,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脉,增强机体之正气,以预防、减少、减轻冬令时节“冬病”发生的一类治疗方法。“冬病夏治”疗法就是对冬季气候寒冷时好发及感寒后易发的一些宿疾,在夏季气温高和机体阳气旺盛时,给予温通阳气、驱除痼疾等治疗,从而达到祛除体内沉积之寒气,调整人体阴阳,使达到阴平阳秘,宿疾得以根除。具体方法是夏季三伏在人体特定穴位上进行中药药物敷贴、中药药物注射、艾灸、埋线,以及汤药内服、药膳滋补、刮痧、拔罐、熏洗、气雾剂吸入等综合方法进行实施。

“冬治”是指在冬季三九时节,正值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之时,取温经通阳之方法,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既可未病防病、未病防变,也可以控制、减轻临床症状的一类治疗方法。故此“冬病冬治”是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一种中医药防治手段。“冬病冬治”疗法就是对在冬季气候寒冷时好发疾病,在冬季易于发作的当际,运用温阳散寒、通经活血、化痰除湿、健脾补肾等治疗,预防、减轻疾病的发生,在发病时也可以控制症状、缩短病程。具体方法是在冬令三九运用中药药物敷贴、中药药物注射、艾灸(督脉灸)、埋线,以及膏方内服、汤药内服、药膳滋补、刮痧、拔罐、熏洗、气雾剂吸入等综合方法来治疗或预防上述疾病。

2、冬病夏治和冬病冬治的理论基础和联系

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疾病70%与环境有关。在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的《灵枢·本神篇》中就有“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记载。

冬病夏治法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的“春夏养阳”养生法则,即所谓:“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其意思是春夏应该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之特点而扶助人体阳气;秋冬应该顺应万物收敛闭藏、阴气渐生之特点而滋养阴精。正如清·张志聪所言:“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宜用辛热温阳饮食以补阳气;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宜用寒凉养阴饮食以补阴气。”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四时用药例中所言:“夏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夏季三月,从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到小暑、大暑,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之时,人体阳气发泄,新陈代谢旺盛。天阳下济,地热上腾,天地之气上下交会,华实繁茂。在“三伏天”里,中医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采用三伏针、三伏灸、三伏敷、三伏补等方法治疗、预防冬病,收效明显。

冬病冬治是因中医学认为:天地四时对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具有时间节律,而机体生命活动对天地四时的变化又具有适应能力,五脏六腑、脉象等与四季寒暑变化存在相应的节律性变化,治疗上应因时制宜,以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每年“冬至”的“数九天”是外界气候最冷、人体内阳气最弱的时候,同时从“冬至”开始日照时间渐增加,阳气始升,故有冬至“一阳始生”之说,此时若选用特定补阳助气中药,作用于特定穴位,通过经络而达脏腑,可扶助人体阳气,促其生化,驱体内“沉疴之寒邪”外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预防反复发作的目的。同时冬季也是肺系疾病好发之际,适时应用中医内外治法,通过辨证论治,可以减轻病情、缩短病程。冬季三月,从立冬、小雪、大雪,到冬至、小寒、大寒,是一年之中阴气最盛之时,人体阳气内敛衰微,最易感寒,及至冬至,一阳来复,此时最宜顾护阳气。在此季节,一则温阳散寒,温通经脉,以助人体抵御外界寒邪的侵袭,适时防止冬病的发生。二则辨证调理,对于既发之冬病也有治疗作用。故此在“三九”寒冬里,采用中药、三九贴、督脉灸等方法治疗、预防冬病,有着良好疗效。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季调理预防得当,也可以有效的预防春季感冒等肺系疾病的发生,甚至带来“冬天进补,春天打虎”的效验。

(王玉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