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善化寺

 信念v 2017-12-12

                走进善化寺       博陵

 

走进善化寺

 

 

    清晨。善化寺里树荫浓郁,鸟雀啁啾。层层院落,殿宇巍峨。此时游人稀少,正是一个幽静去处。

    比起那些游人信众摩肩接踵、建筑簇新的寺院,位于大同南城根儿下的善化寺像一位忠厚长者,凸显了厚藏博蕴、虚怀不扬的气质与风骨。

    善化寺唐代初创时名“开元寺”,五代晋时更名为“大普恩寺”,俗称“南寺”。到金灭辽后,高僧圆满大师自金天会六年(1128年)始,历时十五年主持重修了被辽末战火毁坏大半的寺院,规模宏大。明正统十年(1445年)维修后,明英宗敕名为“善化寺”。八百余载,寺院基本保持了原有建筑风格。

    善化寺里,不仅座座辽、金殿宇梁枋粗犷、气势恢宏,大雄宝殿里的金代塑像以及三圣殿、天王殿的塑像也尊尊精彩、望中传神。顺着古朴、斑驳的殿内大柱仰望,数百年藻井、顶饰似乎依旧泛照了昔日的宏丽和光彩。

    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大同善化寺,实当不虚。游一回善化寺,也不虚此行。

 

 

走进善化寺                    金代建山门(天王殿),中国最大的古建山门。

走进善化寺

走进善化寺

走进善化寺

走进善化寺                   由兴国寺拆解后移来善化寺前广场重装的五龙壁

走进善化寺

走进善化寺

 

 

走进善化寺                                      天王像

走进善化寺

走进善化寺                           金代建三圣殿,面宽五间32.5米。

走进善化寺

走进善化寺

走进善化寺    三圣殿内《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碑(朱弁碑)、《释迦如来成道碑记》及壁画一部。朱弁:南宋来金议和大臣,不屈被困17年(在善化寺14年)。

走进善化寺

走进善化寺     金代建、1953年落架重修的普贤阁。对应的东侧2008年复建了已毁的文殊阁。

走进善化寺

走进善化寺

走进善化寺         辽代建大雄宝殿,1994年落架重修。据称是中国第三大木构古建筑。

走进善化寺
 

走进善化寺

走进善化寺

走进善化寺                            大雄宝殿金代塑二十四诸天像一部

走进善化寺                         塑像后有清康熙年绘190平方米壁画

走进善化寺

走进善化寺

走进善化寺                        面宽七间41.8米的大雄宝殿内部宽阔

走进善化寺                                    大雄宝殿月台

走进善化寺                                 善化寺内的西花园

走进善化寺

走进善化寺

走进善化寺

走进善化寺

走进善化寺

走进善化寺

走进善化寺

 

 

走进善化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