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时的理想,如今哪里安放?

 晴朗n5o3vn86bi 2017-12-13

做了14年监狱警察,现在,觉得累了,事不想做,心不上进,只满足于眼下疲于应付,得过且过。昔日,工作要做到尽量好的那份劲头,那种追求,犹如深秋黄叶,尽数凋零,落于荒芜,一袭霜白。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职业倦怠吧。

 

闲散时间,阅览《我们律师》及《我的辩词与梦想》,作者是张思之,大律师。这两本书是同学的赠送,我深更半夜打车从同学的办公室里取了来。

 

我之所以如此渴望,是因为它让我忆想起年轻时的理想,只不过,时光流年,尘世荒凉,我确不知道如今哪里安放。

 

最初的律师印象,是我在上高中时偶尔看到的一部名叫《法网柔情》的电视剧。故事主人公是一名律师。他头戴假发套,身穿律师袍,站在法庭上义正词严激情辩护。那个时刻,那个形象,深切地铭刻在我的脑海里。也正是那次不经意的偶遇,使我萌发了最初的职业理想——成为一名律师,像电视剧中的律师那样,在法庭上为正义而战。

 

虽然,那时我还只是一个高中生,会不会考上大学都还是未知数。

 

记得当年高考填报志愿,我选择了距离职业理想最近的郑州大学法律专业,遗憾的是,考试成绩糟糕,只能勉强上一所地方大专,而且还是跟律师毫不沾边的工业经济管理专业。人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概就是这样的境遇吧。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其实,也并不完全如此。

 

我坐在大学的课堂,凝望窗外,那个曾在心底留下清晰影像的职业理想,如一只自由的鸟儿,掠过空旷的天空,不知所往。我依稀记得,老师在课堂上的忠告,我们的学校文凭,跟北大清华郑大的没有可比性,我们的名片上没有光亮,要想日后在社会立足,除了实力,什么都没有。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当一步一步走向社会的时候,就是理想一个一个破灭的时候。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农村出来的学生,到社会上找工作,要学历没学历,要本事没本事,要关系没关系,凭什么?只有实力。

 

我心中的职业理想,激发了努力奋斗的欲望。入学第二年春天,我报名参加自学考试,学的就是法律专业。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在毕业的时候,拿到自学考试法律专业毕业证,好参加大约10月份举行的全国律师资格考试。

 

还好,我在毕业的那年夏天通过了自学考试的全部课程。初战告捷,紧接着,便购买了律师考试的教材。那厚厚的一摞书,似一级一级的阶梯,直通达我的职业理想。

 

走出校园,直面失业的困境,我别无选择,只能寄希望于律考的通过。可是,命运偏偏给我过不去,那一次考试,我只考了238分,以2分的差距,与我的职业理想失之交臂。

 

空前的挫败感令我沮丧至极。我知道,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中并不能感动命运,也没有人会像圣诞老人一样帮我愿望成真。我只能从头再来。

 

又是一年。我已记不清楚在繁芜琐碎且晦涩难懂的三国法里耗去了多少时间,也不记得在万籁寂静且繁星满天的深夜里做过了多少习题,总之,当我重整行囊再度走进考场,我的心里,是平静的。我已尽力,如果还不通过,我认命自己的智商有限,我屈从自己的理想虚幻。

 

功到自然成。我以262分的成绩通过了考试。一年多时间的辛苦熬煎,终于有了甜蜜的结果,正所谓苦尽甘来。

 

我在新天河律师事务所穿上了律师袍。《法网柔情》中的辩护席,终于可以轮到我上场。多年的职业理想,一朝成真,往往心脑短路,产生不切实际的前程似锦的幻觉。

 

律师不像公务员那样有稳定的收入。有没有业务,有多少业务,直接决定自己的收入水平。作为新入职律师,没资历,没背景,没资源,更没有高水平和知名度,所以,在一个县城,要想做到风生水起也是困难重重。老律师坦言,耐得住坐几年冷板凳,这是必须历经的成长道路。

 

人,首先是活着,其次是理想。生在贫困家庭,坐几年冷板凳的时间无所谓,但坐几年冷板凳的柴米油盐和房租哪里来?当生存遭遇考验,理想必须让位于现实。

 

我坚守了多年的职业理想,终于被现实风雨打落的遍体鳞伤。我不想放弃,不想逃离,不想在一个虽然安逸但却不喜欢的职场里空度光阴。可是,命运不乖巧,我不得不屈从于现实压力,选择了没有方向的流浪。

 

没有理想,没有方向,走到哪里都是流浪。做了14年监狱警察,可有价值实现?可有成就感?14年里除了一份稳定收入养家糊口,还有什么值得回忆?14年岁月流长,满眼是尘世荒凉。

 

念念不忘年轻时的理想,宛若初恋情人,尽管淹没于离别之后生活的波澜不惊,但依然会在某一个时刻被一块石头在心底激起清澈唯美的涟漪。

 

夜读大律师张思之的书,或就是那一块石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