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大锦集(运动训练学12-17年)

 龙王读书 2017-12-13


2012运动训练

一、选择题

1、优秀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在达到较高水平后会出现竞技水平( )的现象,运动训练学将其命名为高原现象。

A.缓慢上升 B.快速上升  C.逐步上升  D.停滞不前

2、下列属于评定负荷量指标的是( )

A.次数  B.远度  C.速度  D.高度 

3、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有机体( )的反应。

A.自我抑制B.自我保护C.自我调节D.自我恢复

4、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包括生物学因素、个性心理学因素和( )因素。

A.社会学B.历史学C.人文学D.运动学

5.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是培养运动员的( )。

A.战术知识B.战术形式C.战术意识D.战术行为

6.基础训练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 ( )

A.体能B.机能C.战术D.一般运动能力

7.运动员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或充分利用想象进行训练的方法称为( )

A.意念训练法B.诱导训练法C.模拟训练法D.表象训练法

8.训练目标的基本内容包括运动成绩指标、( )指标、训练负荷指标、

A.竞技能力B.运动能力C.比赛能力D.训练能力

9.跑动跨跳练习属于( )

A.周期性单一练习B.混合性多元练习C.固定组合练习D.变异组合练习

二、判断题

1.构成运动员体能的身体素质、形态、机能,都是独立存在的,互不影响的。()

2.运动训练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全面的状态诊断是科学控制运动训练的重要前提。()

4.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通过后天的专门训练获得的。()

5.运动员所具备的竞技水平在比赛中的表现称为竞技能力。()

6.运动训练原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

7.不同的运动项目具有不用的竞技特点,要求运动员具有不同的竞技能力结构。()

8.重复训练法是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不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

9.儿童少年的训练,不能过分强调专项能力,而要全面发展竞技能力。()

10.战术方案的制订是赛前战术训练的基础。()

三、简答题

1、简述训练目标的重要作用及其基本内容

四、论述题

1、根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理论,举一运动项目说明个因素在比赛中的具体表现。


2013运动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竞技需要原则的理论依据是()

A.人体竞技能力的专项化发展趋向B.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C.现代化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向D.训练目标对训练获得的重要导向作用

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是()

A.生物学因素、个性心理学因素、社会学因素B.社会学因素、关学因素、生理学因素C.个性心理学因素、生物学因素、美学因素D.关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社会学因素

3、训练适应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如运动负荷、恢复过程、身体情况、心理状态等,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A.负荷和身体B.负荷和心理C.负荷和恢复D.身体和心理

4、如果用间歇性训练法发展运动员的力量耐力,强度应在()

A.40-60%之间B.60-80%之间C.80-90%之间D.90%以上

5、()是运动训练过程的出发点。

A.运动员现实状态B.训练计划C.训练目标D.训练阶段的划分

6、运动训练的直接目的()

A.探索运动训练规律B.创造优异运动成绩C.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D.培养体育人才

7、发展一般运动能力是全过程多年训练阶段中()阶段

A.基础训练B.最佳竞技C.专项提高D.竞技保持

8、发展战术能力是全过程多年训练阶段中()阶段

A.基础训练B.最佳竞技C.专项提高D.竞技保持

9、无氧耐力可分为磷酸原供能无氧耐力和()无氧耐力。

A.糖酵解供能B.CP分解供能C.糖氧化供能D.乳酸供能

10、爆发力训练的基本要求包括负荷强度的要求、负荷量的要求和()的要求。

A.最大重量B.练习次数C.间隙时间D.最小重量

二、判断题

1、静力性练习一般多采用较小负荷量,以递增重量的方法进行练习()

2、能否取得训练的效果及取得什么样的训练效果,主要取决于训练中的运动负荷。()

3、战术结构主要是由战术观念、战术指导思想、战术意识、战术知识、战术形式和战术行动八个要素构成的。()

4、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必须具备的本领、是运动员技能、体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亦被称为运动能力。

5、竞技体育包含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6、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的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能力和过程。()

7、耐力素质与人体其他身体素质无关,它是一种单因素的能力。()

8、反应时是决定反应速度快慢的基础、()

9、力量素质对人体运动有极大影响,是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但不是衡量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重要指标。()

10、男运动员一般比女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龄早2 年。()


三、简答题

1、试述循环持续训练法与循环间歇训练法的异同?

四、论述题

1、结合自己的专项,说明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应该具备怎样的竞技能力?


2014运动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三个层次是()

A.一般训练理论、周期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

B. 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专项训练理论

C. 一般训练理论、系统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

D. 周期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专项训练理论

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

A.生物学因素、个性心理学因素、社会学因素

B.社会学因素、关学因素、生理学因素

C.个性心理学因素、生物学因素、美学因素

D.关学因素、心理学因素、社会学因素

3.最有利于提供有氧代谢供能能力的方法是()

A.间歇性循环训练方法

B.短时间重复训练方法

C.高强度间歇训练方法

D.长时间持续训练方法

4、下列不属于区别对待原则的科学基础是()

A.运动技能的复杂性

B.运动专项竞技需要的多样性

C.运动员个人特点的多样性

D.运动训练特点的多变性

5、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是指()

A.将不同简单结构动作混合进行的身体练习

B.将几种单一结构动作混合进行的身体练习

C.将不同的复杂结构动作混合进行的身体练习

D.将几种复杂结构动作混合进行的身体练习

6、运动员智力训练有()

A.观察力、记忆力、表象训练

B.记忆力、表象、思维想象力训练

C.表象、思维想象力、观察力训练

D.思维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训练

7、优秀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中,训练负荷始终保持在高水平区间起伏的是()

A.基础训练阶段

B.专项提高阶段

C.最经竞技阶段

D.竞技保持阶段

8、提高乳酸供能的主要训练方法()

A.强化性间歇训练法

B.中时间持续训练法

C.中时间重复训练法

.重复循环训练法

9、只有优秀的运动员才可以应用的负荷增加的方式是()

A.直线式

B.跳跃式

C.阶梯式

D.波浪式

10、不属于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因素是()

A.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

B.竞技规则

C.评定手段

D.裁判员的道德、业务水平

二、判断题

1、训练过程是运动员按照训练计划主动进行承受负荷的过程,运动员训练中的主观能动性是训练质量的保证。

2、项群训练理论是以研究项目本质相关度较高的项目群组共性规律的理论。

3、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必须具备的本领,是运动员技能,体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亦被称为运动能力。

4、有效控制原则是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训练原则。

5、运动训练方法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

6、战术结构主要是由战术观念、战术指导思想、战术意识、战术知识、战术形式和战术行为六个要素构成的。

7、一个完整的起始状态诊断,应该包含训练水平诊断、竞技能力诊断及训练负荷诊断。

8、制定运动训练计划是以运动训练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

9、训练课基本部分的结构和持续时间不应依据项目不同而改变。

10、考虑循环练习的顺序时,有时应以练习“站”为单位,但不应以练习“段”为单位。

三、简答题

1、试述根据竞技需要原则如何安排训练?

四、论述题

1、如何贯彻技术创新的意义?


2015运动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竞技需要原则的理论依据是()

A.人体竞技能力周期性需要的普遍现象

B.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                               

C.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势

D.训练目标对训练获得的重要导向作用

2、下列不属于周期性安排原则的理论依据是()

A.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

B.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负荷与恢复的周期性关系

C.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

D.适应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

3、下列不属于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的是()

A.力量耐力 B.有氧耐力C.无氧耐力D.乳酸耐力

4、下列不属于竞技战术构成要素的是()

A.战术观念、战术意识

B.战术指导思想、战术知识

C.战术质量、战术数量

D.战术形式、战术行为

5、为了使运动员能够掌握某种战术配合的基本步骤,一般采用()

A.完整战术训练法

B.分解战术训练法

C.减难训练法

D.加难训练法

6、高强度性间歇训练的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应控制在()

A. 10-20秒

B.10-30秒 

C.20-40秒

D.20-50秒

7、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负荷诊断时,评价训练负荷量的指标是()

A.练习速度  B.练习密度  C.练习距离  D.练习难度

8、运动训练学命名的“高原现象”是指()

A.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中,竞技水平达到较高水平

B. 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中,去高原地区进行训练

C. 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中,竞技水平突飞猛进的提高

D. 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中,达到较高水平后,会出现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

9、“立定三级跳”属于()

A.等张收缩训练 B.等动收缩训练C.等长收缩训练 D.超等长收缩训练

10、下列不属于运动员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

A.意念训练法B.放松训练法C.模拟训练法D.诱导训练法

二、判断题

1、竞技体育包括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2、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不安排体育的练习方法。

3、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是具体的有目的的身体活动。

4、训练方法的基本结构可以从身体练习、动作构成和动作过程三个层面予以解析。

5、循环持续训练法是按照持续训练法的要求,各站和各组之间不安排间歇时间,用较长时间进行连续练习的方法。

6、运动员体能是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7、运动技术结构包括动作基本结构和技术组合两层含义。

8、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有的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能力和过程。

9、运动员水平越高,竞技越激烈,心理素质对比赛结果的影响相对比就越大。

10、我们是实施运动训练计划时,应该坚持原则,不能对运动训练计划进行调整。

三、简答题

1、简述如何处理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

四、论述题

1、任选一运动项目,运用循环训练法相关知识编制一套旨在提高运动员全面体能的练习方案,并分析该训练方法的优点,


2016运动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比赛项目中,运动员的发挥受对手的直接影响最小的是()

A.足球B.拳击C.100米仰泳D.乒乓球

2、下列属于评定训练负荷指标的是()

A. 远度B.高度C. 次数D.难度

3、下列方法中最适合发展有氧代谢能力的是()

A中时间持续训练法

B.中时间重复训练法

C.重复间歇训练法

D.高强度间歇训练法

4、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发展灵敏的手段是()

A.仰卧起坐B.负重蹲起C.立定跳远D.摇绳

5、中国运动员在2008年奥运会上共获得多少枚金牌()

A. 28 B.32 C.  40D. 60

6、短时间重复训练中,一次练习的负荷时间最长为()

A.10 B.30 C.40 D.60

7、在下列影响技术的因素中,运动员的主体因素是()

A.技术环境B.竞赛规则 C.动作技能的贮存数量 D.场地器材

8、赛前训练中的变化特点()

A.提高训练强度和训练量 B. 提高训练强度,降低训练量C. 降低训练强度和训练量D. 降低训练强度,提高训练量

9、战术训练的核心是培养运动员的()

A.战术意识 B.战术行为 C.战术动作 D.战术策略

10、在一个完整的训练周期里,竞技状态出现的时期是()

A.准备期B.恢复期 C.比赛期D.过度期

二、判断期

1、运动员赛前训练的内容应该更加专业化。

2、竞技体育主要由训练、选材、竞赛和管理四部分组成。

3、拳击和跆拳道等项目比赛中,运动员主要采用个人战术。

4、基础训练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发展运动员的技术能力。

5、体操运动员的基本技术是长期保持竞技高峰状态,延长寿命的必备条件。

6、常规大周期一般持续6-8周。

7、运动员机体局部疲劳时,更适合发展最大力量。

8、攻防转换速度是速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9、“高原训练”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10、对于网球运动员来讲,体能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竞技能力。

三、简答题

1、简述如何在训练中贯彻周期安排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