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掌握PPT思维,再精美的PPT也只是华丽的废品

 剪刀手2016 2017-12-13



PPT是不存在初级、中级、高级之分的,不掌握基础的PPT思维和理念,再精美的PPT也只能是精美的废品而已。


如果你无法梳理出PPT的内容框架,需重点强化内容产出的思考,即对受众和目标的分析。检验的方式是看内容是否能实现目标。


如果你无法画出PPT的页面草稿,需要强化的是重点思维和视觉化思维。检验的方式是看能否一眼就能找出页面的重点。


如果你仅仅是无法完成页面草稿到计算机版的转化,那才真正是操作的问题。


PPT最基本的核心原则是:利他性原则


利他性适用于很多场合。但不要以为记住了利他性你就学会了它,你掌握的仅仅只是知识点而已。知识点容易入脑(记住),但不容易入心(变成行动与习惯)。


举个例子,在递名片时名字应该朝向谁?自己还是对方?答案一定是对方吧,这样方便他人看清。换个场景:今天如果你去机场,你是如何给安检人员你的身份证和机票?答案也许是随便给,想怎么给就怎么给吧,这就是差别。但“递”这个字背后就是利他性原则,“递”意味着要方便他人看、方便别人拿。我们在职场中会递名片,在生活中却不一定会递机票。停下来想一想,做到并不难。同理,我认为谁都能做好PPT,只是做之前缺少了一个环节——停下来好好想一想,什么是PPT的利他性。因为记住利他性并不是目的,只有将它运用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才有价值。


PPT的基本原则也是利他性原则,我将从两个方面来解读。


(1)利他性指的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方便他人,而非自己。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认为制作一份PPT到底是给谁用的?A自己(制作者)B听众


也许你想选C:自己+听众,但大家有没有发现我没有给这个选项。原因很简单,我就想让你不得不选B。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的观点是PPT就是给听众准备的,无论你是讲师、汇报者,还是销售人员,制作PPT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让听众更好地了解和接收你想传达的观点和内容。PPT对于自己(制作者)的作用微乎其微,也就是说可能有一天需要你在无PPT的情况下讲解,你也必须能完成。


如果你认为PPT是为自己服务的,那么你会怕讲解时记不住,于是放很多文字在PPT中。当在PPT中放了很多文字时,你就给自己留了余地,想着如果记不住可以读,即使读不好大家可以看。一旦如此,结果往往总是最坏的,这就是恶性循环。相反,你的PPT上只有重点,你势必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和了解你要讲的内容,也许效果果不其然的就好了很多。


(2)利他性要求在制作PPT时,做到看得见及看得懂。


下面的案例如果内容是“计划”,内容按工作项目来分,重点在目标及实施内容,但标题中指明本页内容为完成情况,即“总结”。那么在下面的案例中,用工作项目来分类是不是真的合适呢?


PPT内容为“总结”,意味着表格中的重点应该是完成情况。完成情况在PPT中用颜色做了区分,但看完之后仍然不清楚完成的进度。典型的是听众要看什么就从中自己挑选的“节奏”。



修改后的内容以完成情况进行分类,分为三类,即已完成/正在进行/未完成。修改后更切合汇报人的主题,更方便制作者突出制作重点,听众的思路也将更加清晰。



PPT的制作秘籍,即重点原则运用



PPT常见的文字样式无非三种:段、句、词或字。根据PPT思维的特点,制作秘籍非常简单重点原则就是:


段不如句,句不如点


段是PPT中最不建议使用的方式,因为运用段落的结果就是重点不清楚。


句和点是PPT的标配,但各有适用范围。


句用于理性说明,用在说明论点的论据上,一般是多项的,主要用于内容分析、阐明道理。


点用于感性冲击,目的是让听众记住、关注、受到冲击,主要用于论点上。



这是《金字塔原理》中出现的案例,以时间排序的方式组织。如果只给你5秒钟,你能记住多少?也许只是加红的那几个词吧,至于发生了什么,可能会忽略或来不及记住。



第一版:表达简单一些,以文字的说明为主。一个论点:“我恨你”。三个论据:偷了我的男朋友;侮辱了我妈妈;吓坏了我的小猫。



第二版:既然是PPT,一定可以做的更漂亮,配上与内容相应的图片加以强化,构成页面。



如果只是想强调“我恨你”这个事实或表达“我恨你”这份情绪,我恨你就挠死你,根本不需要说那么多理由。


怎么样?通过这几张图,也能简单直观深刻的感受到了挑重点,放大重点的重要性了吧,让人一眼看到你想突出的东西,一眼注意到你。不过,无论用句还是用点,具体看PPT的使用情境。在工作汇报中用句的情况比较多,但强调关键部分时使用点突出重点;培训或销售类的PPT配合讲解或为增加冲击力,建议多用点。


当然,除了要抓重点以外,内容的编排更要新颖。PPT的展现在内容上往往是最直观、最能表达主题的形式。但是,如果PPT的内容过于繁杂和枯燥,又会让人不想继续看下去,反而产生相反的效果。PPT的内容是PPT的主体,表达了整个PPT的核心,但是为了让我们的PPT更加有特色、更加吸引人,就可以通过对内容的重新组织,让我们的PPT焕然一新。在这里具体有三种排序方式,让我们一一来看!


同一案例根据具体的需要应制作出不同呈现形式的PPT


营业厅礼貌接递物品行为规范:


递送物品,要用双手为用户递送物品,主动上前,面带微笑,目视对方,双手递于用户手中,方便用户接拿;接取物品时,应起身而立,主动走近并目视用户,用双手接拿,接受用户递交的任何物品时均应向用户道谢。


针对这个案例,如果我们只是这样单纯的叙述的话,难免枯燥和乏味,我们换一种表达,或者只是换一种顺序,效果立马就会不一样!第一种方法,我们可以按照时间来排序。


  1. 时间排序


这种排序方法对于原本的案例来说,要修改的内容相对简单,选择用步骤图,可以将递接两个部分合并或者拆开制作


时间排序法适用于讲解正确的服务流程,如果只做流程的培训与讲解,那么这种方法是再好不过了,能够直接明了的展示出整个流程。



对于想要细化动作部位,用于练习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第二种排序方法,结构序。


  1. 结构序


结构序主要是通过眼/口/手/腿的分类,以人体位置图完成,增加了动画来完成流程的先后次序。



这种排序方式直观形象的向大家展示出了PPT制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想法,还丰富了配图,让观看者不仅能了解到文字上的内容,还能在肢体方面给大家一个清晰的形象以供学习。


除了上面两种排序方法以外,还有一种,不仅能简洁明了的展示出内容,更能突出侧重点,达到更好的效果。这就是第三种方法,重要性序。


  1. 重要性序


重要性序排序方法,主要按照重要性来对PPT的内容进行排序,并用一些图形,将他们连在一起,突出最重要的部分,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到重点,把握住重点。



这种排序方式里,作者用了两种图形进行示范介绍,分别用重叠图体现差异,用金字塔提升服务高度,一目了然。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看到事物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但是同时又要抓重点。重要性排序方法里就直观的让我们看到了重点,抓住重点,你的PPT就会抓住观看者的眼球!


到这里,三种重新组织PPT内容的排序方式就全部呈现给大家了,是不是对你的PPT又重新燃起了信心?


小编贴心附上作者简介和图书链接,快快行动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