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学楷书,如何选帖?

 海航润泽馆 2017-12-14

如果你将要开始研习中国艺术,那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肯定是“取法”无疑。

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说的就是我们选最好的范本来学习,也不过得到一些中等的知识。若“取法乎中,则仅得其下”了。因此学习范本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绘画,可以通过临摹自然景物去学习,但书法不行。

书法的特殊性在于它本身就是将自然界的事物经过抽象处理后形成的“象形符号”。魏晋时期的书法艺术便已具备了我们现在所看到五种基本形态:篆,隶,楷,行,草。

书法的审美是闭合的,后代书法家所临摹的必然是前代书法家所留下来的优秀书法作品,纵使偶尔会有“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之类,将书法中点画的基本元素比喻为自然景物,以使后代学书者能够更好的理解。但从实际来看,童蒙学书,往往不是看千里阵云,或者高峰坠石。一个不错的名迹拓本对于他们而言会更有裨益。

传卫夫人《笔阵图》云:“初学先大字,不得从小。” 于初学者来说,小字难以控制,大字较易入手,属先易后难。再则,大字点画规整,法度严谨,先练大字有利于打下好的基础。

“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根据运笔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篆、隶、楷”三种书体运笔笔笔独立,字与字之间也不相连带,属于静态书体。而行书和草书则或点画之间有连带,或字与字互相挪让交错,甚至之间连缀成篇,故称为动态书体。

学书法宜从静态书体入手,运笔独立,利于初学者理解结构,把握点、画书写。日常书写多是楷体或楷行,如若你是为了提高日常书写中对书写字形以及点画间隔的把握而学习的话,那我建议你从楷书入手。

古人学习楷书,皆从大楷入手进而学习小楷。清人蒋和的《书法正宗》阐述:“初学先宜大字,勿遽[jù]作小楷,作小楷入手者,以后作书楷皆无骨力。”临摹中楷或大楷,初学者会比较容易理解书法中的结构和点画形态。而楷书中最合适当的范本是唐代楷书。

唐朝时期,各种书体成就都趋于顶峰,其中,楷书的书法成就尤受后世瞩目,初学楷书从唐人书法入手,实是不二之选。唐代的书法家中最著名的有三位,分别是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

大文豪苏东坡对颜真卿的书法有过这样的评价,他说:“书至于颜鲁公(颜真卿),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他的意思是书法到了颜真卿手上,已经通晓古今之变,极天下之能事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颜体书法之高妙。

颜体楷书确立了唐楷最有特点的范式,并影响了后世绝大部分的书法家。颜体的特点具有点划丰腴,结构饱满,体势开张。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外拓”。意思是点划饱满开张,与字的中宫程“括弧状”的包围。而相对应的概念是“内擫[yè]”,点画态势与字的中宫呈“反括弧”状的包围,代表书法家是欧阳询[下文会提及]。临习颜真卿书法有如下几个作品可供参考。

《颜家妙碑》

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是颜真卿为其父颜惟贞刊立。建中元年(780年)六月撰文,十月又撰书《碑后记》,时年72岁。当时正是颜真卿踌躇满志之时,书法具有颜体开张外拓的特点,点画凌厉俊健,为颜真卿晚年的代表作。

………………………………………………

《自书告身帖》

书于建中元年(780年)八月二十八日。楷书纸本,凡33行,共计255字。此帖又称《自书太子少师告》,传为颜真卿所书的墨迹,后面有蔡襄、米友仁、 董其昌跋。墨迹本现存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无论古今,都会面临“如何将拓本的字转化为自己的书写”的问题,颜真卿存世有大量的碑刻,其中这件《自书告身帖》就是碑刻与自身书写之间最好的媒介,此帖具有颜体的基本结体与用笔特征,且此帖为墨迹纸本,初学者用同样材质临摹后相当于有一个标准品以供对照。

欧阳询的书法早在隋朝已经享有很高的声誉,入唐后更于“弘文馆”教授书法。欧书初学王羲之,结合六朝碑书,比王羲之的书更加险峻。

与颜真卿“外拓”的体势不同的是,欧阳询书法主要以“内擫[yè]”为主。主要体现是字形中宫紧密,笔画的弧线大多往中宫弯曲,形成笔势险峻的视觉效果。书写字体字字独立,重心稳定,通篇看起来让人感觉平正中寓峭劲。临习欧阳询书法有如下几个作品可供参考。

《九成宫醴[lǐ]泉铭》

《九成宫醴[lǐ]泉铭碑》由魏征撰文,欧阳询七十五岁书,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

此碑能体现欧阳询的书法结构严谨、圆润中见秀劲的特点。用笔方整,紧凑,平稳而险绝。明代陈继儒曾评论说:“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

《化度寺碑》

普遍所见的是现存上海图书馆藏的《化度寺碑》宋拓本,被称为海内孤本。全称《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唐代李百药撰文,欧阳询正书,刻于唐贞观五年(631),现存还有法藏的敦煌本拓本与英藏的敦煌本拓本。元代赵孟頫评论云:“唐贞观间能书者,欧阳率更为最善,而《邕禅师塔铭》又其最善者也。”

褚遂良与欧阳询一样,由隋入唐,故褚书早期保留了一些六朝书法的气息,到了晚期,更显得婀娜多姿。褚书多学王羲之的用笔与体势,研习时会看到很多跟王羲之一样的起笔与收笔。《唐人书评》称褚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临习褚遂良书法有如下几个作品可供参考。

《雁塔圣教序》

此碑立于唐永徽四年,最有褚家之法,结字较欧、虞舒展,笔法变化亦多,从中可见处处皆有王羲之的法度,诚然是学古人之楷则。用笔纤细灵活,婀娜飘渺,但不乏爽利劲健。故临习褚书一定要将其“刚健婀娜”的感觉写出来。

………………………………………………

《伊阙佛龛碑》

唐贞观十五年立。此碑刊刻于河南龙门石窟,其结体雄浑秀逸兼而有之,较之《雁塔圣教》更为敦睦,是褚书较有六朝气息的一件。褚书晚年书法变化多端、婀娜多姿、迥异其趣。研习褚书多患失于纤巧,但这件《伊阙佛龛碑》的临习可纠正研习褚书时过于纤巧之病。

当然唐代除了以上面三家之外还有很多可以作为范本的书迹,比如智永的《千字文》,虞世南的书迹,徐浩的书迹等等,但书法取法讲求一种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此三家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楷书书法家,其楷书造诣共性最强。初学者,选择一家深入临习,最为适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欢迎大家在那特艺术学院平台进行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