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介: 创伤出血包括外出血和内出血 外出血是指血液自伤口向外流出,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
内出血是指内脏器官出血,血液流入体腔如腹腔、胸腔内。 1 指压止血法 最方便和快捷的止血方法,但不能持久,为短暂止血的应急措施。适用于头部和四肢的动脉出血,用手指压在出血的近心端,把动脉压迫闭合在骨面上,阻断血流,达到迅速和临时止血的目的。 指压 2 加压包扎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头颈、躯干等体表血管伤时的出血法。可用无菌纱布或洁净敷料覆盖伤口,对较深大的出血伤口,宜用敷料填充,再用绷带加压包扎。加压力量以能止血,而肢体远端仍有血循环为度。 3 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能有效控制肢体出血,使用恰当可挽救一些大出血伤员的生命,使用不当则可带来严重并发症,以致引起肢体坏死,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适应症 (1)适用于腘动脉和肱动脉损伤引起的大出血; (2)股动脉不能用加压包扎止血时,应立即使用止血带。 止血带种类 常用止血带有充气型和橡胶型两种。 (1)充气型止血带压力均匀,压力可以调节,但不便携带; (2)橡胶止血带弹性好,止血效果好,携带方便,适用于事故现场。 使用止血带的部位 (1)上臂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上1/3;前臂或手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下1/3处,上臂中1/3处有神经紧贴骨面,不宜扎止血带,以免损伤; (2)下肢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交界处。 止血步骤 先在止血带部位(伤口上方)用纱布、毛巾或伤者衣服垫好,然后以左手拇、食、中指拿止血带头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绕肢体两圈,将止血带末端放在左手食指、中指间拉回固定。 充气型止血带的松紧度 止血带的压力上肢为250-300 mmHg,下肢为400-500 mmHg,不可过大,以刚达到远端动脉搏动消失、阻断动脉出血为度。 注意事项 (1)扎止血带的伤员必须有显著标志,注明启用和计算时间,优先后送; (2)扎止血带时间一般小于1h为宜; (3)需延长时应在1h后放松1-2 min,继续延长时则每隔半小时放松一次; (4)使用时间一般不应超过4h; (5)松止血带之前,应先输液或输血,用纱布块压迫伤口暂时止血,或准备好止血器材后再打开伤口止血; (6)扎止血带时,应在肢体上放衬垫,避免勒伤皮肤。 采用止血带止血是大血管损伤时救命的重要手段,但使用不当,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