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由职业不是你想做就能做 —— 一名自由写作者的日常

 曹雪南 2017-12-14

时间不会等你

每天多一点心声

张辉 改变自己主创

百度智能汽车产品负责人 | 辉哥奇谭主创 | 布道师



自由职业绝非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相反,自由职业比上班都更加要求自律。如果你没有这样的自律,请不要轻易尝试自由职业。


另外,做自由职业也非常强调「方法论」,「方法论」不强的人,很难赢得客户的信任。什么是「方法论」?怎样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培养自己的方法论意识?这是我本周会员语音想与大家分享的主题。



自由职业不是你想做就能做 —— 一名自由写作者的日常

原文:My Daily Routine as a Freelance Writer

作者:Aimee Pearcy

翻译:努力完成第一个写作目标的花火町@改变自己

校对:努力适应新工作的芮芮@改变自己


清晨7点,闹钟准时响起。我起床伸了个懒腰走去厨房。往脸上拍了点水,喝一大口新鲜的温柠檬水。


然后拿着杯子回到了书桌前,开始阅读半小时并且对今天的写作计划做一些重要的备注。这些完成之后,洗个澡换上衣服,正式开始这一天。


在家里我无法专心。所以吃完吐司鸡蛋的早饭后,我拿起笔记本电脑去往本地的咖啡店。点上一杯咖啡开始完成昨晚写下的待办事项。


一天就这样在忙碌地敲打键盘中度过,伴随着偶尔停下来吃点东西或者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购物者们。傍晚5点左右我离开咖啡店,回到家中准备晚饭,和我的室友们聊会儿天,然后去健身。


锻炼之后,筋疲力尽但很有成就感。健身对于放空大脑很有帮助。然后我冲个澡,看会儿电影,读一本书,或者上会儿网。


接着我会花点时间回顾下今天的成果,并且开始准备明天的待办事项清单。


晚上10点半左右,熄灯上床睡觉。


第二天早晨我会精力充沛地醒来,元气十足地开始同样的日程。


听上去是不是很棒?


至少,我这么认为。


Hmmm,我不会告诉你,幸运的话,这样完美的日程一周只会发生一次。通常频率更低。


我想上周一是我最近一次觉得一切离我计划的日程那么近了。


但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如此。


多数时候,我按掉了闹钟。很晚才起床,浑浑噩噩得从一堆皱巴巴的衣服中抽出一件T恤,然后开始扒拉乱糟糟的头发。


早饭也来不及吃,因为我必须赶在和客户进行Skype通话的最后一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打开笔记本电脑,让自己看上去像是做足了准备工作并且很专业,这些必须在5分钟内完成。


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在家是无法专心工作的。看,现在已经下午2点了,我还在卧室坐着。午饭是一碗重新加热的意大利面,上面倒了些从冰箱第一格顺手取出来的食材。


下午3点我来到了咖啡店——通常都是星巴克。那儿有可靠的网络连接和舒服的椅子。接下来要冲刺3小时完成工作。我点了杯拿铁,开始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以至于我想起那杯拿铁的时候,已经完全冷掉了。


我原本计划晚上去见见朋友们,但是白天的工作只完成了一点点,如果我去了,那么满满的负罪感肯定会把我生吞了。


于是不得不取消了朋友们的会面。


我可以下次再约他们。


走回家已经差不多晚上7点半了。我开始考虑跑去外面工作是否值得。如果不用出门,就可以把耗在路上的时间节省下来。然而

我曾经尝试了很多次,在家里总不能按计划执行。这样想也并不会停止我的负罪感。


晚上的剩余时光都花在了广告竞价上。晚上9点,我发现今天几乎没怎么吃东西。然后我意识到广告竞价并没有什么意义,而我其实应该出去见见我的朋友们。


……昨天似乎就是这么度过的。


我精疲力尽并且带着点沮丧地爬上了床,希望今天可以过得好一些。然而——现在又到了10点半,我该何去何从。


至少,我已经开始着手写这篇文章了,所以还不算是一无所成吧。


我热衷成为一名作家,也一直坚持着。但是为了获得成功我给自己施加了太多压力。有些时候,这些压力超出了我的承受范围。


作为一个商人,我时刻觉得自己应该保持前进的步伐。而且也只有靠自己才能做到。没人能够推我一把或者替我去搞定那些难缠的客户,只能靠我自己。


有些时候,真的很让人崩溃。


有些时候,我不得不停下来提醒自己不是个机器人。我是个人,日子总是有好有坏。我不是非得每天都在马不停蹄地工作。休个假也好。把自己榨干了很危险。


那些写过「鼓舞人心的清晨习惯」的作者们也不会天天都恪守规则。


你不必天天都5点准时起床。


偶尔晚上点个披萨,看看肥皂剧也不错。


不要一心只想着冲向终点赢得比赛而忘了欣赏沿途的美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