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的书中说北魏孝文帝是鲜卑族的千古罪人?

 好了明理 2017-12-14

我们学文史都知道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一般要放在那个时代当中去考虑,以今人的眼光去苛求古人或者以古人的标准去评论今人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尽如人意。同样,关于“北魏孝文帝是鲜卑族的千古罪人”这句话也需要我们去分析。

为什么有的书中说北魏孝文帝是鲜卑族的千古罪人?

孝文帝何许人也?鲜卑名拓跋宏,汉名又叫元宏。北魏君主,杰出的政治家。在位期间北魏基本统一了北中国,国力强盛,并且几次尝试南征试图统一全国。之前的历史教材无论是何版本对于孝文帝改革一致的持以肯定态度,简而言之,北魏作为五胡乱华和南北朝时代北方崛起的诸多汉族和少数民族政权中综合国力最强的政权无疑是一颗亮眼的新星。前秦长于军事而弱于文化且在符坚死后迅速分裂,其他政权则基本不和前秦、北魏在一个重量级上。

说北魏孝文帝是鲜卑族的千古罪人,不但无知,而且愚蠢,为何?因为没有孝文帝的汉化改革,鲜卑族或许早就灭亡,或者鲜卑族这个民族的后代,也许就不复存在。而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不但保住了鲜卑族的人,而且使鲜卑族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而传之于后世。那么,我们就用历史的观点来分析之:

为什么有的书中说北魏孝文帝是鲜卑族的千古罪人?

为什么有的书中说北魏孝文帝是鲜卑族的千古罪人?

大家先来看下,如果没有民族融合,历史上的中国会怎么样?

夏朝建立时,当时统计出来的部落数字大概是一万多个;再看到了商朝建立大约有三千个;再到了周朝建立时则差不多只有几百个了。

这就是民族融合的结果,不管是这个融合是战争逼迫式的,还是灭绝式的,它都让人们走出了最初的蒙昧时代,一步步走进文明时代。

为什么有的书中说北魏孝文帝是鲜卑族的千古罪人?

如果所有的部落都坚持自己的文化传统,相互保持独立性,我估计到现在,整个东亚和非洲会差不太多,到处都是小部落,小国家。

经济学上有一个说法,就是规模经济,只有当一个组织总人数太少或客户太少太小时,就会导致单个产品的成本太高,而导致公司没有利润或失去市场竞争力,就叫做规模不经济。

同样,如果一个国家规模太小,就很难形成强大的国力,很难建立自己的文化和核心竞争力。要么在竞争中被其它国家兼并或消灭,要么就像风雨的小草一样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为什么有的书中说北魏孝文帝是鲜卑族的千古罪人?

就象企业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中,会出现集中现象一样,国家也会适度集中。也就是说,企业数量会大量减少,一些大企业会出现。放在国家层面就是说,国家数量会减少,大国会出现。

然后才能打造更强大的国家,更有影响力的文化。

为什么有的书中说北魏孝文帝是鲜卑族的千古罪人?

如果说北魏孝文帝改革是罪人的话,那导致五胡进入中国的汉朝政府是不是汉族人的罪人呢?

从汉武帝开始,在汉朝北部甚至长安附近,就接纳了大量的少数民族进来。

开放的民族政策,让胡人不断向中原迁徙,逐渐盘踞华北地区,势力不断壮大。到西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对西晋首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

后来,这些少数民族借西晋八王之乱的时机,大量进入中原地区,并最终发动了五胡乱华,东晋不得不南渡。整个北方文明基本被打乱,大量汉人要么南迁,要么被杀。当时的情况有多惨,可以看下边的数据:

为什么有的书中说北魏孝文帝是鲜卑族的千古罪人?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统一全国后,根据《晋书》记载,太康元年(280年)全国有2,495,804户,16,163,863人。 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户口调查为全国3,770,000户.约18,850,000人。
西晋的统一局面只维持了十一年,就发生了八王之乱和紧接着历史上著名的导致华北地区人口在八年之内消失90%的五胡乱华。所谓'十室九空'如是。
东晋建立后中原人民为躲避战火纷纷大量的南迁,一共有六次南迁高潮,累计合计迁入过百万,东晋因而设置大量侨州。
汉赵刘聪时(310年七月—318年),汉赵控制地区的户口大约有六十三万户,人口约有三百一十五万人。估计此时的华北地区人口有700万,东晋人口540万.全国合计2,480,000户,约12,400,000人。

后赵灭亡时(351年)华北地区汉族不到300万人。

造成这个局面的始作甬者,就是汉武帝。后来历代皇帝并没有对此加以重视,反而放任少数民族大量拥入汉人居住地。

如果说北魏孝文帝改革是罪人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要说汉武帝也是千古罪人?

如果什么都要反对的话,北京的皇城和长城建设中也很血腥,我们现在是不是要拆掉呢?

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和指路明灯,而不应该只会掉书袋子。

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应该向前看,向先进文化学习,而不是开历史倒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