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金元时期玛瑙文化

 天宇楼33 2017-12-14


辽金元时期——生活与艺术
辽金元是北方草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与农耕文化的长期融合,玛瑙早已进入这一时期各阶层的生活领域,出现大量的生活用品,如:碗、杯等等。当时辽金宫廷设器物局,掌管宫廷用品的手工作坊。元朝建立后,专设“上都大都路貂鼠软皮等局提领所玛瑙局”,掌管琢磨之王。这些机构设置为玛瑙的开发提供了组织保障,也使玛瑙制品的种类更加广泛。

臂鞲
契丹人的独特猎具,用来驯服幼鹰、架鹰出猎时的专用护臂器具。其作用一是防备鹰爪伤臂,二是便于猎鹰起降,具有浓郁的草原异族风情。

骨朵
原本为契丹族特有的兵器,后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礼器,是一种复合器具,由长柄和前端的头组成。骨朵的头有圆形、长形、蒜头形等多种。骨朵是辽代契丹人常备的基本兵器,据《辽史》记载,每位契丹兵自备武器中有骨朵。在辽代墓葬壁画中门卫、侍从、仪卫等契丹人手持骨朵者屡见不鲜。

蹀躞带板
蹀躞带原为北方游牧民族的装饰,在魏晋时传入中原,它为古代的一种腰带,用作配挂各种随身的物件。

棋子
围棋是辽代的一种体育运动,在辽墓中曾多次发现棋具实物,证明辽代围棋已很流行,这些围棋子的发现也为我们再现了当时人们对弈的情景。


契丹族猎具——臂鞲

“臂鞲”是契丹人的独特猎具,狩猎时系在臂上用以护臂架鹰。 臂鞲平面多为椭圆形,两侧有穿系孔,材质有玉、银、铜和骨质。


契丹族是马背上的民族,长期以游牧和狩猎为主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他们“马逐水草,人仰湩酪,挽强射生,以给日用”。为了能够在春季时捕猎天鹅、大雁等飞禽,契丹人驯练海东青猎捕鹅雁。建辽后,辽朝实行四时捺钵制度,在捺钵时处理政务,闲时狩猎,这其实也是对契丹游牧传统的一种传承。


“捺钵”,契丹语,意为行帐、营盘,是契丹国君主出行时的行宫,即临时居住处。辽国设有皇都,也有五京之制,然而契丹皇帝一年四季仍巡幸于四捺钵之间,政务皆在捺钵中处理,捺钵之地成为实际上的辽国政治中心;皇都和五京是宰相以下官僚处理政务特别是汉民政务的地方,这是契丹立国以后政治管理的一大特色。


辽代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中出土一件精美的玉臂鞲。玉臂鞲系有两条金链,链两端各用双股金丝连接。出土时置于驸马的左臂之上。另外出土刺鹅锥一件(套),锥尖为银制,柄为青玉磨制,鞘用薄银片卷成筒形,合缝处焊接,外表鎏金。鞘上部系银链,以便狩猎时随身携带。出土时置于驸马的腰际。此类玉臂鞲即是契丹贵族所用的护臂物品,而刺鹅锥即是将捕获的天鹅等猎物刺死的工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