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花蜜 | 陈维靖:创业最难的是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到极致

 快读书馆 2017-12-14

导语:


学过建筑、经济学的陈维靖,理想却是当一名现代茶夫,想简简单单地做好「有机茶这一件事。当我们站在广东省英德市 T 三有机茶园的梯田举目望去,不由感慨这位创二代的开创魄力。当问到创业路上印象最深的几个瞬间,他说,“2016 年,茶行业、有机圈的混乱,科研和全园有机的巨大投入,让我对T三未来的商业模式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于是就向陈老师请教。陈老师专门组织花蜜们为T三辅导,老师的点拨、同学的帮助,让我对这事业的意义重新充满了信心。”今天,在「春暖花开·发现花蜜」栏目,陈维靖与我们分享他的创业心路历程,相信通过他的诚恳分享,对大家理解「有机茶」这个行业有帮助。


▲ 陈维靖,德高信控股集团董事长,T三有机茶创始人


陈维靖,德高信控股集团董事长,广东省政协委员,T三有机茶创始人。2002 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系,2005 年于奥克兰大学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2014 年参加新华都 EMBA 并加入花粉小组。著有《财富共振》。

创业最难的是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到极致

文 | 陈维靖


本人故事,始自一个人带着一群寻梦者,历经 2500 个日夜奔向梦想的征程


2010 年,「T 三」 来到生态纯净、经济落后的广东省英德市黄花镇,找一块干净的土地,垦荒。


35 名茶专业研究生从校园奔赴荒山,在「连信号都没有还谈什么女朋友」的山里一干就是 7 年。


103 户农民从将信将疑,到义无反顾加入 T 三;1130 位农民不再背井离乡,镇上的留守儿童少多了,小镇发展也得到了改善。


1300 座英西山峰见证T三茶人坚持有机的耕作,在 2500 个岁月里,蜘蛛、变色龙等生物出现,完整的生态链逐步形成,土地与人渐渐有了良好的关系。


2017 年,T 三走进广州白云机场,走上蓝海豚珠江游船,走进 40 余家企业,走到 14707 位粉丝身边,开始口口相传、被认可。


以上只是 T 三发展路上的「分号」,感谢陈老师和「春暖花开」的邀请,让我今天静下心来回顾过去七年走过的路。



❀❀❀❀❀

创业做茶 7 年,最大的感触:创业最难的是把一件简简单单的事做到极致



十年前,我也想不到自己会变成一个茶痴,扑在简简单单的一杯茶上一干就是多年。


在我看来,创业这个词和人生一样,有的热火朝天,有的山长水远,放眼望去千奇百怪;有热闹非凡的时候,有反复重构的挣扎,细细品来却是「信念」二字,纵贯每一个瞬间。


我想,走在这条路上的每个人其实都一样,骨子里只想简简单单的,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

从 0 到 1 ,创业是无数个百分比的机缘巧合



缘起,一份真心实意的想念。

寄托在一杯茶中的纯净心思,是 T 三有机茶与众不同的灵魂基因。


我想先讲讲当年留学的一个场景:我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去新西兰主修国际经济学,在那个号称世界上最后一块净土的地方,人们喝的大都是调配茶。要知道中国人在国外喝外国茶,是真的会想家的,就像一个四川人吃粤菜,会想花椒的味道一样。那时候我特别想念小时候,坐在大树下一起喝茶的亲人和田野间吹来的风,特别想念那种纯净又美好的香味。


初心,做点好的茶给朋友们喝。

想改变点什么的时候,就该去做。因为你身上很可能背负着一个时代的希望。


回到国内,却很难喝到记忆里的香味,不单是我,许多和我一样小有家业的同龄人,也陷入了茶消费 0 选择的一个微妙状态。好茶难求,放心的好茶更难求,更别提身在他乡想念的那一缕纯净香味了。当时我一个地产板块的商业伙伴跟我说:“你们英德的英红九号,在历史上还是特供英国女王的,就是后来发展没落了……不如你回家做点好茶?我们以后桌上的这杯茶就再也不用操心了。”


看了看携手前行的好友,也为了寻回儿时熟悉的茶香,我动了拓展有机农业板块的念头,开始想要做一杯简简单单的好茶。


▲ 我与茶农乐采茶


纯粹,整个行业泰斗都来相帮。


我常说,得道多助,我们 T 三有机茶的起点就很高:除了高标准,最重要的是创造它的那些老教授,出手都是大半个中国的茶业精髓。


2009 年,我找了多位华南地区顶尖的茶学专家、有机农业专家一起深入广东英德市各地考察。更因为「做有机茶,重现英红九号纯净茶香」的愿望,得到了英德红茶创始人之一、新中国 60 周年茶事功勋人物袁学培教授,华南农业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国家茶叶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王登良教授,广东岭南茶叶经济研究院院长李新家以及束文圣 、操君喜等国家科技特派员等业界泰斗的支持。


看着老茶人不老的赤子之心,我毅然回乡投入到自己完全不懂、投资回报周期比较长的有机茶事业,当起了一名普通「现代茶夫」


2010年末,也就是7年前的冬天,我身边站着两代茶行业的精英,从茶叶育苗、茶种植、茶叶加工工艺到茶叶科学研究,还有注重生态发展的清远市政府官员,大家一起启动了正宗英德红茶的有机种植。



❀❀❀❀❀❀

陈老师说:「工作是修行,人生是旅行」做有机茶,就像做苦行僧



从大环境而言,有机标准高于生态好几倍。许多人炒古树茶,会强调那些古树生长的环境,殊不知,T 三有机茶的选址有多么严格,环境有多优异。为了找一座土壤、水源、空气、大环境都符合有机种植标准的山,我们收集了英德大大小小的山林标本做检测,整整花了 1 年零 7 个月的时间,才确定选址在英德黄花镇。


这个位于素有「南天第一峰林风光」之称的英西峰林胜景腹地的小镇,经济落后发展缓慢,方圆 30 公里没有任何污染源,从源头上保证了茶叶大环境的纯净与健康。此外,那里的土质还是陆羽在《茶经》中称为「中者生砾壤」的喀斯特地貌,种茶树能种出更好的品质。


天时地利人和,一概不沾边——我像个满怀信心的先知被现实吊起来打脸!


但当我们撸起袖子干时,发现碰到大难题,好环境的代价就是:落后。


刚开始垦荒我们就惊呆了:租不到挖掘机和推土机。


我们的老员工,住在山下村民搭的土房里,白天上山挖石头挖地,半人高的石头,撸起袖子搬走。傍晚用铲子借着山上挖出来的石土修路,整整 2 年时间,我们才整出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巴路。


春天爆发虫害,方圆几公里的虫子全来我们山上避难,老乡被咬的都不愿上山。


头年夏天就遇上大旱,几个月不下雨,茶苗很新,我们是磨了一脚的水泡挑水浇山。


2013 年,遇上了百年一遇的洪水和暴雨,茶园很多地方都塌方了,也淹没了许多茶苗,造成极大的损失。暴雨结束后,我们及时做土地开沟和修复,排出雨水,清理洪水遗留的杂物,修复茶园梯地……


搭建水电设施的时候,我们的电缆时不时又被剪了偷走;一把农具丢在哪,第二天准不见。那时候我们的同事气得跺脚,我看着深感农村建设的不易,也有了忧虑:这样的状况,我们企业能熬到理想落地的时候吗?


2012年,我的茶园遭遇冰灾


❀❀❀❀❀❀

知行合一,时光在专注里飞逝



常有人问:有机是什么,不打农药吗?

这时候,我心里的答案:

是一座天生纯净的苍山;

是一本有机茶种植加工标准;

是这些年来抢牛粪的路上;

是在茶叶加工厂的春夏秋冬;

是在黄花镇上严格按照标准作业的员工;

是一杯 SGS 检测 387 项 0 农残的放心好茶。


人们问着什么是有机,却总是不太愿意听真正专业科学的解释。T 三有机茶是个专业、科学、系统化运作的品牌。我们全程进行监控、跟踪、数据化。这么多年来,我坚持着全园有机种植,确保每一片 T 三茶叶都是同样纯净标准的有机茶,用最大努力践行着一个企业对生态的社会责任。通过7年的光阴,我的茶园形成了完整的生态链,变色龙、瓢虫、蜘蛛出现在茶园,1300 座山峰的花虫鸟兽与 T 三的茶树们同生共荣。


我记忆里的那一缕茶香,飘在清新的晚风里,喝它的时候能听见万物生长的声音。


每次望着我的有机茶园,我都很欣慰


❀❀❀❀❀

可可茶,我在茶园里种的植物黄金



可可茶,是我 2012 年忐忑之中拍下的中国植物新品种。这种植物富含有益健康的成分,是 1981 年由中国植物学泰斗张宏达教授发现于南昆山,辗转交由叶创兴教授研究,是 T 三有机茶的当家至宝,年产仅 100 斤左右,非常珍贵。


然而,研究中的植物在商业转化上总是令人担忧。2016 年,茶行业、有机圈的混乱,科研和全园有机的巨大投入,让我对T三未来的商业模式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于是就向陈老师请教。陈老师专门组织花蜜们为 T 三辅导,老师的点拨、同学的帮助,让我对这事业的意义重新充满了信心。


特别是陈老师对咖啡碱敏感,喝了茶几天都无法入睡,我知道后给陈老师推荐了可可茶,陈老师试过后说,睡得很香。看似平淡无奇的一句话,却让我深感为客户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喜悦,更坚定了我做好产品为客户带来价值的信念。


作为一个优质的原生茶叶品种,可可茶不含咖啡碱,解决了部分饮茶爱好者因担心影响睡眠而不敢喝茶的困扰,饮用后不会兴奋神经,适宜对咖啡碱过敏的人群,甚至连孕妇和小孩也可以饮用。其优势嘌呤生物碱——可可碱,远远高于传统茶树品种,因而在生理和药理作用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效果,在国内外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不断有海外生物研究机构来访来电采购。陈老师和花蜜的鼓励,我和我的员工们的坚持,终于让这个有益于世人的植物开始散发光芒。


陈老师的鼓励重燃我对有机事业的信心


❀❀❀❀❀❀

打造全产业链,用极致的科研态度做品牌



这些年来,我觉得笨功夫就是最好的功夫,因此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和全园有机一样,在茶企中很少有人像我这么干。2012 年,T三牵头成立广东岭南茶叶经济研究院,还联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中药研究所、中山大学等7大权威机构不断做茶衍生品、茶成分的创新和研发。


从茶园到杯中,一缕纯净的茶香必须用全产业链的方式去做才放心。我带领着团队建立起从种植、加工到品牌推广的全产业链完整体系,拥有 3000 亩庄园级全有机茶园、HACCP 体系认证加工厂、多元化零售渠道。秉持着安全、健康、优质、可溯源的品质标准,结合做纯净放心好茶的初心,不断在领域内做着科研和创新。


▲ 干净整洁的加工厂


截止到 2017 年,我的品牌拿下了全球 30 国有机认证、美国FDA认证等国内外权威七大认证,拥有 12 项知识产权专利,并且走进广州白云机场,走上蓝海豚珠江游船,与 40 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同推进南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


莎士比亚在戏剧《暴风雨》中有一句名言:凡是过去,皆为序章。(What's past is prologue)。荣誉的背后,将是另一个全新的起点,我和T三的成长才刚刚开始。时代不断的进步,我所畅享的行业,未来是市场两端的人们有对等的信息,有一系列颇具远见能量的产品去引导现代主流消费者不断提高品鉴水平。


当然,还有一杯看起来简简单单的 100% 好茶,回报当年给我无数个百分比支持的人,包括陈老师,那些帮助过我的花蜜同学,以及因为这篇花蜜文章而结缘的花蜜们。(全文完)

第十七个,花蜜故事

今天,「春暖花开·发现花蜜」栏目的第十七个花蜜故事与大家分享到这里。 


来吧,花蜜,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下你的故事:

有关于成长的难忘经历;

有关于创新的独家诀窍;

有关学习的心得体会;

有关工作的历练收获;

……

你的成长,将汇成花海! 


来吧,让人看到你的娇艳,也看到你的阳刚;

看到你的诙谐,也看到你的梦想;

看到你的泪水,也看到你的坚强……

让我们共建一个美丽的花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