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女子出嫁的必备嫁妆——镜台

 芝润斋 2017-12-14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局限于时空地域。在现在,每一位爱美美女的闺房内都少不了一款列满各式化妆用品的梳妆台,而在古代女子的闺阁中,也总会有一款精致优雅的镜台,她们的爱美程度一点也不亚于现代美女。

古代女子出嫁的必备嫁妆——镜台

明 黄花梨折叠式镜台

严格来说,古代并没有专门梳妆台,古时梳妆用的是“妆奁”,即一个装着铜镜、簪子、金钗、木梳等物的盒子,构成了深闺女子每日梳化的场所。一直到清中期,我国的家具中都没有梳妆台这一品类只有梳妆匣或镜台,它们不是独立的家具,部是依附于其他家具上的器件。

古代女子出嫁的必备嫁妆——镜台

明万历 黄花梨五屏式镜台

镜台流行于秦汉时期,在很多文学和绘画作品中都曾出现。东晋顾恺之著名的《女史箴图》中就有女子对镜梳妆的画面。放置在地面的简单的镜台就是在那时候出现的,但在当时它并不是人人能用之物,只有达官显贵们才可以使用,它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后来,随着坐具、桌具的普遍使用,镜台也发展出放置于台面的经典样式,逐渐走向民间。梳妆用品逐渐增多,街道上大多卖货郎的担子里都有胭脂水粉,环佩发簪等,这些物品是古代女子对大宅之外繁复世界的情感寄托,在宋明时期镜台得到广泛使用。

古代女子出嫁的必备嫁妆——镜台

明末清初黄花梨透雕花鸟图镜台

到明清时期就有了专门的梳妆匣,正面对开两门,门内装抽屉数个,面上四面装围栏,前方留出豁口,后侧栏板内竖三扇至五扇小屏风,边扇前拢,正中摆放铜镜。不用时,可将铜镜收起,小屏风也可以随时拆下放倒。镜台在清代后期已很常见,低镜台形体较小,一般放在桌案上使用。镜台面下设小抽屉数个,面上装围子,宫中常见的还有在台面后部装一组小屏风的,屏前有活动支架,用以挂镜,又名“镜支”。也有的不装屏风和围子,而是在台面之上安一箱盖。打开盖子,支起镜架,即可使用。

古代女子出嫁的必备嫁妆——镜台

清早期黄花梨雕凤穿牡丹三屏风式镜台

我国古代妇女非常注重梳妆打扮,也对化妆用具十分讲究。梳妆台上总少不了各式各样雕刻精美的镜子和梳妆匣。匣子简直就是女孩子的百宝箱,里面装满了各式头饰和某些基本的梳妆工具,如簪子、金钗、木梳等。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唯美浪漫来。女子静坐在典雅的梳妆台旁,轻轻地梳理头发,看着镜子中的容颜,一种欲语还休的惆怅漂浮在空气中,嫣然一笑更是倾国倾城。这种充满女性特质的家具,因春闺怨慢而被赋予诗意色彩,也因其匠心巧思引发我们对神秘的古代生活的无限向往。

古代女子出嫁的必备嫁妆——镜台

清中期黄花梨镜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