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前蜀-巴蜀经济的继续发展

 太阳当空照917 2017-12-14

四川®是五代时另一个经济上有所发展的地区。它的地位可以和 东南的江淮两浙并驾齐驱。五代时蜀中先后出现过两个蜀国,即王建 建立的前蜀和孟知祥建立的后蜀。
王氏前蜀,历史纪年从公元903年王建受唐封蜀王起,至925年 为后唐所灭,不过23年。然而早在891年,王建已攻占成都,割据一 方,实际上有30多年。王建死于918年,享年72岁。在他统治的28年间,除草创时期外,蜀中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是一个兴旺发达的 地区。
王建,同杨行密、钱镠一样,也是出身低微的新兴藩镇。他原是 许州舞阳(今属河南)一个饼师的儿子,年轻时精习拳勇,干些屠 牛、偷驴、贩私盐的勾当,乡里中替他起个外号,叫做“贼王八”, 吃过官司,逃亡山林。后来投人蔡州忠武军,从士兵升做队长。9世 纪的80年代初,升为都头,指挥1 000人马。他跟着蔡州的军队,镇 压过黄巢起义,后来被调到西川,保护唐僖宗。大宦官田令孜认王建 和一般的几个都头做假子。光启年间,唐僖宗因藩镇混战,逃出京师, 流亡于凤翔、宝鸡、兴元(今陕西汉中)一带。在栈道几乎被烧断的 情况下,王建牵着僖宗的坐骑,冒烟冲过险地。僖宗疲极,山路上无 处可以歇息,只得把王建的大腿权充枕头,在地上睡了一觉。这时的王建是一个赤胆忠心的中年军官。但是不久之后,他就纠合破产农民 和少数民族人民,扩大军事力量,驱逐阆州(今四川阆中)的地方 官,不那么遵守法纪了。
光启二年(886),田令孜因在朝中成为众矢之的,跑到成都,依 靠他的兄长西川节度使陈敬瑄(陈是本姓)。光启三年末,田令孜先 是怕他为别人所用,对西川不利,要他来成都;继之,又怕养虎成患, 发兵守鹿头关(在今四川德阳北鹿头山上),阻他人境。王建大怒, 从此开始了与陈、田争夺西川地盘的战争。
王建很有政治头脑。他认为朝廷尽管软弱无能,用兵却很需要这 块招牌,否则人心易散。陈、田兄弟是唐末腐朽势力的代表,文德元 年(888)三月即位的唐昭宗又一向深恨田令孜,王建利用这点,上 表陈述陈敬瑄的罪恶,请求出兵讨伐。昭宗派宰相韦昭度做元帅,王 建就名正言顺地进行兼并西川地盘的战争。
田令孜、陈敬瑄株守成都。王建一面帮韦昭度围成都,一面攻略 眉、邓、简、资、蜀、雅等州(今眉山、邛崃、简阳、资中、崇庆、 雅安),招降纳叛,实力大增。大顺二年(891),韦昭度屯兵成都城 下,已达3年,还是打不下来。朝廷决定撤 兵。王建很不满意,以为大功将成,弃之可 惜。幕僚周庠劝他请韦昭度还朝,独攻成都,攻克之后,据而有之,反而省事。韦昭度是个 文官,奈何王建不得,只得还朝而去。他刚出 剑门,王建便派兵守关,不准东面的任何军队 入境。
这时成都城内缺粮,父母养不活孩子,只 好让他们流浪街头。军民以强凌弱,犯罪事件 层出不穷。陈、田想用酷刑维持秩序,除斩首 外,另用断腰、斜劈等法,无奈民不畏死,任 何办法都毫无效果。官吏百姓都想出城投降,
陈、田抓住就杀,连不曾预谋的同族人也一并 杀死,死者不计其数。
王建要将士出死力攻城,同许多军阀一样,用贪欲来进行刺激。 他对将士们说:“成都繁华得像花锦一般,打破了城池,金帛子女,要什么就拿什么,节度使官职,大家轮流着做好了 !”
他嘴里这样说,心里却另有一番打算。他从社会的底层上来,识 得创业的艰难,懂得一点人民的疾苦。他要在巴蜀立业,便留心刘备、 诸葛亮建立蜀汉的史事,要模仿他们的作为。
他要做刘备,就不能放纵将士破坏成都。大顺二年(891)八月, 陈敬瑄、田令孜投降®。王建于进城以前派以严厉闻名的张勅做斩斫 使,先行入城。然后对将士们宣布:“得了城池,不愁不富贵,切勿 放火抢劫。我已经派张勅维持秩序。谁犯了法,他先向我禀报的话, 我还来得及赦免;如果他先斩后报,我也没法相救!”后来张勅果然 杀了 100多个犯法掳掠的将士,把尸体堆在街上,警戒众人,使军队 保持了较好的纪律。
攻克成都只是王建创业的开始。西川所属还有不肯归降的,彭州 (今彭县)守将杨晟抵抗得尤其猛烈。王建进兵围城,好几个月打不 下来。王建进成都城,申明纪律,打彭州时,军队却与土匪一般无二。 各营每天一早派几百人搜山,抢劫难民,把老弱妇女分做奴婢。掳掠 所得,军官挑好的先拿,剩下的让兵士均分。有个新津(今属四川) 人王先成,本是书生,乱世找不到出路,当了兵。他求见将领王宗侃, 向他陈说利害,说这样做法,一是使人心思杨;二是城中若知营中兵 少,突出攻击,势将失败。王宗侃觉得他说得有理,便问应该怎么办。 王先成立刻起草一件呈交王建的文书,提出:禁止掳掠;招安百姓; 设立招安寨,收容难民;把掳来人口集中起来,让家属认领;鼓励农 民恢复生产。王建见了文书,非常高兴,下令照办。彭州城外的秩序 逐渐恢复,但是城内守军仍坚持抵抗。乾宁元年(894),又是靠这个 王先成提出的紧靠城墙筑“龙尾道”的办法,才打破了城池。所谓 “龙尾道”是土筑的斜坡,越近城墙越高,等于是上城的楼梯。王建 的将士从斜坡上冲上城墙,斩了杨晟。彭州之战历时3年,城里城外, 都死了不少人。
以后,王建又兼并东川(今四川中部、东部,治所梓州,今三 台),于乾宁四年(897)攻克梓州,从此据有整个巴蜀地区。
王建用兵的时候,同当时的许多军阀一样,认了大量干儿子。上文提到的王宗侃本来姓田,许昌人,从王建进川,关系较深。《九国 志·前蜀臣传》收干儿子9人。清人吴任臣的《十国春秋·前蜀六》 收41人,连姓名失传的共达120人之多,此外还有几个侄子。这些干 儿子和侄儿们跟着王建创业,行为骄纵贪暴的不在少数。
王建有了地盘,便注意约束那些干儿子,凡是不守法纪或有跋扈 的嫌疑的,都加以严厉的制裁。如侄儿王宗裕从小跟他打仗,态度极 为忠顺。有一次,他的手下人为点小过失,被成都尹崔隐惩罚。宗裕 大怒,到王建面前告状。王建支持执法的地方官,把宗裕责备了一顿。 王宗涤本名华洪,是王建手下最得力的将官,因颇得军心,渐为王建 所忌。成都府造府门,门上绘画,色泽鲜红,人们起个别名叫“画红 楼”。“画红”与华洪音近,有人借此造谣,王建听了谗言,召他诘 责。他负气道:“蜀中已平,大王要杀功臣,无碍大局了!”王建见他 态度傲慢,便把他杀掉。不过也有人确有很大错误,倒安然无事的, 如侄子宗寿,因王先成要检举他的错误,便擅自把这个已经做到夔州 刺史的有功之臣杀死。王建知道,只是发了一通火而已。
王建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便乘朱温代唐的机会,于唐天祐四年 (907)九月,宣布不承认梁朝,在成都称帝。前蜀武成三年(910), 他下诏劝课农桑,引蜀汉诸葛亮“闭关息民,十年而后举兵”的事 例,令地方官关心农业生产,减轻人民负担。他有一篇告诫太子的文 字,列举应该注意的事项。这类事项是:亲自审判案件,不让任何人 受冤屈,也不让任何人逃脱应受的刑罚;不可骄傲自满;不要相信小 人的话;不要贪声色游猎的享受;安抚百姓,厚待士卒。这几条显然 是他总结的政治经验。
他嘱咐太子,必须经常阅读这篇文字,不可遗忘,并且说只有做 到这几条,才保得住社稷。
宋朝熟悉巴蜀情形的人,发表评论,认为王建确实可以和刘备相 比,是个好的政治领袖。有人说他对人民的剥削并不算轻,但也承认 前蜀的仓库很充实,可见农业生产确有发展,经济情况是良好的。
成都这座锦城,在王建围城时,居民不免困顿,不久以后,仍旧 恢复了繁荣的面貌。著名的蜀锦,也仍旧是当地的特产。
王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重视文士,厚待唐朝的名臣世族。 巴蜀一向是唐朝中原士大夫避乱的地方,唐末投靠前蜀的“衣冠之绪”很是不少。他们与西晋末年南迁的士族不同,只能寄人篱下,依 靠地方势力的保护。原因很简单,西晋末年的士族带有大批宗族、部 曲、佃客,到了南方,可以凭着实力,占有土地、山林、川泽,形成 特殊的势力,夸耀门阀世族的威风。唐末的名门大族,手下早已没有 爪牙,只带点眷属奴婢,像丧家之犬一样,本身是没有什么力量的。 地方军阀重用的话,他们就是显贵的高官;不重用的话,就漂泊异乡, 至多做个普通的地主而已。
王建重用这些人,有合理的一面。有人说他过于优厚文士,他回 答道:“我做神策军将官时,晚上宿卫宫中,看见皇帝召见学士,态 度亲切,仿佛同僚朋友,非将相可比。现在我的恩礼,同当时相比, 不过百分之一,怎么谈得到过头呢? ”我们不知道王建亲近文士究竟 有多少收获,但从他总结的政治经验来看,应该得益匪浅。这些人有 丰富的文化知识,对于蜀中文化的发展,也起了积极作用。大诗人韦庄、道士、传奇作者杜光庭等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我们在讲文化的第 六章里,还要讲到这些人,这里就不多说了。
王建厚待这些人,也有没有什么道理的地方。他们中间有些人, 根本没有什么学问。昏庸愚蠢,只靠贵公子的身分,坐享俸禄,如韦 巽、杜何,就是这样的人物。王建把这样的人也供养起来,实在是受 了习惯势力的束缚,把名门世族看得过于高贵了。
王建晚年,一度把国号改为大汉,不久,仍旧称蜀。他去世时正 当后梁贞明四年(918),后梁已经快亡了。蜀的情形也不太好。王建 去世前半年左右,偶然听见太子王衍和诸王斗鸡打球喧呼的声音,叹 道:“我身经百战,才打出这个局面,此辈守得住吗!”他已经意识到 王衍不能遵守他的教诲了。王衍是他的幼子。他的《训子书》是写给 第一个太子元膺的。蜀永平三年(913),元膺和枢密使唐道袭交恶, 发生武力冲突。唐道袭先被杀。太子兵败逃避,冲突停止后才露面便 被卫士所杀。他死得实在不明不白,王建非常悲痛,听臣下的劝告, 终于以太子“作乱”定案。元膺的不肯上进是事实,他不愿和儒者交 谈,专和乐工们游戏,可见对父亲的教训,根本不当一回事。
王建身后,庙号髙祖,人们常称先主。王衍就是前蜀后主。两代 的称谓与蜀汉刘备、刘禅相同。王衍字化源,原名宗衍,即位后去掉“宗”字。他即位时年18岁,次年,改元乾德。他相貌俊伟,才思敏捷,颇有才学,然而只是纨绔子弟,不是安邦定国的材料。他的行动,与陈后主、隋炀帝近似,喜欢与近臣、宫女宴会,艳歌唱和,通宵达旦,以为常事。
他出巡外地,旌旗 兵甲,连绵百余里,也喜欢坐龙船,一 路上责令地方供应,耗费巨大。韩昭是 后主最宠信的人,文章、琴、棋等等,无所不能,就是不 能谋国。他公然要 求卖几个州的刺史,做造府第的经费,后主居然会得同意。后唐派到蜀中去的使者李严分析前蜀形势,认为 王衍不亲政务,斥远故老,君臣上下专以奢淫相尚,大军一到,立刻 会土崩瓦解。庄宗认为他的见解有理,就此下了灭蜀的决心。
前蜀咸康元年(925),后主出游秦州(今甘肃天水西北)。蒲禹卿上表谏劝,措辞极恳切。韩昭见了大怒,骂道:“等主上归来,当 使狱吏一个字一个字问你!”可是后唐兵已动,后主没有走到秦州, 便逃回成都。韩昭来不及审蒲禹卿,先被大将王宗弼所杀。王宗弼杀 后主的宠臣,投降后唐,仍被郭崇韬所杀。
后主降唐后,全族被遣送北上。第二年,在长安全族被杀,其时, 王衍年仅26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