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伯虎最经典的一首诗,其中一句流传了千百年 你一定曾听过

 邈思遐想 2017-12-14

书籍不如钱一囊,少年何苦擅文章。

——唐伯虎

唐伯虎,名寅,字伯虎,自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唐伯虎少年出仕,后因牵涉科考弊案,被革去功名,终其一生穷困潦倒。《赠昌国》这首诗是唐伯虎写给好友徐昌国的,诗中凄苦之情,溢于言表,写尽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在这一连串的遭遇下,唐伯虎更是发出“书籍不如钱一囊,少年何苦擅文章”这句流传千古、发人深思的感慨!

赠昌国

——唐寅

书籍不如钱一囊,少年何苦擅文章。

十年掩骭青衫敝,八口啼饥白稻荒。

草阁续经冰满砚,布衾栖梦月登床。

三千好献东方牍,来伴山人赞法王。

诗文翻译:

现实中万卷书籍却抵不上一囊钱袋,年少的我何必苦苦学习,捣腾这一点破文章呢!

十年来,我一贫如洗,破旧衬衫遮盖不住身上的肋骨,八张嘴嗷嗷待哺却断了炊米。

草阁中想续写经书发现冷冰积满了硕石,枕着旧裳栖息,月亮抱着梦境进入了梦乡。

有朝一日我可能也会像东方朔那样向帝王献篇三千,跟着山人一起为法王歌功颂德!

诗文鉴赏:

“”宋真宗曾在其励学篇中写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意与唐伯虎背道而驰,似乎读书就能荣华富贵、佳人入怀。然而现实毕竟是残酷的,君不见自古多少落魄书生饮恨,君不见自古歌者乐,弦断谁人听?文人似乎总与落魄挂钩,否则杜甫也就不会发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触了。

“十年掩骭青衫敝,八口啼饥白稻荒。”一个人落魄潦倒的时候,就会愈发感慨社会的艰辛,尤以书生为甚!这是因为书生凭借自己的笔墨,还可以在作品中觅得一处倾诉的地方,现实愈是不顺,悲凉愈多几丝。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历史上生存从来就不是一件易事,何况是存活在世界中的羸弱书生!

“草阁续经冰满砚,布衾栖梦月登床。”这两句不止是唐伯虎自身的实际遭遇,更是他的一种心境表象。唐伯虎的这种感触颇有几分黄粱美梦终会醒的感触,尤其是诗句中的”冰“字,不仅写出了现实中的寒冷交迫之感,更是在此处营造出一股凄凉哀怨的气氛。

“三千好献东方牍,来伴山人赞法王。”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写道:“朔(东方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唐伯虎此处借用了东方朔向皇帝进呈奏疏的典故,实则是写出了自己对现实落魄的不甘心,渴望终有一日实现抱负,展露头角,这句诗其实更多的是诗人心志的一种表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