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道修仙仙学讲义——真机易简录11

 愚人道缘 2017-12-14

  朱元育曰:“欲求至道,当修德以格天。灵丹入腹,命由我而不由天。信矣,然此特为了手者而言。


一支先生:

修行一途,悟性,机缘,毅力,恒心,勇气,缺一不可

然还需福德做根基铺路

若无福德,动辄有群魔来扰

叫人修炼不得

故而古人有云:若无素行积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

福德何来?

平常日用,起心动念当行善去恶

念念为善,与人方便

不可有得失心,分别念

若非如此,便是无有福德

天道无亲,常予善人

苟不至德,至道不凝

诚哉是言!!!

修德以配天

方堪谈及神功造化!!!

仙道修炼一途,分下手,转手,了手,撒手,四步骤

下手功夫,无非筑基炼己

转手功夫,无非金丹运转

了手功夫,无非灵丹入腹

撒手功夫,无非大周无为

若夫下手之初,有易有难,未可概论。大约以真实心承当则易,以巧伪心袭取则难。一心真实,才能上达乎天。若稍涉巧伪,即便隔绝天心,自取魔障。故造命之功夫,虽由乎我,而出世之机缘,实由乎天。阴德之不可不积也。自古圣真,无不方便济人,慈悲及物。

一支先生:

修仙进道,若非宿世因缘,大丈夫

难能有成!!!

何也?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凄凄

修行又名修真

非得干净利落。里外透彻,方能功深造化

一心真实,方能上通天下通地

若夫有一丝毫巧诈虚伪假意,天心隔绝,还生魔障

如何能真心用事

真心承当,方能行大道事业

凡心不死透,真心不出现

真心者,道心,天心是也

修炼一途,积精累炁而已

精气之为物,命也

命自我造,不由乎天

奈何世间情缘羁绊牵缠

故而出世清修机缘却也不由自己而来

为何?

法,财,侣,地,少一难行

广积阴德,方堪造化


《太上感应篇》当刻刻行持,行持之际,又当心安意肯,无所为而为之。切不可夹带一毫计功、谋利、徼福、求报念头,倘或一念夹杂,使违心过天,障落魔眷属中,而障却大道因缘矣。

一支先生:

与人方便,行善积德

本就天经地义

不可起一丝一毫计较之念想

若非如此,难进大道之门

   “世间魔障,一切皆由心造。一心积德,自然足以格天。办道其机括,乃由我而不由天也。然则造命之学,不特在了手后,即在乎下手时矣。发心担荷大道者,尤当三复。”


一支先生:

欲俢天道入仙途,此段尤当三复!!!

何也?

天地间,唯乎一心而已

一切,唯心所造

心生,则种种生

心灭,则种种灭

若欲求道修仙,必得一心积德

若非如此,绝难得闻大道妙音

入道修仙,在我而不在天

为何?

是我要修,而非天要你修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自身追求而已,干天何事儿???

切莫愚痴,曰此乃天命所归,非常人之所能及

若能一心向道,必定有成!!!

心诚则灵!!!

不怕道不成,只怪心不诚

入道修仙,下手功夫即是筑基炼己

衣服破了布来补,人若亏损,如何补益?

《玉皇经》云:上药三品,神与炁精

故而入道修仙无它,无非精炁神而已

积精累炁,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

次第而去

有何难哉?

筑基如何去做?

无非凝神入炁穴而已

凝神,乃入道修仙第一步功法

神凝则精气聚

神若不凝,精气则无所皈依

精炁无所皈依,如何能运转正常?

必定如同凡夫俗子那般,柔弱不堪,百病丛生

妄想上天,何其难矣

诸位,可用心去参悟修炼过?

若未曾有,无忧奉劝诸位快去快去

若已有经验,无忧建议多多参悟参悟,配合经典书籍

 子野曰:“大道万劫一传,非等闲细事。道既高,魔必胜。非以阴德相扶,恐有挫志之患。”

一支先生: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无魔不成道

有魔道可成

魔者,磨也

磨练之意

非为小说影视里面虚幻之真实存在,一切唯心造

心志不专,得靠磨

心志不坚,得靠磨

心志不稳,得靠磨

七情六欲而来者,无非磨也

若非如此磨练,如何能得金刚般坚毅之心

苦行之所由来,即此也

天地间所存者,唯一意志而已!!!

靠的是磨!!!

望大家欲入仙途修道,当苦心磨练意志

若意志薄弱消沉不坚

磨难现前,立马鼎翻炉倒,前功尽弃,还有大危险

戒之戒之!!!

懒道人曰:“仙道长生,若不挟以阴德,则无凝受上天福禄之本,虽闻大道,修必难成。然行阴德,乃暗培心地也。尽绝名根,及脱生为仙,鬼神始服。凡人以横逆加我,只觉是我开起众生罪障,咎我怜人,方有意味,为大慈悲。如云自反有礼,不与为难,即非天地覆载,何德之有?噫!其去仙远矣。”

一支先生:

修道一途,佛门大乘六次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解脱

布施,一切布施

即‘尽绝名根’之谓也

入道修仙,不受凡俗

故而当杜绝一切世间名利恩爱

若非如此,如何能做不俗仙人

方为‘布施’之谓也

非时下教门所讲给他点财物或捐赠

持戒者,因心地不净不静

非得戒律约束教化,方能矫枉纠正

忍辱乃修行彻始彻终功夫

何也?

一分道存,即有一分魔在

若不时时忍辱精进,魔来临考,如何能过?

若不能过,如何能死透凡心

入定解脱

忍辱于平常日用而来

时时检点,刻刻反省

起心动念即是错

一切随她去

他强任他强

清风抚大岗

如此精进,有何难哉!

神仙必成也

 《唱道真言》曰:“学道之士,以济世度人为本分事,不单为自己一个长生不死。分明要做三途八难,六道四生,数含灵一大父母,见他受苦,如己亲尝,见他痴迷,如已陷溺,必得有如此慈悲,如此切愿,则修持之际,自然众圣来现,诸神拱侍,惟恐其道之不成。

一支先生:

入道修行,慈悲为怀

若非如此,难矣穷极‘上善若水’真谛

心若不善,绝难入定

大药必从定中来

慈悲之心,用在于此

非只为众生着想

况且,修行一途,闻,思,修,信,愿,行,证

愿之所在,也在于此

心若无大愿伴随,很难走到最后

贪图世间享乐,半道崩殂

《唱道》此言在于激励诸位好生向道修炼

心不迷乱

安处中宫

一心一意

大道自然成

神仙自来


“仙之求人,甚于人之求仙。上界圣贤,于苦志之弟子,爱若珍珠宝玉。珍珠有价,好弟子无价。当初起手,立下念头,便把姓名、乡贯,列之天府,日日有圣贤降临,察其功过。若果志真念确,圣贤喜之不胜,虚空护持,不减慈母之于赤子。凡我弟子,须鼓大勇,立大誓愿,要做顶天立地的功夫,旋乾转坤的豪杰。大振玄风,弘开法署。”


一支先生:

大丈夫行事,当顶天立地

追求无上上大道而去

切莫贪图人间富贵

诸位生逢盛世,正是修行好时机

若不立起正真向道之心

此身蹉跎,来生何就?

呜呼哀哉!!

 马丹阳祖曰:“速养丹珠速养身,好将阴德济斯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一支先生:

正谓此也!!!

 上阳子曰:“斯道至大,盗天地之秘,窃造化之机,在先积德修福,方能胜任,《悟真》曰:‘大药修之有易难,也知由我亦由天。若非积行修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


一支先生:

前辈谆谆告诫,苦心至此,吾辈何不死心踏地做一番

方才不误吾辈来此世间走一遭!!!


何谓阴德?

施与不求报,阴德也。积善无人知,阴德也。不迫人于险,阴德也。暗中作方便,阴德也。

一支先生:

诸位今而后当明如何积阴德

不可起一丝一毫得失分别之念

且去做就是了

夫修行人,若阴德未充,鲜不为外魔所攻。若能回思内省,发大忍辱精进,则魔障化为阴德。


一支先生:

诚不我欺也!!!

细思之!细思之!

《经》曰:‘彼以祸来,我以福往。彼以怨来,我以德往。’皆阴德之盛,驱魔之功也。

一支先生:

魔之所在,心有不足

《道德经》云:知足常乐,知止不殆

若知止足,自然不起分别取舍之心

魔障从何而来?

戒之戒之。。。

安住当下,无有过去未来

自得极乐

 “行须八百,功满三千,似乎累世莫殚。不知八百、三千,一切惟心所造。倘能一念回机,全身放下,方寸中空空洞洞,自然一了都了。三千功,八百行,当下立即圆满,而与太虚天体,同其广大、高明矣。”

一支先生:

此段重也。。。

世人执着名象数字

谓真有如数如名

可悲可叹更可怜矣

岂不知一切皆是方便

前辈此辈接引后辈所用

好生领悟领悟此段真谛,自然明了

功夫何难?

一念回机,全身放下,方寸中空空洞洞,自然一了都了!!!

此不正与无忧所传授虚空凝神法相同吁!!!

大家都去好生领悟领悟吧

三千八百,当下圆满

而能与太虚天体,同其广大,高明矣

勉旃勉旃

好生努力加油参悟参悟吧

莫误了此番大好机缘!!!

戒之戒之

勉旃勉旃

今晚到此为止

诸位且去看书学习参悟修炼一番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