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人临死前说:我后代要有人恶人,你直接立即打死,果然后人造反

 萍水奇峰 2017-12-14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身怀绝技的英雄好汉,基本上每逢乱世到来,这些风尘中的巨侠便有机会出人头地。比如说,唐朝的瓦岗寨、宋朝的梁山好汉都属于这样的豪杰。他们在太平时节无法舒展志向,总是觉得憋屈,只有到了风云动荡的乱世才能快活恣意。

前些年的《隋唐英雄传》就是一部描摹唐初英雄豪杰群像的影视剧。剧中的人物徐茂公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跟大家讲讲有关于他的故事。

徐茂公是一位武将出身,虽然,在各路演义小说中他以半仙式的人设登场,但事实上,真实的徐茂公是个战功卓著的英雄豪杰。隋朝末年,徐茂公和一干志同道合的兄弟创立了瓦岗寨。但是由于其力量太过弱小,所以,瓦岗寨最终没能成气候,徐茂公和其中的很多兄弟都投奔了李世民。

徐茂公每次指挥行军作战时,都筹划有度。临敌应变时,举止合乎机宜。与人一起谋划计策,能辨别它的好坏,听到别人一点好的计谋,便高兴地听从。他所得的赏物,大都分赐手下将士。作战取得胜利的时候,大多把功劳推让给部下,因此人都愿意为他效死力。

所以,他麾军所到之处,大都能破敌取胜。

从此以后,他在李世民的麾下南征北战,冲锋陷阵,为大唐的统一战争立下了汗马功劳。建国以后论功行赏,徐茂公被唐高祖封为英国公,彼时他的名气甚至能和战神李靖相提并论。当然,他得到了特殊的恩遇,皇帝感念他的功劳,特地赐了他国姓——李。

其实,徐茂公不仅是个老成持重的将军,他还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政治家。他的政治眼光非常狠辣,不然,他也不会投奔李唐。他一生辅佐了唐初的三代帝王,五十年宦海浮沉始终备受恩宠,几乎每一次暗流涌动他都能顺利的躲过。

然而,徐茂公能够在生前保住家族,死后没过几年却被人掘坟抛尸级,实在是惨到了极点。

并且,在徐茂公逝的前一天,他对弟弟李弼说:“我的病好像稍微好些了,可设酒宴来娱乐一下。”于是,堂上女乐工奏乐,檐下子孙罗列。待到酒宴结束,李勣对李弼说:

“我自己估量一定是要死的,不过想与你诀别罢了。怕你悲伤哭泣,骗你说病好像好些了,你不要哭,听我立规矩。我看房玄龄、杜如晦、高季辅辛辛苦苦建成家业,也希望把家业传给后辈子孙,结果都被愚蠢的儿子败家荡尽。我有这些犬子,要托付给你,你可要加意防察,有操行不轨、交结恶人的,立即打死,然后告诉我。”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疑惑了,身为大唐的开国元勋之一,生前有没有犯过什么大逆不道的罪过,为什么死后会遭受这样的劫难呢?

原来这一切都和徐茂公的后代有关系。

徐茂公有一个孙子名叫徐敬业,这个孩子从小就聪明过人,但是,其缺点也是非常的明显,他为人太过自负,几乎听不进别人的劝。这样的性格迟早要吃大亏,但是,身为英国公的子孙,按说也不会太过凄惨。造成悲剧的原因还有一个,徐敬业此人不但自负,而且,还有野心!

徐敬业年轻的时候非常厉害,颇有乃祖遗风,甚至,在某些地方还要远远超过徐茂公。唐高宗时代,有一处发生了叛乱,朝廷选中徐敬业前去剿灭叛贼。徐敬业领命以后点起兵马直奔叛军而去。但是,到了叛乱发生地以后,他做出了惊人的举动——抛下了身后的上万兵马,只身带着两个贴身随从便赶到了敌军大本营。

进入敌军的营地之后,徐敬业三言两语便让地方大将自己投降了!没有动用一兵一卒,徐敬业便完成了皇帝交代的使命。

这在很多人看来完全是神迹,自此之后,徐敬业的声名鹊起,甚至,风头比自己的爷爷还要盛。然而,此时年迈的徐茂公却非常担忧,他甚至私下说道:“虽然敬业办的这件事换我去也不可能办到,但是,我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将来我百年之后,这个孩子恐怕会给我们家族带来祸事,可提早防范,欲除之。”

徐茂公如此预言并没有引起徐敬业的惊醒,他越发骄纵,平常谁也看不起。

徐茂公死后不久,徐敬业便成为了徐家的话事人,因为,他的父亲早早就已经离开了人世。徐敬业是以嫡长子的身份继承族长身份的。没有了爷爷的约束,徐敬业行事越来越肆无忌惮,甚至,对皇帝也有些不恭敬。

众所周知,高宗李治是个比较平庸的君主,但是,他的皇后武则天却是千古未有的伟大女性。武皇后后来临朝称制,成为皇帝,这引起了徐敬业的不满。他本来是李家的忠实臣子,如今,却要他屈居一个女人治下,徐敬业忍受不了!

所以,徐敬业拉了一伙人打着恢复李唐江山的名头和武则天对着干了——造反。

以勤王救国、匡扶卢陵王李显复位为名出师,由骆宾王写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以号召天下。徐敬业叛乱时,身边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大多官场失意,对武氏不满,其中就有李敬猷,魏思温,骆宾五,唐之奇等人。

然而,武则天也不省油的灯,她可是前所未有的女皇。武后先是剥夺徐敬业的赐姓,遣梁郡公李孝逸为主帅,魏元忠为副帅统兵三十万征讨。

徐敬业手下魏思温建议直攻东都洛阳,而薛璋则劝先南进常州、润州。之后,徐敬业听从薛璋意见,先南渡长江攻陷润州,再北向与李孝逸战于高邮,徐敬业初战获胜,但久战兵疲,十一月李孝逸以火攻大败徐敬业军,徐敬业逃往润州,为部下所杀,内乱遂平。

徐家也因为徐敬业的缘故而彻底败落,甚至,连徐茂公这样的开国元勋都没能幸免,他被人从地里挖了出来,弃尸荒野。

后来贞元十七年(801年)吐蕃军到唐朝盐州时,吐蕃军中有将徐舍人,自称为徐敬业后人,不忘本国,并将包括僧人延素在内的俘虏千百人全部放归。

参考资料:

『《新唐书·卷七十五·表第十五》、《旧唐书·卷六十七·列传第十七》、《资治通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