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诗最忌讳的是什么?

 紫嫣雅閣 2017-12-14

写诗最忌讳的是什么?

当前喜欢传统诗歌的人越来越多,愿意自己动笔进行诗词创作,抒发性情,描绘感受的人也比比皆是。我们不禁要问:写诗最忌讳的是什么呢?写文言诗词,按业内人士、传统说法写诗最忌讳作“衰飒语”。什么是“衰飒语”,说白了就是丧气话,中国古代特别注意一语成谶的事,就是指“不幸而言中”的事,一句话失当,不好的事情应验了、成真了。中国历史上大家都知道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唐代诗人张祜身上的事。张祜经过扬州,被眼前景色吸引,于是兴高采烈写下一首诗来: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和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写完诗,张祜很得意,叫来酒菜,喝的酩酊大醉。到了唐宣宗大中年间,他又一次经过扬州,暂时客居这个被他欣赏的地方,这次,他果然就死在扬州了。人们都说是张祜那首诗一语成谶。这样的所谓一语成谶的事屡见不鲜,薛涛幼时,其父指院中一梧桐曰:'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薛涛即对曰:'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其父听后,愀然久之。皆因诗中有'送往迎来'之辞。后薛涛果然沦为名妓。

其实事物发展与自己诗词写作不一定有必然联系,很多事情纯属巧合,是偶然的,但是一个人思想不阳光,整天想着不吉利的事,难免见诸笔端,这是需要注意的。另外一方面,在宣传舆论上利用所谓谶言,扰乱人心,比如秦朝末年制造的“始皇帝死而地分”肯定是被秦灭亡的六国贵族制造的玩意儿。经研究发现,西方人士也很注意避免出现“不吉利”语言,所谓“乌鸦嘴”是也。

我的老师孔凡章先生也就注意、并要求我们写诗不可做“衰飒语”,记得当年北京有位特别喜好诗词的女孩——姑隐其名,她在京交际广泛,尽交名人,什么周汝昌、张中行、陈明强、严文井、钱世明、丁芒等老前辈,普遍对她赏识有加。一次她作的诗钟被孔先生看到了,诗钟的题目是“电扇”“花生”,她写的是:“入土九秋方结果,生凤一季便蒙尘”当时孔先生指着这联诗钟对我说:怎么能这样写呢?这是作诗的大忌。后来这位女孩遭际迍邅,据说现在已经遁入空门了。作诗,是件正经事,不可乱来,不可不在乎,不仅不可做“衰飒语”,一些激愤语,谩骂语也必须注意起来,一首诗脱稿了,在出手或拜客之前,一定要客观冷静地看一看,检查检查,文字事,不可等闲视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