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读书

 文山书院 2017-12-14

《 文摘报 》( 2017年11月25日   08 版)

  很多人会说,如今工作繁重,生活压力大,没有时间读书。这是事实,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很忙。但是否可以想办法挤时间读书?若真的想提升自己素质与业务能力,还是要“充电”,把读书看作“充电”,再忙也不能不读书,那么时间也就会有了。

  不能等待,别指望等到有一个很悠闲无压力的时段再来读书。

    读书不能只从职业出发

  工作和生活越繁忙,压力越大,越烦躁,就越要有自己的精神空间,读书就是建构精神空间的办法之一。如果读书成为习惯,成了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可以增添情趣,提升素质,让生活更充实,更有幸福感,这也可以帮助你对抗压力、减少“职业性倦怠”。

  当读书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他的气质风范也会改变,这对教师来说很要紧。教师是化育人的职业,要化育他人,必先化育自己,让自己具备博雅的气质。这个“博”可以理解为眼光与气度的开通博大,“雅”就是品位的高雅。教师不一定要求知识非常广博高深,但气质风范必定是倾向博雅的。在当今趋向物质化、功利化、粗鄙化的氛围中,提倡“博雅”是有现实意义的。而化育自己、导向博雅,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读书。

  其实现在很多老师也在读书,可惜往往拘泥于“职业性阅读”,是目标很实际、很功利的阅读。不是说“职业性阅读”不重要,而是说光有这种阅读,很不够。过于功利性的或者娱乐化的阅读,可能还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教师所需要的“博雅”相悖。所以还是要恢复和增加自由阅读的空间。除了读实用的书、专业的书,应多读点历史、哲学、自然科学及其他领域的书,视野拓展了,才能慢慢找到自己的所长所爱,让自己重新进入自由的个性化阅读境地。

  当前社会文化有粗鄙化的倾向,“文化快餐”的阅读,特别是微信等新媒体信息轰炸式阅读,已经占去我们本来就很少的阅读时间。这些东西快乐且方便,但太过放任投入甚至迷醉,会越来越浮躁。所以读书还是要有毅力的。

  读书要有规划,不能只跟随潮流,或者完全由着性子来读,那种抓到什么读什么的习惯不好。读书计划和书目都要适合自己,有针对性和前瞻性。一般而言,给自己设计的书目应当多一些基本的书,包括某些文化经典。经典读起来可能有些隔膜,这很正常,别指望像读流行读物那样的畅快。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历史筛选沉淀下来的,需要结合人生的历练去慢慢理解吸收。读经典是一个涵养的过程,是“磨性子”。年轻时多读一些经典,可以为精神成长打底子。

    读书以养性

  现在是网络时代、图像时代、视频时代,人们读书的时间少了,上网、读图、看视频多了。比起其他接受方式,读书可能更有选择性,也更个人化,更需要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介入。读书所能获得的文字感觉,是一般视频所没有的,甚至网上阅读也难于获得书本阅读的那种独有的效果。拿着手机或阅读器诵读“目尽青天怀今古”,总有些怪怪的,不能进入状态。这不完全是习惯问题,也有媒介运用的区别所形成的效应问题。另外,过于依赖网络,容易形成碎片化、平面化思维。所以,我以为还是要读一些书的,特别是读一些纸质的书。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最重要的途径。

  这些道理都懂,只是做起来不大容易。我在大学教书,发现许多学生并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除了自己专业的书,他们再也没有读其他书的兴趣和计划,顶多随兴所至读一些诸如武侠、言情、玄幻、穿越之类的流行通俗作品。一有时间就上网看视频、聊天、打游戏,玩起微信来就更是“手不释机”。这样的文化情致倒是流行与时髦,但也可能浮浅,缺乏个性,他们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比较差,甚至影响到专业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不少年轻人后悔在学校没有好好读书,出了校门又抱怨压力大,没有时间读书。“人人皆忙”的时代,压力大也是现实。但说忙到没时间读书,大多有些言过其实。关键是要有读书的愿望和毅力。

  当然,有了读书的意愿,最好还要有自己的计划和书目,而不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要取法乎上,多读一些经典,读一些基本的书。把浏览和精读结合起来。浏览好比跑马观花,也是培养兴趣、拓展视野的一种读法。但更重要的是精读与通读,量不一定要多,扎扎实实读完几本,有些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水平自然就会有所提升,而且能“养性”,让自己脱离浮躁,变得踏实。

  现在的诱惑太多,要读书,就需要一些毅力。那些流行的休闲文化,往往都很吸引人,给人以娱乐和刺激。年轻人不接触流行文化是不现实的,流行文化的适当消费,有利于青年人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但应当是“适度消费”,不沉迷其中。正处在成长时期的年轻人若能努力把持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就不至于被动地卷入通俗文化,还可能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

  这也是“读书养性”吧。

    读书方法很重要

  读书其实是一件私密的事,是个人化的,照理说不应该有什么统一的书目。而还没有读书兴趣的人,给他开个书目是有必要的。

  我建议把书目的提供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语文老师可以借这个书目来做两件事。一是激发读书兴趣。你推荐了30本,他能够读3本就不错了,慢慢进入状态,唤起阅读的兴趣。怎么引起孩子们的读书兴趣?不能只是布置阅读任务,我们的语文老师还得想想办法。第二,就是介绍读书方法。书目有一部分编得不错,不只是介绍书,还提示了读的方法。对中小学生来说阅读方法的掌握是很重要的,是基本的语文素养。

  现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在读书方法的引导上做得很不够。很多语文课几乎全都是精读精讲,什么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生词修辞等等,抠得很细,就如同手术解剖。老这样,学生会腻味。课改之后想改一改,又增加了许多课堂讨论,很热闹,但读书兴趣还是起不来,阅读能力和口味也不见得提高。

  现在的语文课是分精读与略读两类课的,本来精读课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兴味,然后在略读课中让学生用这些方法去读,多做自主性的泛读。可是老师担心考试,生怕有什么遗漏,把所有课全都讲成精读,细嚼慢咽,学生就没有自己阅读延伸的空间了。而且精读课全都是差不多的面孔,都是为了应试,怎么还会有读书的兴趣?孩子们本来有些兴趣,也可能被扼杀了。

  另一个弊端,就是不教、少教读书的方法。上了那么多课,做了那么多题,考了那么多试,还是不会读书,特别是不会完整地读一本书。学生不会泛读,只会精读,他们就缺少这种能力,日后在他们生活中精读毕竟少,泛读浏览反而是常用的。所以我主张语文教学改革要重视精读与泛读(略读)结合,并且一定要指向课外阅读,把课堂教学引申到课外,和学生们的语文生活联系起来。

  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除了精读,还有浏览、猜读、跳读、群读等,都是有用的,也都需要给具体方法。但是现在的语文课对此很少关注,专家也很少研究。这是个大问题。我现在特别要提出,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学会“连滚带爬”地读。不要每一本书都那么抠字眼,不一定全都要精读,要容许有相当部分的书是“连滚带爬”地读的,否则就很难有阅读面,也很难培养起阅读兴趣来。

  我说的“连滚带爬”地读,包括浏览、快读、猜读、跳读。回忆一下,小时候我们读书,很多情况下都是“连滚带爬”,老师不怎么管,但我们自己也读得不错。记得我小学四五年级读《西游记》,很多字都不认识,按照现代的语文教学的要求,不认识的字就要查字典,可是如果每隔几行就查字典,大概也就读不下去、趣味索然了。

  所以我那时的读法就是跳着读、猜着读,大致能懂就一气呵成读下去。小孩子嘛,看到写风景的跳过去,看到诗词也不去管,遇到写妖怪的就多看两眼,很快读完一本,就有信心了。对学生来说,课外阅读很重要,但不能都是精读,在很多时候,应当是“连滚带爬”地读。

  我们有些关于读书的传统的观点不一定是对的,比如“不动笔墨不看书”。在一定的情况下,比如强调读写结合,可以这样要求。但这不应当作为读所有书都必须遵循的戒律,凡是读书全都要求“动笔墨”,那就不切实际了。

  还有,现在的阅读教学往往都要指向写作,作家的意图呀、手法呀、篇章呀,处处都是导向练习写作,这也未免太累了。能不能不那么“实际”,多让学生欣赏和感悟一下?

  现今普通国民的读书状况也是不容乐观的。最近我回广东老家,看到我年轻时常去的新华书店还在,但全变样了。以前,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文革”除外),虽然很艰苦,但这个新华书店还是有些书香的,记得那时在书店里还有许多中外文化经典的书。可是现在你想找一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都不易,摆满全店的几乎都是各种教辅,还有就是股票、理财、养生等等。不是说这些书就不好、不能读,而是说几乎全都在风风火火读这些书,未免太过实际、太过浮躁了。除了阅读面,阅读口味的确也是个普遍的问题。

  (《燕园困学记》温儒敏著 新星出版社2017年5月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