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你一招:反应性倾听 ——父母如何帮助内向孩子表达感受

 我爱猫咪魔法袋 2017-12-14


蒂米伸手去摸一只陌生的狗。狗突然咬了他。他感到很害怕,赶紧把手缩回,并且记住了这次经历:“那只狗狗看上去挺友善,可是它咬了我,把我吓坏了。下次我再想摸一只狗,我要在伸手前先征求它主人的意见。”他把这点认识收起——记住,内向的人尤其擅长储存负面的经历。


感受是内向的人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的向导。例如,正是通过个人感受,内向的人能发觉他们享受社交,即使社交耗费精力。艾米回想着说道:“我在玛蒂家玩得很开心。我希望我们能很快再约一天一起玩。”情绪使重要关系得以突出。“没有外公在,我的生日就没那么好玩了。下次聚会的时候我要让妈妈把外公叫过来。”凯莎一边想一边说。


如今,太多孩子没有学会体会他们的感受,反而早早地学会了转移不适感受,或者说是学会了快速转换大脑通道。他们没有学习调整他们的情绪。调整情绪意味着使情绪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没有情绪调整,许多年轻人或者追求虚假的情绪高潮或者陷入情绪低潮。

外向的人尤其可能习惯于情绪高潮。一些能带来伪高潮的方式包括暴饮暴食,过度行为,使用毒品、药品,参与持续刺激肾上腺素分泌的行为和风险性行为,自觉高人一等和寻求别人的认可。内向的人则可能受困情绪低潮之中。一些情绪低潮的例子包括表现得过度依赖,沉湎在内疚或耻辱感中不可自拔,变得抑郁或情感淡漠,暴饮暴食,使用毒品、药品,或者感到绝望。


活着就意味着时有痛苦的感受。痛苦深化了我们的人生体验。孩子们需要学会承担和处理他们的感受。你能帮孩子学习自我安抚以缓解他们的痛苦感受。由于情绪是一种能量,它们在我们身上自然流淌。如果我们觉察到了它们的端倪,感受到了它们,它们就能慢慢退去。

通过在孩子心烦意乱的时候安慰他使他平静下来,你可以从外部平衡孩子的情绪消长。你可以在孩子灰心的时候给他鼓励。这能教会他如何在自身情绪天平摇摆时进行自我的内在调整以使其恢复平稳。能这么做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关键能力。


帮助内向的孩子表达感受

能够帮助内向孩子学习表达和注重自身感受的一个工具是“反应性倾听”。你可以倾听他描述自身的感受,然后像一面镜子一样反射即复述他的表述。用这种方法处理愉快和不愉快的情绪。接受和复述孩子的想法和情绪将有助于孩子“看清”自己的感受。如果你没有完全听懂或抓住他所表达情感的每个细微之处,他可以纠正你。这样处理过的感受就会呈现出新的清晰感,然后他就能学习妥善地处理它们了。


这一过程也能培养你和孩子间的信任感。感到被理解是一种影响至深的体验,特别是对把关注点放在内心世界的人来说。内向的孩子对你如何回应他们的说法非常敏感和敏锐。当你更放松地面对他的感受时(以及你自己的感受时,就像你在表述自己情绪时常会发生的那样),你就会发现他把心扉打开。时间长了,他也将对自己的感受和行为有更强的控制力。


反应性倾听的步骤

1.表示出包容和尊重:所有的感受都可以说。

“我知道你对姐姐很恼火。”


★ 承认行为界限的存在

“但是你不能从她的手中把小卡车抢走。”


★ 倾听和密切注意他所说的内容,保持良好的眼神交流。别打断他的话。

“我知道她没问你就把你的卡车给拿走了。”


2.以中立的反应表示对他感受的认可而非评判。

“我知道了。那后来又怎么样了呢?”


★ 思考他说的话和他的感受

“听上去你似乎觉得她听不进你说的话,而且你也无法保护你的玩具不被她拿走。”


 ★ 指出他的感受的名称

“听上去那确实让人感到沮丧。她甚至没问你借(她能否借你的玩具)。”


3.承认他的需要和愿望。问题只会在他的感受得到承认之后才能解决。

“你想让我帮帮你,跟蒂凡尼谈谈她不问你就拿你的玩具的事吗?”

 

父母课堂:指引内向孩子穿越情感地带的路标

如你所知,内向的孩子拥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但是作为家长,读懂他们可能会有些困难。知道以下几点将有所帮助,即内向的孩子:


★★ 也许会被他们内心的思想和感受弄得不知所措,以致僵住,或者变得沉默寡言。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确保他们不会感到你在评判他们。


★★ 会敏感于别人的感受,有同情心(特别是右脑占主导的内向孩子)。对他们的热情和才能给予肯定。


 ★★需要花更长的时间认识他们的感受。提醒他们,过不了多久他们就将更明确体会到自己的感受。


★★会被强烈的情感、愤怒感和激烈的内心冲突弄得精疲力竭。帮助他们理解这些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但有时值得花精力去处理冲突。


★★在外向的孩子追求的那类刺激作用下会有被过度刺激的感觉。安慰他们,向他们说明他们可以每次只享受少量的刺激。


 ★★ 对于尝试新事物可能感到焦虑,对未知的领域有所回避。帮助他们学会忍受不安。提醒他们,焦虑感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他们休息一下,吸口气放轻松,轻声告诉自己冷静下来慢慢来,这种感觉就会过去。



本文选摘于《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