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冬将至,看看古人冬天是怎么取暖的,最后一种可谓空前绝后

 百科知识博览 2017-12-14

最近的气温能够明显感到越来越低,寒冬又如期而至。每年的这个时候,不管南方北方,都是寒风凛冽,“怕冷一族“纷纷带上手套围巾,穿上秋裤棉袄,与寒冬作斗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北方很多地区都用上了集中供暖,南方则基本采取空调取暖,凭借这些现代化的取暖设施,冬天已经基本不再”寒冷“。

但是在没有高科技的古代,古人在寒冷的冬天是如何取暖的呢?尤其是那些气温低至零下几十度的地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的惊世智慧。

取暖方式一:火

火是人类的一项重大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能够使用和控制火了。火的用途除了把食物变熟以外,还有个重要用途就是取暖。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生起一个简单的火堆取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制造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于是利用火取暖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普通人家利用“燎炉”、“火盆”烧炭取暖;稍微富裕的使用精致的“手炉”、“脚炉”;皇宫贵族先出现了“壁炉”、“火墙”,后来逐渐在民间普及,至今北方仍然有很多地方在使用“火炕”取暖。

取暖方式二:热水

宋朝时期,出现了一种类似现在热水袋的取暖工具,称为“汤婆子”、“脚婆”。用锡或者铜制成南瓜状的圆壶,上面留有小口可灌入热水,然后装入布袋中达到取暖的效果。

这种“汤婆子”便宜好用,寻常百姓家基本上都有。而且不易损坏,有的甚至会传给几代人。宋朝的黄庭坚还曾做过一首诗赞美这种工具:小姬暖足卧,或能起心兵。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

取暖方式三:花椒

虽然古人没有空调、暖气可以直接调节室内温暖,但是古人凭借高超的智慧也发明了一种可以调节温度的房间,称为“温调房”。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张衡《西京赋》里记载“朝堂承东,温调延北”,其中的“温调”就是指温调房。

温调房的原理是什么样的呢?据说是“以椒为泥涂室”,将花椒捣碎和泥,涂在墙壁上,制成墙壁保温层,达到防寒保暖的效果。不过这种奢侈的方式显然只有贵族富裕家庭才能用上。据史书记载,西晋首富石崇就曾这样做过。

取暖方式四:女人

同上面的几种相比,最后这种可谓就是空前绝后了。相信“美人呵笔”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说有一年冬天,唐玄宗李隆基召见李白撰写诏诰,但是由于气温太低,毛笔被冻住了,于是李隆基喊来十几个宫女,命每人用嘴呼热气将毛笔解冻,称为“美人呵笔”。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也许正是受到皇帝的影响,唐玄宗的两个弟弟也纷纷效仿,而且更加荒唐。

一位是申王李撝,每到冬天寒冷来临的时候,他就让侍女们密密的围在他周围,以此来抵御寒气,称之为“妓围”。另一位则是岐王李范,每到冬天冻手时,他不用烤火、热水的方式取暖,而是将手伸进年轻貌美的侍女怀中,美其名曰“香肌暖手”。

在古代,当取暖的最基础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促进了各种工具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当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一些人寻求更高层次的享受与奢侈时,你认为社会是进步还是倒退了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