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寿在《三国志》中怎么称呼曹操刘备孙权?其中深意,大有不同!

 上善若水604fin 2017-12-14

我们知道二十四史中,前四史的文学成就最高,而前四史也刚好是私人编纂的史学巨著。既是私人修著,难免会将个人情感表达在文字里,例如司马迁敬仰项羽,将项羽列于本纪之中。那么陈寿在修《三国志》时,是否融入了个人情感呢?那么我们来看看陈寿在书中对曹操刘备孙权三位君主的称谓来试着找找答案吧。

一、曹操

陈寿在《三国志》中怎么称呼曹操刘备孙权?其中深意,大有不同!​陈寿对曹操的称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曹操出生到建安元年,这一阶段,《三国志》中均称曹操为太祖,例如《三国志·武帝纪》开篇“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宇孟德。”之后有:“(初平)三年春,太祖军顿丘。”、“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等等

第二个阶段是建安元年至建安二十一年,建安元年,曹操迎天子至许都后,以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所以这段时期,陈寿在《三国志》中尊称曹操为公或曹公。例如“秋八月,公东征海贼管承”、“(建安)十二年春二月,公自淳于还邺。”等等

第三个阶段是建安二十一年至曹操去世,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进爵为魏王,所以这段时期,陈寿在《三国志》中尊称曹操为王。例如:“(建安)二十二年春正月,王军居巢”、“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等等

二、刘备

陈寿在《三国志》中怎么称呼曹操刘备孙权?其中深意,大有不同!​《三国志·先主传》开篇:“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至《先主传》结束:“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陈寿在《先主传》中始终称刘备为先主。

三、孙权

陈寿在《三国志》中怎么称呼曹操刘备孙权?其中深意,大有不同!​《三国志·吴主传》开篇:“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至《吴主》结束:“夏四月,权薨,时年七十一,谥曰大皇帝”,陈寿在《吴主传》中始终以名子称谓孙权。

陈寿曾为蜀汉旧臣,后蜀汉被灭,入为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曹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本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

故而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各君主的称谓中也大有不同。在《武帝纪》的前部分,因曹操官职较低,故而以庙号太祖称谓曹操,后曹操封侯,拜大将军,称曹操为公,再之后,曹操进爵为魏王,则以称曹操为王。在三个君主中,对曹操是最为尊重的。因陈寿曾为蜀汉旧臣,故而在《先主传》通篇尊称刘备为先主。而对于吴主孙权,无甚感情,因而通篇以名字称权,此中意味,不言自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