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韦工虾道 | 2017年的白便,你需要这样的综合防控

 倪文彬 2017-12-14

最近走珠三角的市场,发现最近白便多了很多,不少地方发生率达到九成,而且发生的时间也比去年提前了,故专门写篇文章谈谈白便的综合防控,希望养户们能够更好地防控白便。


首先看看目前珠海容川使用“安保组合”对白便的防控效果,然后再从理论上来分析。



1

白便发生的的原因

白便是肠道极度受损,肠粘膜严重破坏而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各种毒素导致肠道受损,如重金属、硫化氢、氨氮、亚盐、黄曲霉素、藻毒素及弧菌分泌的毒素。还有非毒素引起的,如肝肠孢子虫,寄生在肠道的孢子虫大量繁殖对肠道的破坏极大,也会导致白便。还有一种是高pH也会导致肠粘膜受损。而其中估计七成左右的白便是由弧菌毒素和藻毒素综合造成的。


2

白便出现的常见规律


A、水浓的塘


这种塘的特点是,藻类很丰富,水很浓,尤其是单一藻种的塘发生率最高(水色呈现一种比较纯粹的颜色,如纯的绿色、黄色、黑色、蓝色、青色,由单一藻种构成优势藻种形成的)。统计发现,十个白便塘至少有一半是浓水的塘。为何浓水容易发生白便呢?因为主要是藻毒素多造成的。藻类多的塘每天死亡的藻的数量一般要高于藻类少的,而死亡藻类在分解过程中会有一些藻毒素出现,虾有摄食藻类的习性,包括死藻,尤其是1000条到100条规格的虾更喜欢摄食死藻,藻毒素对消化道不断损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白便就出现了。


B、有毒藻类多的塘


这种塘的特点是存在大量的有毒藻类,如蓝藻、甲藻、裸藻最为常见,这些藻类往往在活的时候会分泌毒素,死后毒素更大,所以对肠道的破坏力更大,发生率比浓水塘多,因为平时有毒藻类多的塘并不常见,所以统计白便发病塘只有一成左右是这种塘。


C、肠道和肝胰脏

黄菌超标的塘


因为弧菌导致虾死亡的原因就是弧菌分泌毒素,毒素导致器官或组织坏死。所以绿菌(副溶血弧菌,EMS的病原)在肝胰腺和肠道超标时导致肠炎偷死,黄菌超标时导致白便,就是大量的弧菌分泌大量的毒素,对于肠道损害程度时巨大的。


D、高温


因为高温期各种生物新陈代谢快,藻类周期短,繁殖快,死亡也快;高温期耗氧大,由于低溶氧,有毒物质不断累积,低溶氧和高温又有利于弧菌的大量繁殖。可以说前面三点是内因,而高温是外因。在低温期白便少很多,在冬棚的1月份期间,基本看不到白便,而随着水温的不断上升,白便越来越多,在八月份达到最高峰,原因就是温度这个外因决定了内因的发展。


3

白便的预防思路

综上所说,白便是肠道受损严重引起的,有时候是单一原因造成,有时候会是综合原因造成的,而在高温期高发的主要原因就是藻毒素和消化道弧菌超标综合造成的。因为高温而导致藻毒素多及弧菌超标同时出现的概率非常高,而多因素综合造成的白便更难以防控。如只是由藻毒引起的白便,在发生之前必定是有毒藻类很多或者水浓塘死藻多,而由藻毒和弧菌两个综合引起的塘水不一定是浓的,有毒藻类也不一定是多,而弧菌也不一定超标,即综合原因造成的话,每个单一的因素不需要达到那个量就能造成白便,因为几个因素对肠道造成的伤害叠加起来就达到了发生白便的程度,这就是白便在高温期之所以发生率那么高的原因。


所以,要预防白便就要综合预防,才能把白便发病率降低到较低的水平。预防的思路是:

1、尽可能减少毒素的产生;

2、毒素较多时,尽可能解除毒性;

3、加强对肠道和肝胰腺的保护和对损伤的修复。


如果能做到第1点,则能根本性预防到白便,其它两点则不是非常必要,但往往很多塘做不到,那么退而求其次,第2点和第3点就会起决定性作用,当然,预防效果会打折扣。


4

白便的预防措施

1、控制藻毒素


需要做到几点,基本上藻毒素就能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不至于引起白便。a、防止蓝藻、甲藻和裸藻等毒性大的藻类大量繁殖;b、防止浓水;c、稳定藻相,避免出现大量死藻。如何能同时做到这三点呢?我在之前的文章曾经提到过的养水全家桶就完全能够满足,因为我发现很多人还是理解不够,没能把它的功能发挥到很好,所以现在还是有必要再啰嗦一下。


a、 水体里的营养失衡


长蓝藻等不良藻类的主要原因是水体里的营养失衡,不利于绿藻和硅藻等有益藻类的生长繁殖,而对不良藻类相对影响没有那么大,所以蓝藻等繁殖比较快,绿藻和硅藻繁殖慢,经过一段时间蓝藻等成为优势藻类。解决思路就是创造有利于有益藻类繁殖,不利于有害藻类繁殖的水体环境,即水体营养调成绿藻和硅藻等喜欢的,使营养更加均衡。


养水全加桶通过虾多宝和黑精灵发酵,一方面大量的菌代谢产物能够促进有益藻繁殖生长,另一方面大量的菌可以把水体主要是底部的营养大量分解出来,从而弥补了水体中缺乏的一些营养,使水体营养更加均衡;另外黑精灵富含腐殖质(极好的一种肥料)和十几种微量元素,而低盐度地区的微量元素基本都不足,限制了有益藻类的繁殖生长,另外黑精灵能够遮光几天,而蓝藻喜欢强光,遮光限制了蓝藻的快速繁殖,给与有益藻类更有利的竞争条件。


b、 浓水


根本原因是水体里的营养过多引起。因为每天喂料,残饵和虾粪便不断累积,这些物质被细菌分解成藻类可以利用的营养,而越到养殖后期,投喂量越大,营养越充足,藻类由于有营养供应,所以不断繁殖和生长,水色就越来越浓。


要解决过浓的这个问题,有几种思路:

一、将残饵和粪便尽可能地及时排出池外,高位池就是使用此种思路,每天通过排污和换水来将有机物排出去;


二、循环用水,将水排出去处理好后再回收利用,如工厂化就是采用此种思路;


三、遮光,控制光线来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如盖棚并配合遮阳网,或者使用一些色素来遮光,比如黑精灵和水精灵;


四、种植水生植物,如水葫芦和浮萍等,既可遮光,又能吸收水体里很多营养;


五、使用大量有益菌长期分解并吸收掉营养,当水体营养处于分解及消耗相对平衡时,水色保持稳定;当消耗大过分解时藻类逐渐变少,水色变淡,到一定程度就成为浊水;当分解远大于消耗时藻类增加,水色变浓。


养水全家桶就是采用第五种思路,通过大量有益菌分解及消耗营养的方法。此种方法的关键点就是菌种要好,量要足够和持续使用。目前养水全加桶有两种,一种是使用小桶,一种是用大桶,最大的差别就是容量问题。因为小桶容量小,一个大池需要小桶多次发酵,而大桶容量大,发酵一次可以多次使用,另外大桶配有阀门,接上管道通到增氧机旁边,不需要人为去泼,简单省力。如下图就是大桶的,最佳配置是10-12亩配置一个大桶,如果是小塘,一个大桶可以管两个塘。


注意:在高温期需遮光,以免温度过高,影响到发酵效果


养水全加桶从放苗开始用,并坚持定期使用的塘基本能够做到前期水色保持稳定的黄绿色,在中后期黄绿色带浊。如中山的侯老板,有个塘11亩,调水就是使用养水全加桶,4月11日放苗,每隔七天左右使用一桶全加桶,到5月18日前都保持黄绿色,到中后期保持黄绿色带浊。目前已有几百个养户使用养水全加桶,其中从前期就开始使用的几乎百分之百认为可以稳定藻相,效果很好。


(往左滑动图片,可以查看更多)


可是,有不少客户反映在养殖中期才开始使用养水全加桶效果不明显。现在具体分析一下。因为中途使用,本来塘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这时候第一次使用,尽管是使用了大桶,泼下去大量的有益菌,虽然消耗的营养很多,但分解的营养也是很多,所以无法使水变瘦,甚至如果塘底的有机物非常多,水还会变得更加浓,而且往往中后期每天投喂的量比较大,每天增加的有机物很多,消耗的营养难以超过分解的营养。


所以如果是中途发现水浓才开始使用养水全家桶,建议用法和用量:

按照一大桶2包虾多宝,2包黑精灵,30斤红糖,加满水。


发酵两天后在下午先用半桶,第二天早上把剩下的半桶用完;


然后重新发酵一桶,按照同样的方法和用量重复,一般三四桶后水色就会有明显的瘦水。


总之,养水全加桶使用的频率和用量要视水色来决定。如果从放苗开始用,前期使用的用量和用法:一大桶(2000斤水的容量)用3包虾多宝,3包黑精灵,30斤红糖加满水发酵,发酵两天使用三分之一,七天内分两到三次用完。如果藻相保持稳定,继续保持这样的频率和用量,如果发现水逐渐浓起来了,就按照上面所说的去调整,等恢复稳定后再转回正常的用量和用法。


因天气突变等因素的影响,有时难免会发生大量死藻现象,这时候白便发生概率很高,因为虾会摄食到大量的死藻,以及死藻分解过程中会有藻毒产生。这时候解藻毒就相当有必要,目前能解藻毒的产品并不多,常见的解毒产品并不能解藻毒,我自己接触和用过的能解藻毒的产品只有过硫酸氢钾,它通过强氧化来分解藻毒素,如海联科的靓水和靓底主要成分就是过硫酸氢钾,所以建议当出现倒藻等大量死藻发生后使用靓水来解藻毒。另外多使用粒粒氧或202等增氧剂一方面提高溶氧,对于藻毒素的氧化分解也有一些作用;而黑精灵等有吸附功能的产品能够吸附较多的死藻,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虾对死藻的摄食。


2、控制弧菌毒素


消化道弧菌分泌的毒素对于肠道的损伤和藻毒素是一样严重的,所以把消化道(肝脏和肠道)弧菌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也是预防白便(包括肠炎偷死)重要思路和手段。而干拌虾多宝和饲料一起喂虾目前可以说是最好的控制消化道弧菌的方法(具体效果和原理在海大农牧发表过的文章高温期里,如何让养虾变得不再棘手有阐述,这里不再啰嗦),目前只要按照下面要求的比例去操作,绝大多数的消化道弧菌可以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从放苗后开始喂料就开始干拌虾多宝,放苗到清缯,饲料和虾多宝比例1:1,每天拌两餐;清缯到100条左右,饲料和虾多宝比例3:1,每天拌两餐;100条之后,饲料和虾多宝比例4:1,每天拌一餐。


3、减少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是很毒的物质,对虾的消化道的损伤也是非常大,大家都很清楚,放苗后十天内,虾吃到所喂的料是非常少的,而剩下的饲料在底部会发霉,虾连黑泥都吃,所以在虾大量吃料的时候会吃这些发霉的料,有时也会出现虾由于天气突变或大量脱壳而出现较多剩料,到第二天虾就会吃到这些已经发霉的剩料,不少塘的虾因此而爆发白便。如何减少黄曲霉素呢?其实干拌虾多宝已经能较好地预防残饵发霉,因为这些料和虾多宝拌在一起,虾多宝的菌数量多,能在底部较快地繁殖起来,从而抑制霉菌的繁殖。


4、保肝护肠


今年容川公司推出的高温期专用功能料虾多安主要功能就是保肝护肠,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白便的发生,搭配虾多宝干拌在预防白便和治疗白便有叠加的好效果。另外平时多拌料一些多维产品,虾肝宝和维生素C等产品,对于保护肝脏和肠道有较好的效果。


5

白便的处理


处理思路:先消毒,再控制消化道弧菌,最后在恢复阶段修复受损的肠道。如果水浓或蓝藻等不良藻种成为优势,同时还要处理这些问题。现在举几个案例来说明一下。

01

案例

1、大鳌罗老板4月11日放苗30万,5月19日开始发白便,下风口随处可见有白便。 


2、5月23日开始投喂虾多安30斤+虾多宝10斤/餐,每天3餐。同时利用虾肝宝+VC调理肝肠。 


3、结果:3天后,白便减少很多、喂料一直保持30斤/餐。6月3日白便基本看不到。


02

案例二

1、板芙客户黄老板,7亩池塘3月17日放一代苗23万,5月9日拜访,虾有严重拉白便现象,当时喂料40斤一餐,一天3餐。 


2、5月10日停料,直接投喂虾多宝,每餐一包,一天3餐;5月11日直接投喂虾多宝30斤一餐,一天3餐;5月12日投喂虾多安40斤+10斤虾多宝一餐,一天三餐。 


3、结果:5月13日回访,在下风口没有看到白便,虾吃料速度快,客户反应比之前快了1个小时,客户对处理效果很满意。


从上面两个案例来看,共同点就是虾多安和虾多宝干拌,能够很好地处理的原因就是虾多宝给虾吃到肠道后发挥了虾多宝强大的抑制弧菌功能,把肠道里的弧菌抑制到较少的水平,然后虾多安发挥保肝护肠的功能,让虾恢复快一点。


白便的建议处理方案:

1、先用靓底一包1-1.5亩进行消毒及解藻毒;

2、停料三天,每天用虾多宝按照三分之二的量代替虾料来投喂;

3、第四天开始用虾多安和虾多宝一起投喂,并拌虾肝宝+维C50一周左右。


此方法目前治疗白便的成功率60%左右,还是有40%左右效果不明显,通过观察和分析,效果不好的塘一般是水很浓或蓝藻等有毒藻类多,因为藻毒素过多,持续对肠道造成新的损伤,所以很难根治,这些塘需要另外处理藻相问题;可能有些塘是孢子虫引起,通过抑菌的方法当然就无效了,目前对这种塘没有好方法;而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白便很严重,虾根本就没食欲,投喂的虾多宝吃得不够多,达不到抑制肠道里弧菌的效果。


针对由于虾白便严重没有食欲的处理办法是,想办法先把虾的食欲提高起来,再使用方案。现举个案例,大家应该会有很大的启发。


03

案例三

(这是我在7月10日到睦州腰古拜访客户杨老板亲自遇到的一个案例)

1、10天前有个塘发现白便,从每餐70斤,喂三餐变成喂一餐还是明显慢料,抛网发现八成已经空肠胃;


2、用了处理方案之后没见到明显效果,到第六天的时候,早餐使用红虫100斤和20斤虾多宝混在一起,下午餐用虾多安40斤+虾多宝20斤。


3、结果:第四天,吃料已经恢复到以前的水平,我们一起抛网观察,已经看不到空肠胃,确实全部好转了


这个案例开始效果不好的原因就是肠道严重受损,吃得少,由于红虫强烈的诱食性(其诱食性我亲自试过,拿一餐喂红虫,额外把几斤红虫放在虾缯上,十分钟就被虾吃得干干净净,而且下一餐明显吃料加快)。虾吃饱了,能部分恢复因之前吃得少而不断下降的“元气”,而且红虫富含营养,对肠道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当恢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开始摄食较多的虾多宝,就能进入恢复阶段。如果有过喝多酒喝伤肠胃经历的人就会比较明白这个过程:喝醉酒了,第二天还吐,喝水都喝不下,只能喝点白粥,而在喝了白粥之后,立马能感觉到肠胃舒服了一些,然后慢慢开始能吃点别的东西,开始也感觉力气逐渐恢复了,肠胃不断好转,很快又能喝了,其中白粥起的作用就跟红虫是差不多的。


当然,目前红虫很难买得到,所以需要寻找能发挥类似功能的产品,既能提高食欲又能修复肠道的产品,我觉得动保企业可以生产出此类产品,估计对白便处理有较大的协助作用。


总之,今年的白便大家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估计接下来发生率会更高,可能大家虽然也做足了这些预防措施,还是非常有可能发生白便的,但大家不要因此以为“安保组合无效,因为从预防角度它可以减少至少一半的发病率,治愈率也能在30%左右,稳定率在70%左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