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寒邪客肺证
概念:是指寒邪客于肺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肺气虚发展而来
年老体弱,阳气耗伤
临床表现:寒证 + 肺气上逆
寒证-形寒肢冷,或面浮肢肿 肺-咳喘无力,痰白清稀 量多如泡沫,胸闷
舌脉-舌淡苔白滑,脉迟缓
(五)痰湿阻肺证
概念:是指寒痰湿阻滞于肺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寒湿外邪侵袭于肺
中阳不振,寒从内生,聚湿生痰
临床表现:湿痰证 + 肺气失宣
湿痰-痰多色白易咯
肺-咳嗽,气喘,胸闷
舌脉-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六)风热犯肺证
概念:风热外袭,肺卫失宣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外感风热
临床表现:风热表证 + 肺失宣降
风热表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肢酸,鼻塞流浊涕,口干 咽痛
肺-咳嗽,咯痰黄稠
舌脉-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七)热邪壅肺证
概念:是邪热壅肺,肺失宣降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表邪不解,入里(肺)化热
临床表现:里热实证 + 肺失清肃
里热-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肺 -咳嗽,气喘,痰黄,鼻煽,胸痛甚吐痰血,腥臭痰
舌脉-舌红苔黄,脉洪数有力
(八)燥邪犯肺证
概念:燥邪外袭,肺失清润表现的证候
成因:秋季外感燥邪
临床表现:外燥证 + 肺失清润
外燥-唇、舌、鼻、咽干燥,尿少便干,轻微发热恶寒, 头身酸痛
肺-干咳无痰,或痰少难咯,甚痰中带血;
舌脉-舌尖红苔薄而干,脉浮细
(九)大肠湿热证
概念:是湿热蕴结大肠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暑湿之邪外侵
饮食不洁,湿热内生
临床表现:湿热证 + 大肠传导失常
湿热-发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大肠-下痢脓血粘液便,或暴注下迫黄褐臭秽稀便,腹 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
(十)大肠液亏证
概念:是大肠津亏,肠失濡润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年老阴血不足
高热、吐泻伤阴
产后失血
临床表现:津亏证 + 大便燥结
津亏-口燥咽干,舌红少苔或黄燥,脉细涩
大肠-大便干结难解,数日一行,伴口臭,嗳气,腹胀
三、 脾与胃病辨证
概述:
脾的生理、病理
1、脾主运化,主升清
2、脾主统血
3、主肌肉四肢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
脾病的主要症状:
1、运化失常:食少纳呆,腹胀,浮肿
便溏,湿聚生痰
2、清气不升:头晕,神疲
3、有统血:慢性出血
4、四肢失充:肌肉瘦弱无力
5、胃失和降:嗳气、恶心、呕吐、呃逆等
(一)脾气虚证
概念:是脾(胃)气不足,运化失健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饮食不节
劳累过度
思虑伤脾
久病耗气
临床表现:气虚证 + 运化失司
气虚-少气懒言,神疲乏力
运化失司-腹胀纳呆,便溏,面色萎黄,形体消瘦
面色恍白,形体肥胖
舌脉-舌淡苔白,脉缓弱
(二)脾阳虚证
概念: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
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
过食生冷,过食寒凉
寒凉药太过,损伤脾阳
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
临床表现:阳虚证 + 脾虚证
阳虚-形寒肢冷,四肢不温,面白,口淡不渴
脾-腹部冷疼,喜温喜按,大便稀溏,或肢体浮肿,小便 不利,或带下量多而清稀色白
舌脉-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留言默写 贯众,拳参,四季青,射干、山豆根 口诀或者功效
复习:
第一百一十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