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宝纷呈大明遗韵 ——2017秋拍明代珍瓷织绣纵览

 青木森森 2017-12-15

2829

明宣德 青花地拔白卷草纹鱼篓式尊

“大明宣德年制” 六字二行楷书款

宣德本朝

高13.5cm;口径16.5cm

直径21cm;足径14.5cm

来源:北京藏家旧藏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御器厂烧造有一批十分引人注目的仿伊斯兰风格瓷器,为中国传统陶瓷的造型及纹样增添了新的活力。这件青花地拔白卷草纹鱼篓式尊造型源自14世纪西亚伊斯兰国家黄铜制品,明代景德镇御器厂自永乐朝开始烧造此类青花瓷器,故宫博物院及景德镇珠山曾经出土过与本拍品相同的鱼篓式尊,惜已残破。本品造型规整,青花发色纯正,款式标准,款字清秀,历经近500年风雨沧桑,于市场中流通,弥足珍贵。

2850

明宣德 白釉暗刻莲瓣纹碗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宣德本朝

直径21.2cm

来源:美国新奥尔良Drs. Arnold & Helene Gerall旧藏。

器型端庄典雅,敞口收腹,形如莲子,即所谓莲子盏。文震亨《长物志》载 “宣庙有尖足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洁白如玉,可试茶色,盏中第一。”即是指此式宣德白釉瓷茶碗。明代因饮茶方法改变而推白瓷为上品茶器,宁王朱权著《茶谱》一书即推崇茶碗以“饶瓷为上,注茶则青白可爱”。这件宣德瓷碗整器通体釉质纯若凝脂,外壁口沿处以针状工具暗刻海水纹,下部暗刻两周莲瓣纹,碗内心暗刻折枝石榴纹,有多子多孙之美好寓意,纹饰流畅舒展。永乐皇帝对白瓷极为偏爱,当时御窑甜白瓷器往往暗刻模印纹饰,制作费用极为高昂,宣德初年奉旨停烧,故传世无多。本品与台北故宫所藏明宣德甜白暗花莲瓣纹莲子茶盅器形相似,仅有尺寸大小之别。

2821

明弘治 白釉露胎龙纹盘

“大明弘治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弘治本朝

直径20cm

来源:瑞典著名收藏家卡尔·坎普博士(Dr.Carl Kempe)。

著录:Sotheby’s,Pairs ,12 June 2006,Lot47.

出版: 1. Bo Gyllensvärd,Chinese Ceramics in the Carl KempeCollection,Stockholm,1964,pl.782. 2. Chinese Ceramic Treasures,a Selection from theUlricehamn East Asian Museum,Including the Carl Kempe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Art and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in Ulricehamn,2002,p395,no.972.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此盘通体不加彩绘,而以露胎刻花为饰,外壁刻双龙戏珠,盘内底刻云龙一条,刻工精细,神完气足。明代官窑颜色釉成就很高,明初即将白色釉列为祭祀月坛的礼器,永乐甜白瓷享誉天下。弘治皇帝简朴勤政,有感于成化帝奢靡太过,大力停止削减宫廷营建造作,甚至令御窑停烧多年,故传世弘治官窑器物相对较少,但上承永宣成化之余绪,仍保持了相当高的制作水准。这件白釉刻露胎云龙纹盘是弘治窑的名品,素雅之中蕴含高贵之气,观玩之下令人想见仁君风度。

2810

明嘉靖 黄地青花凤纹小盘

“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嘉靖本朝

直径14.3cm

来源:张宗宪先生珍藏。

著录:Christie’s HongKong,Nov.27 2013,Lot 3118。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这件嘉靖黄地青花凤纹小盘,构图布置十分典型,黄釉娇艳欲滴,青花发色纯正,华贵无比。明代黄釉瓷器为皇家专享,民间禁用,且开国时即列为宫廷祭器。宣德时御窑烧造的黄釉瓷器已很精美,弘治朝所制更佳,有“娇黄”之誉。在优美高贵的黄釉基础上,衍生出了黄地青花,倍添明艳。《南窑笔记》称“宣德有青花填黄地者”,自是一名品。另外古人认为黄色是大地之色,青(玄)为天空之色,《易经·坤》曰“夫玄黄者,天地之杂色也,天玄而地黄”天地交泰而万物发生,以黄釉配青花,尚有深意在焉。

2809

明万历 五彩人物龙纹碗

“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万历本朝

直径15cm

来源:张宗宪先生珍藏。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详情请见本图录《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碗形端庄稳重,即所谓“宫碗”,图案大红大绿鲜明艳丽,五色纷呈潇洒飘逸,一派神人出行,仙灵祝寿的缥缈景象。万历年间的御窑五彩瓷器系承继嘉靖五彩而来。嘉靖皇帝生平痴迷修道,景德镇御窑场曾为嘉靖帝大量烧制设斋打醮用的瓷器。在道教常中以“五色”对应五方和五行,传世嘉靖御窑瓷器中,有一批器型特异的五彩瓷器,或即为斋醮修炼所用。另外嘉靖时期的瓷器装饰也多具道教色彩,常见八仙、葫芦、仙鹤、仙鹿乃至符箓法篆等图案。这件万历五彩人物龙纹碗,承袭了嘉靖五彩的仙道之风,异彩纷呈古艳缥缈,格外动人心魄。

2987

明万历 青花赶珠龙纹文具盒

“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单行楷书款

万历本朝

长28cm

万历年后景德镇烧制文房器具逐渐增多,文具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此盒长方形,上下套合,底部外延成台座,盒内又分作八格,极为精巧,但由于烧造却非易事,需将泥料做成合适大小后以釉泥粘合而成,故温度等要求很高,稍有疏忽便开裂变形,成品率非常低。本品釉面厚而温润,饰以神龙穿花,威严气派又不失富丽秀美,行云布雨的飞龙和得雨泽而茂盛的草木生机勃勃寓意吉祥,是宋代以来就长期流行的纹样。画工精湛,笔触纤细流畅,且能巧妙运用青花呈色的浓淡变化,发色也鲜明沉着。万历朝景德镇延续了嘉靖以来的经验,能够按比例调配成浓淡不同的上青、中青、混水,虽只用青花一料,而呈现五色斑斓的艺术效果。

2985

明万历 五彩花蝶纹盖盒

“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万历本朝

直径24cm

盖盒器形规整,子母口,盖及盒身均以青花五彩装饰,盖面及盒身满绘折枝花果纹,纹饰繁密,刻划流畅。盖面中间则绘飞舞着的蝴蝶,穿插于花丛之中,构思巧妙。青花发色淡雅,色分五层,浓淡相宜。此件五彩花鸟盖盒的纹样,并不常见,较之以往同时期五彩器更流露出自然活泼的意趣,查阅典藏,在2012年秋季香港苏富比玫茵堂专场中有一件明万历五彩“花鸟虫蝶”圆形盖盒可为参考。

2978

明崇祯 青花群贤雅集笔筒

直径23.5cm

本品堪称青花群贤雅集笔筒是一件典型的“转变期瓷器”文房瓷器精品。晚明士大夫群体兴起,随之产生了对文房用器的巨大消费市场和种种品鉴标准,这一时期的文房瓷器格外精雅脱俗。这件明崇祯青花群贤雅集笔筒,造型端庄大方,胎体细腻,釉面光滑如玉,尺寸巨大。青花发色清新明丽,分水技法也运用纯熟。纹饰描绘精致,采用文人画中的雅集题材,颇有晚明木刻版画风味。散点透视的构图和平铺推进的叙事与笔筒形制的搭配十分巧妙,转动观玩时,宛如将卷轴画渐次展开,是一件形神兼雅的文房佳器。

3208

明晚期 洒线绣洒线绣云龙纹葫芦景吉服补

长77cm;高33cm

来源:万玉堂旧藏。 著录:《紫禁城》2012年10月,213期,《图说明代宫廷服饰(九)--后妃吉服与便服》一文,页116-121。

洒线绣是明代帝后衣物中最富代表性的绣种,因太过奢靡,到清代基本绝迹。本品补子成对,前片分左右两片,用黄色丝线满绣一遍铺地,其上用合股彩线、绒线等多种线,以铺针、缠针、接针等多种针法,使用十几种色彩绣制两条爪托葫芦的升龙;后片绣一正龙,龙爪各托举一葫芦,是为明代宫廷所用“葫芦景”纹样。葫芦景又称大吉葫芦,明代太监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正月初一日正旦节。自年前腊月廿四日祭灶之后,宫眷内臣即穿葫芦景补子及蟒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洒线绣判官打鬼图经皮,也是同样葫芦景纹样。同时期龙纹也可参考北京故宫所藏明缂金地龙纹寿字裱片。此外,我公司曾于2013年春拍《锦绣华章—嘉树堂藏明清织绣》中lot3045明万历满绣江山万代龙纹圆补亦如本品是较为少见的葫芦景纹样,曾以59.8万元成交。

明代存世洒线绣补子凤毛麟角,基本都被海外博物馆所收藏,成对出现的明代洒线绣特殊节日补子在博物馆也难得一见,且本品来源清晰,出自香港万玉堂收藏。并曾出版于《紫禁城》杂志中《图说明代宫廷服饰(九)--后妃吉服与便服》一文,可见学术上的重要性。

3206

明晚期 红色缂丝柿蒂窠云龙金寿字纹衣料

高132cm;宽136cm

此件缂丝衣料在红色丝地上,以多种彩色丝线、金线和孔雀羽线缂织纹样,整件衣料的中心图案是由云龙纹、海水江崖纹、灵芝和松叶等纹填充而构成的大幅柿蒂窠纹。柿蒂窠外,满布灵芝托金寿字和仙鹤衔筹纹样。柿蒂窠内满缂金地,四方各饰体型较大的正龙一条,头顶各饰一蓝色字,其中一字已脱落,剩余三字分别为“圣”、“寿”、“无”,推测已脱落字应为“疆”,从而组合成“圣寿无疆”,当是为皇帝祝寿之语。四周饰体型相对较小的行龙十数条,正龙身上还缠有三条小龙,此式纹样在中国古代丝绸纹样中甚为少见,应有子孙绕膝满堂之吉祥寓意。柿蒂窠外,大红色丝地上,满饰灵芝托金寿字纹和仙鹤衔筹纹,寓意康乐长寿,构思设计巧妙,使寿上加寿的祝寿寓意倍加浓厚。

缂织技法上,衣料所有纹样皆为缂织而成,无一处补笔,技法和色彩变化多端,以平缂为主,云纹用长短戗,海水浪花处使用了木梳戗和长短戗,灵芝使用了红、黄合色线,以增强其质感。正龙点缀孔雀羽线缂织,定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帝的缂丝龙袍亦采用此种特殊羽线。柿蒂窠内为满缂金地,柿蒂窠外的全部寿字纹也均以金线缂织,烘托出金碧辉煌的装饰效果。

这件衣料综合考察其用料、技艺及纹样特征,应为成化至晚明的作品,且系等级高贵的缂丝织成料,结合祝寿文字及纹样,应是为帝王祝寿精心织制的御用衣料,明代缂丝传世绝少,此件衣料的珍贵性和历史学术价值应引起相当重视。

3207

明万历 织锦龙纹藏袍

高147cm;宽202cm

黄地龙纹袍为藏式龙袍,形制与一般朝服有别,织工繁复,纹饰华丽。交领,右衽,平袖,两侧不开裾。通袍外身为整幅明黄地云龙纹妆花织金缎拼合而成,妆花部分以片金线妆花勾边主体纹饰,熠熠生辉。藏式袍原为元代始与西藏政教体系文化相互交好之物质见证,以内陆生产的珍贵纺织匹料馈赠或赏赐入藏。内陆大量服饰因其历史条件已很难见到,独西藏保存条件良好,才能使如此重要的宗教文物实物流传至今。在香港曾经举办的《锦绣罗衣巧天工》的展览中有一件晚明缂丝龙袍,与本拍品风格相近。

3231

明末 韩希孟顾绣花鸟图册页

25.5×24cm

晚明上海顾名世家族的女眷精擅刺绣,名媛辈出,海内驰名,其中成就最高者当属顾名世的次孙媳韩希孟。韩希孟嫁至顾家时,顾绣已至“口碑皆是”的水平,其夫顾寿潜师从文坛宗主、画界领袖董其昌,也为韩希孟刺绣之进阶提供了有力支持。韩希孟精通绘画,且因夫族的影响,多见宋元名迹,择为粉本,且注重写生。“往往天清日霁,鸟悦花芬,摄取眼前灵活之气,刺入吴绫”。

本件拍品为册页十开,每开一面刺绣,一面题识,册页硬木面板上有题签:明 露香园顾韩希孟绣画册 绵晖堂珍藏。内容有四时花鸟、松鼠葡萄和松鹿灵芝等,均为顾绣最具代表性的题材,用针刚柔并济,设色明丽妍雅,有写生逼肖活现之感,与已知博物馆馆藏韩希孟同题材作品对比,绣法、绣章即设色神采皆合若符节。十开绣画对开均有文人题跋,并另有两开题跋,皆出自清末广东佛山书法名家,可见本册页曾被多位藏家递藏至今,实属不易。

(来源:中国嘉德拍卖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