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赏之二百九十一 明清官窑瓷器 (二十七)

 猎鹰个人图书馆 2019-03-23

鉴赏之二百九十一  明清官窑瓷器  (二十七)

261清乾隆  墨彩珐琅彩“湘西寺观澜轩”摇铃尊
鉴赏之二百九十一 <wbr> <wbr>明清官窑瓷器 <wbr> <wbr>(二十七)

无款,高18.5cm

此尊口微撇,长直颈,折肩,直腹,卧圈足。通体施白釉。外壁彩绘山林峭壁间云雾缠绕,亭台楼阁依山而建,一位高士倚窗远眺,目送二位友人结伴行走于山林之间。背面书南宋著名诗人戴复古的七言诗《湘西寺观澜轩》:“东岸楼台西岸山,潇湘一片在中间。红尘不到沧波上,鸥(僧)与白云相对闲。”后随“秋亭”朱印。

此器造型端庄规整,线条流畅,画面深远,犹如白纸作画,自然生动,浓淡相宜,表现了高士隐居山林的闲适生活及作画者深厚的绘画功力,有南宋青绿山水的遗风。也让人感受到诗中所述的江水不染红尘、超凡脱俗的灵秀气味。

备注:20021114日伦敦苏富比拍卖,拍品503号。

RMB 7,830,000

 

 

262清乾隆  仿铜釉描金开光粉青釉镂雕夔龙纹四足熏炉

鉴赏之二百九十一 <wbr> <wbr>明清官窑瓷器 <wbr> <wbr>(二十七)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直径19cm

此炉描金六字篆书款,圆筒圆筒身,束颈,敛口,下承四如意弯足,通体施褐色仿铜釉,描金番莲花卉纹,四面开光施粉青釉,镂雕夔龙纹,器里施白釉。

此器造型独特,似是传世孤品,其器形应从金属器演变而来。镂雕瓷炉由来已久,台北故宫博物院就藏有一件明代龙泉窑镂空花卉纹香炉,着录于1994年台北出版《故宫历代香具图录》,164页,图版21号。清代例子也不少,上述图录中就另有一件豆清釉镂空描金香熏,226页,图版81号。另见一对粉彩镂雕香熏,2007529日于香港佳士得拍卖,拍品1370号。但如本品一般工艺繁复的并不多见。

本炉的镂雕工艺可与台北故宫博物院一件转心瓶的镂雕纹饰作比较,见2008年台北出版《华丽彩瓷—乾隆洋彩》,201页,图版69号。

此器源自美国著名作家RalphDelahayePaine18711925年)旧藏,他曾在中国担任报社记者。本炉在他家族手中已达一世纪之久,流传有绪,甚为难得。

RMB 2,430,000

 

 

26314/15世纪  龙泉青釉带盖梅瓶

鉴赏之二百九十一 <wbr> <wbr>明清官窑瓷器 <wbr> <wbr>(二十七)

无款,高45cm

此瓶敛口,斜短颈,圆肩,腹下敛收,外撇圈足。通体施翠青釉。盖覆斗式,三阶式盖面,宝珠钮。

文献记载明代龙泉窑曾与景德镇并列,同时为朝廷烧造瓷器。《大明会典·陶器》:“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饶”即饶州景德镇,“处”即处州龙泉窑。

此器弧线明显,釉色翠绿,明初时属酒器类。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件无论形制大小或釉色均相若的例子,载于2009年台北出版《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图版64号,书中论述同样的三阶式盖面亦见于景泰七年(1456)金英墓出土的白瓷盖罐上。另一近似的带盖梅瓶藏于日本五岛美术馆,见2012年日本出版《龙泉窑青磁展》,图版91号。该书引例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永乐地层出土的带盖梅瓶残片,其体形较小,见119页,149号。龙泉大窑相信为明初烧造官器的窑址之一。

此器源自香港徐氏艺术馆,据说为收藏家徐展堂最钟爱的藏品。曾展出于香港艺术馆1990年举办敏求精舍三十周年纪念展《历代文物萃珍》,图录编号1252010121日于香港佳士得拍卖,拍品3104号。

RMB 13,830,000

 

 

264明嘉靖  青花群仙祝寿图罐

鉴赏之二百九十一 <wbr> <wbr>明清官窑瓷器 <wbr> <wbr>(二十七)

款识:“大明嘉靖年制”,高52.5cm

此罐直口,短颈,丰肩,璧形底。通体青花纹饰。颈绘缠枝灵芝纹,肩部及近底处饰如意云头。腹壁通景绘群仙祝寿图。底正中白釉,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

 

群仙庆聚——明嘉靖青花罐

苏玫瑰·亚洲艺术部资深学术顾问

 

明世宗或嘉靖皇帝(1522-1566年)尊崇道教,这与其他明朝皇帝不同。他曾花费巨款兴建道观及举行祭典,1536年更下令捣毁佛像,又禁止孔庙摆放塑像。他信奉练丹术,渴求长生之道,在位年间的宫廷艺术多与道教及长寿相关。

此器无论大小、形制均为画师提供理想空间去堆砌人物群像。最瞩目是寿老手执如意,衣衫飘逸地趺坐于岩面,周围簇拥着一群仙道人物。计有身后侍童手持灵芝;八仙中吕洞宾肩负斩妖剑,手捧仙桃;韩湘子吹着笛子;张果老手持鼓棒;远处有钟离权手执神扇;何仙姑捧着荷花;蓝采和手拿响板;铁拐李扶着拐杖。还有和合二仙、老子、姜太公,并有二仙乘凤降下。通景描绘群仙向寿老祝寿的热闹场面,众人当中有些还手持贺词卷轴。最有趣是其中一人施法画出五爪龙,象征皇帝列席庆典。

嘉靖年间宫廷需用大量瓷器,御窑场虽全力以赴,仍供不应求,唯有将部份御用瓷判给优秀的特定民窑,烧造宫廷用器及皇家道场法器,称为“官搭民烧”。嘉靖御制青花瓷以呈色蓝如宝石着称。《江西大志陶书》记载嘉靖青花器用三种青料:江西乐平的陂塘青、瑞州的石子青,以及从西域经吐鲁番传入的苏麻离青。苏麻离青因属贵价材料,只用于御用器上。这种釉料窑烧时容易流釉,很多时会加入石子青调和。很可能此器就用了苏麻离青混合石子青,产生宝石般的完美釉色。此器的图案以浓青勾勒,淡青晕染,产生对比鲜明的效果。本罐的亮泽釉色呈现嘉靖御制青花器特征,予人浓重湿润的感觉,参考伦敦大维德中国基金会暨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19941995年举办《Ceramic Evolution in the Middle Ming》展览图录,R. ScottR. Kerr合着引言,8页。

其他有着录的同款青花道教人物罐例子,包括北京首都博物罐收藏一件嘉靖款盖罐,所绘人物主题及边框纹饰均与本罐相若,该罐1955年出土于北京海淀区百万庄,载录于2008年北京出版《中国出土瓷器全集1北京》,图157。值得留意是二罐同样口下环饰灵芝纹,象征祝愿长生不老;近底处还饰如意纹亦不常见。

另见三件近似例子,一件为Stephen Bushell旧藏,载录于1901年伦敦出版W. C. Monkhouse着《A History and Descrip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彩图III;一例198811月于香港苏富比拍卖,拍品139号;再一例为东京出光美术馆收藏,载于1987年东京出版《Chinese Ceramics in the Idemitsu Collection》,编号701。这三例的大小、主体及边框纹饰均与本罐相近,可能全部为同时制作,应作万寿节贺礼。

一件稍小而下腹较宽的例子,曾着录于2012530日香港佳士得拍卖图录,拍品4059号,该罐所绘人物布局及边饰亦与这一批青花罐近似。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较小型的青花八仙祝寿罐,肩部较圆,所选人物及布局亦不同,见2000年香港出版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青花釉里红中》,图版97号。

该例与此器同组的大罐不同,其颈部绘卷草纹,肩部环饰如意云纹,近底处饰莲瓣纹。推测该例应造于嘉靖中叶,其他大罐则造于嘉靖初年。嘉靖后期政局不稳,加上景德镇御窑匠力有不逮,导致制作水平下降。上述所有例子应属较早期制作,质量偏高。

相同的八仙寿老人物图亦见于明十六世纪法华罐,一例2010121日于香港佳士得拍卖,拍品3118号。无论青花或法华器的群仙图,皆源自天顺及成化青花人物罐,多取材文学及戏剧场面,这类主题最早见于元青花罐。本罐上穿插主体纹饰的卷云纹,亦见于成化器,参考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明成化青花高士图盖罐,载于《青花釉里红中》,图版3号。如本罐在内的大罐,纹饰繁缛,寿老居中,其他人物比例较小,显示出寿老象征祝愿皇帝长寿的超然地位。 此器的绘图既是戏剧场面,又富于寓意,其体形硕大特出,配合道教及长生不老纹饰,对尊崇道教并渴求长生的皇帝而言,无疑是最佳的贺寿礼物。

RMB 1,950,000

 

 

265明万历  青花地白海兽纹高足杯

鉴赏之二百九十一 <wbr> <wbr>明清官窑瓷器 <wbr> <wbr>(二十七)

款识:“大明万历年制”,直径8.2cm

此杯撇口,弧腹,足靶起竹节式凸棱。外壁青花地留白纹饰,饰九只不同海兽浮游于海水中。高足饰海水纹,足节凸花如意纹。盌心饰八梵文围绕中间梵文。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如此器的万历款高足杯未见其他例子的着录。此款器源自宣德原型,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宣德款青花地白波涛海兽纹凸节高足杯,载于1998年台北出版《明代宣德官窑菁华特展图录》,图版73号;以及图案一样唯手法相反的白地青花海兽纹高足杯,图版74号。

伦敦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收藏一件稍大的万历青花地白花高足杯,底书大明宣德伪款,纹饰主题与此器近似唯较简化,现为大英博物馆藏品,亦证明万历朝流行仿宣德器的款式。

RMB 1,950,000

 

 

266明嘉靖  青花婴戏图倭角四方盖盒

鉴赏之二百九十一 <wbr> <wbr>明清官窑瓷器 <wbr> <wbr>(二十七)

款识:“大明嘉靖年制”,宽15.7cm

婴戏图是嘉靖瓷器的主要装饰纹饰之一,嘉靖十一年(1532)十一月,29岁的嘉靖皇帝求子心切,让大臣们在京师御花园新设的“祈嗣醮”轮流守执进香,并特遣钦差赶赴南海神庙,立碑祭礼,祈求早得龙子。同时,他让司礼太监传谕工部,命景德镇御窑厂限期烧制一批绘有婴戏纹的瓷器进呈。此后数年间众多绘有婴戏纹饰的青花、五彩、斗彩瓷器陆续进入宫中,满足了皇帝及其嫔妃的视觉需求和心里愿望,本品便是其中之一。

RMB 1,110,000

 

 

267明万历  五彩龙凤纹盘

鉴赏之二百九十一 <wbr> <wbr>明清官窑瓷器 <wbr> <wbr>(二十七)

款识:“大明万历年制”,直径27.6cm

此盘撇口,弧腹,圈足。盘心菱花开光,饰祥龙腾飞高举宝盆,盆内置“永”字及花果,下承一对凤凰遨游于祥云海水之间。内壁饰鱼藻纹,外壁饰如意云头。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

此盘构图精巧别致,色彩明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近似例子可参考荷兰Princesshof陶瓷博物馆收藏之例。东京国立博物馆亦藏一件近似例子,同样绘腾龙高举宝盆,但无双凤,以四条祥龙代之,见1990年出版东京国立博物馆图版目录《中国陶瓷篇.II》,编号344

此器源自静观堂,曾着录于1991年香港出版《徐氏艺术馆》,图版88号。后2002429日于香港佳士得拍卖,拍品617号。

HKD 400,000-600,000

 

 

268明嘉靖  孔雀蓝釉暗刻莲托八吉祥纹葫芦瓶

鉴赏之二百九十一 <wbr> <wbr>明清官窑瓷器 <wbr> <wbr>(二十七)

款识:“大明嘉靖年制”,高21.9cm

此器作葫芦形,束腰,圈足。外壁通体施孔雀蓝釉,下腹刻缠枝莲托八吉祥,腰刻杂宝纹间以朵云,上腹饰缠枝莲纹,颈饰折枝花卉一周。

嘉靖皇帝崇尚道教,景德镇御窑厂因而烧制了大量如炉、出戟尊、葫芦瓶等的道教用具,此器便为其一。孔雀蓝釉器创烧于元代,但产量一直不高。目前仅知另一件同款孔雀蓝釉葫芦瓶,现藏玫茵堂,见《ChineseCeramicsfromtheMeiyintangCollection》第四册,编号708

嘉靖款葫芦瓶亦可见不同的釉色组合,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件黄地红彩之例,载于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杂釉彩.素三彩》,编号49;及大英博物馆所藏一对黄地青花红彩及一件绿地红彩之例,见JessicaHarrisonHall着《MingCeramicsintheBritishMuseum》,编号994988989

RMB 3,870,000

 

 

269明万历  五彩龙凤纹盘

鉴赏之二百九十一 <wbr> <wbr>明清官窑瓷器 <wbr> <wbr>(二十七)

款识:“大明万历年制”,直径21.9cm

此盘撇口,弧腹,圈足。通体五彩纹饰。盘心绘正面龙戏珠纹,外绕四羽彩凤间以如意云纹。内壁饰龙凤纹。外壁四开光内绘花鸟纹。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

此款纹饰应源自成化斗彩原型,尤其是花果枝叶纹。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万历款五彩龙凤纹盘,其龙凤主题及外壁开光花卉图与本盘近似,该例并因其龙凤主体纹饰而断定为御用之物,载于1999年香港出版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五彩.斗彩》,图版50号。这种龙凤纹饰亦延伸至康熙五彩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例,见同书,图版133号。

此器源自仇焱之旧藏,1981519日于香港苏富比拍卖,拍品435号。1998916日于纽约佳士得拍卖,拍品60号。

HKD 800,000-1,200,000

 

 

270清康熙  五彩“荷花”花神杯

鉴赏之二百九十一 <wbr> <wbr>明清官窑瓷器 <wbr> <wbr>(二十七)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直径6.5cm

此杯通体青花五彩纹饰,一面绘六月花神荷花,背面青花书唐李群玉诗句:“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尾随篆体“赏”方印。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花神杯上所饰之花卉是根据传统花朝节的习俗,在百花中选取代表农历十二月份的月令花卉绘制而成。青花及青花五彩两个品种都有。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套完整十二只五彩花神杯,见1999年香港出版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五彩.斗彩》,图版140号。

此杯源自日本私人收藏,购藏于二十世纪初。

RMB 2,670,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