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re all grateful for music !'
玩过几年设备的都知道电子管,我想应该没有人会不喜欢这玩意,因为我们所听到的那些经典的音乐几乎都是由这些电子管音箱和其他电子管设备创造的,每一个初学者在烧完烧火棍后,每一个设备狗在烧完效果器后,最终要败的方向——管箱(当然那些跑偏去烧线材,研究电源的例外),像Fender twin、Mashall JCM800、VOX AC30这些经典的电子管音箱,每一款都能让我们瑟瑟发抖,剁手,买。
但通常情况下我们做不到,因为贫穷,它真的没有限制我们的想象力,而是直接砍断了我们的购买力,所以在有生之年你也很难收集全这些经典的电子管音箱(土豪请自觉点右上角退出)。
所以我们一众穷人就没办法享受到电子管带来的温暖吗?
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想一想,我们真的需要电子管吗?即使它真的很暖。(资料来源:Jim Lill)
首先,在拥有人类正常的审美条件下,电子管的音色比较好入耳。 其次,我们所知道的那些牛逼乐手都在用,当然也有像Pantera乐队吉他手Dimebag这种riff怪兽钟情于晶体管的情况。
电子管麻烦的地方之一,就是太重。没人会喜欢扛着一台Fender twin到处跑吧,而且它们特别需要呵护保养,至少,你得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更换新的电子管,如果你设备的电子管出问题了,你必须交给专业人士,因为电容储存着高压电,你很可能会被,电死。
目前制造电子管的厂商几乎快灭绝了,每年全世界的电子管库存也越来越少,所以,电子管只会越来越贵。拿吉他音箱来举例,里面有很多电子管电路,价格从1500-50000软妹币不等,许多声音超棒的音箱如Dr.Z、3 Power、Bogner等,甚至超过了这个范围,当绝大部分的设备价格都在500-3000软妹币时,买一个好的管箱真的足够让你倾家荡产了…
假如你有十场演出的机会,且场场爆满,挣这些辛苦钱就为了买个音箱?或许是值得的,但在你掏钱的时候应该好好想想,通常每个音箱只有一两种音色,你可以一整天坐下来认真调节每一个旋钮,来得到你心目中完美的音色,但仅此而已,只有一个完美的音色,你不能保存或加载预设,也许你的音箱有两个通道,可以通过脚踏开关来切换这两种声音,但最多只能这样而已。
如果你在演出的时候,第一首歌需要的是Fender音箱清脆的声音,第二首需要的是Marshall音箱浑厚偏硬的音色,但你用你那点辛苦钱只买到了一个音箱,你只能用效果器来模拟不同的音箱。另一方面,你调出来的声音并不是直接从喇叭或者PA出来的,需要通过话筒拾音,还有空间声学、话筒摆放这些细小的因素,都是不可以忽略的。用话筒拾音的同时,你隔壁那个贝斯手的那些根音多多少少也会跑进来,到现场调音那一关,即使调音师带上耳机,但是舞台巨大的音量还是会干扰监听,最终整个现场效果出来的很有可能就是一坨屎(这锅我们调音师不背)... 你在家练习的时候,电子管太吵了,它必须开大声,必须达到饱和才能温暖到你,所以平时出门的时候,为了人身安全,请对你的邻居多留个心眼。
这样看,好像电子管还是挺差劲的对吧,但我真的很渴望温暖怎么办?
可以看看电子管建模技术(是指用软件算法来模拟电子管的声音,综合效果器和软件效果器都是依据这种技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建模技术就开始模拟设备的声音,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效果都非常屎...不过在最近五年里,建模技术突飞猛进,Axe FX、Kemper这类高级建模音箱效果器,现在已经成为了国外乐手主要的巡演设备,此外,还有落地版的Line 6 Helix,Atomic的Amplifire,在音色的模拟上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了,如果你是用插件来录音的话,有Bias FX,S-GEAR的STEALER等等,这类效果器和软件效果器,造就了无数个牛逼哄哄的宅男乐手。
这些产品解决了哪些问题? 钱包总是扁瘪的痛苦。 有一些比较贵。Axe FX、Kemper价格大约是12000元,其他的更便宜,落地的效果器大约是6000元,而插件最多是2500元。这些相对于几套经典的电子管音箱来说,算是零头吧。
它总能提供多种多样的声音。 这是它们能够存在这么久最大的原因,你能拥有无数的音色,并且能永久保存。
我并不劝你是否买电子管音箱,它们很酷很有趣、经典、声音很棒,因为过去建模技术很差导致使用了这类技术的效果器臭名远扬,许多人也不知道如何选择,这是完全没问题的,音乐重要的是乐趣,但如果你的设备能重现自己喜欢的音色,那会更加有趣,我们要坚持遵从练琴一小时,四十五分钟在调音色这基本原则,千万不要因为之前的偏见而陷入困境。
不过再怎么说我还是在用电子管音箱,我还是会买电子管音箱,一个吉他手,管还是要撸的,因为真的很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