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金匮方证2

 骆驼120 2017-12-15

防己黄芪汤: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防己利大小便,别录云:疗水肿风肿,利九窍。


防己茯苓汤:四肢肿,四肢聂聂动,水气在皮肤而上冲。


白虎加桂枝汤:治白虎汤证而上冲者;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


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疟病发渴者;劳疟;治小柴胡汤证而渴,不呕者。


桂枝芍药知母汤:诸肢节疼痛,身体魁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越婢汤: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有汗忌用麻黄,乃卫气虚败不能收敛之汗,此病之汗乃内热蒸出之汗;此方之用麻黄,乃用以发散水气,用石膏,乃清内热以止汗也;本方即大青龙去杏仁桂枝;治大青龙汤证而不咳嗽上冲者。


越婢加术汤:一身悉肿胀,脉浮,自汗出,恶风而小便不利;慢性肾炎(皮肤常苍白);日本医则以下焦脚弱为越婢加术附证之一,用之有验。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血痹身体不仁者,脉象虚涩,荣卫双败之象;黄芪取其祛除皮下组织之水毒,恢复皮肤之营养。


桂枝加龙牡汤: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孔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孔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遗尿。


酸枣仁汤:治虚劳虚烦不得眠;脉象虚涩;栀子鼓汤是真热,这个是真虚;困惫,盗汗,口干喘嗽,大便溏,小便涩,健忘惊悸怔忡。


大黄蛰虫丸:治劳伤,赢瘦,腹满不能食,两目黯黑,肌肤甲错,内有干血者;脉沉细而涩;血结甚者,左手脉常相失;尔后每遇此症(不食),必以此治之。


射干麻黄汤: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


皂荚丸: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


厚朴麻黄汤:咳而脉浮。


泽漆汤:脉沉者。


麦门冬汤:火逆上气,咽喉不利;脉虚涩;此病之咽喉不利,乃咽喉干燥;此病之咳嗽,乃无痰之干咳。


葶苈大枣泻肺汤:治肺痈,喘不得卧,口燥胸痛者,脉涩数,涩者津血化脓之象;治浮肿咳逆,喘鸣迫塞,胸满强急者;此方主稀痰。


越婢加半夏汤:咳而上气,喘,目如脱状,脉浮大;射干麻黄汤治喘咳而痰多,厚朴麻黄汤喘咳而上气胸满,越婢加半夏汤喘咳而睛突鼻扇,小青龙加石膏汤喘咳而表侯剧。


千金苇茎汤: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吐脓血臭痰;治胸腔积液(李可:与丹参饮合用)。


栝楼薤白白酒汤: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


栝楼薤白半夏汤: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


枳实薤白桂枝汤: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白酒汤以喘息胸痛为主,半夏汤以心痛彻背不得卧为主,此方则以胁下逆抢为主。


茯苓杏仁甘草汤:主治短气。


橘枳姜汤:主治胸中气塞。茯苓方所主,病变在呼吸器,橘皮汤所主,病变在消化器。

薏苡附子散:治胸中痹,恶寒或浮肿。


桂枝生姜枳实汤:心中痞,诸逆,心悬痛;当有呕证;又治逆满,吐出水,不受水药者。

乌头赤石脂: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厚朴三物汤:治腹满,心下痛,而大便不通者,又治心下满痛,吐出水者。


厚朴七物汤: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呕,大便不通,痢疾;急性胃肠炎。


附子粳米汤: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日柱);下脘以下绕脐部位。


大建中汤: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月柱)。


大黄附子汤: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当以温药下之。


赤丸:治厥逆恶寒,心下悸者;当有心下悸,及呕而腹痛证。


乌头煎:腹痛脉弦而紧,恶寒,不欲食,寒疝绕脐痛,白汗出,手足厥冷,脉沉弦。


当归生姜羊肉汤:寒疝(疝者所赅至广)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


乌头桂枝汤: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


走马汤: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药证】:杏仁,主治胸间停水;【续药证】云:巴豆,同杏仁用,则能驱心胸之毒;杏仁,主治胸间停水,故治喘咳,而旁治短气结胸心痛形体浮肿。


甘姜苓术汤: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日柱),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


甘遂半夏汤:脉伏,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


厚朴大黄汤:支饮胸满者(此方大黄用量最重),支饮多属急性胃炎,故宜大黄。


木防己汤: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脉沉紧(月柱);治心下痞硬,烦渴者;木防己汤常加茯苓,治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心下痞坚,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


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治木防己汤证,而不烦渴,小便不利,痞坚甚者。


小半夏加茯苓汤: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


泽泻汤: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


小半夏汤:呕而不渴。


己椒苈黄丸:治腹满,口舌干燥,二便涩滞者。


茯苓饮: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月柱,故不用半夏之下坠);治心下痞硬而悸,小便不利,胸满而自吐宿水者。


苓甘五味姜辛汤: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不上冲。


桂苓五味甘草汤: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心下悸,咳,急迫者。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治苓甘五味姜辛汤而呕者。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治苓甘姜味辛夏汤证而微浮肿者;余用本方于老人慢性支气管炎兼发肺气肿者,得伟效。


苓甘五味加姜辛夏仁黄汤: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治前方证而腹中微结者。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黄汗,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沉;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


桂枝加黄芪汤: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四肢弛痛,或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者,或盗汗出者,发热恶风而发黄色者,身体疼痛为主证;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证有肿,汗必黄;桂枝加黄芪汤证不肿,汗不必黄。


栝楼瞿麦丸:小便不利,有水气,其人苦渴;治心下悸,小便不利,恶寒而渴者。


枳术汤: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气上冲;其形状中高边低,按之虽外坚,而内如无物;余之经验,本条证治,盖肝脾二脏中之一脏肿大,连及心下者也;然此证,单用本方者寡,合用小大柴胡汤者多;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


栀子大黄汤:酒黄疸,心中懊侬或热痛;本方证之黄疸,肝脏或胆囊部肿胀硬结,有自他觉的疼痛,或懊侬,或热痛;凡有此腹证者,弗论酒客与否,皆用本方,且多宜与大小柴胡汤合用。


大黄硝石汤: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身热心烦。


茵陈五苓散:黄疸病;当有小便不利或渴证;治阴黄。


黄土汤:下血,先便后血;治下血,四肢不仁,或冷而痛者;手足烦热,心烦不得眠者,

吐血衄血亦有前证。黄土汤乃治多量之下血,为下血证之止血专药;下血不多,所下如赤豆汁或带少许脓者,赤小豆当归散所主。


大半夏汤:治呕吐而心下痞硬者;以蜜之腻润,融合半夏人参之力,徐徐斡旋于胃中。


大黄甘草汤:食已即吐者;治秘闭急迫者。


茯苓泽泻汤: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治心下悸,小便不利,上冲及呕吐,渴欲饮水者。


半夏干姜散:干呕吐逆,吐涎沫。


生姜半夏汤: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自觉心胸烦闷之甚。


橘皮汤:干呕,哕,若手足厥者;肺气阻滞,故手足逆冷;橘皮降肺气;哕者,似呕不呕,俗所谓恶心是也。


橘皮竹茹汤:哕逆者;胸中痹;小儿吐乳及百日咳,此方加半夏,极效。


薏苡附子败酱散:肠痈,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病者多属十五乃至二十五岁之少年。渊雷:其后得马齿见红藤,为肠痈特效药,即用二物加薏苡败酱等治之,不复用大黄牡丹汤,避蹈险也。


大黄牡丹皮汤:肠痈,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


排脓散:治疮家胸腹拘满,若吐黏痰,或便脓血者。


排脓汤:治脓血及黏痰急迫者;桔梗排脓。


大黄甘遂汤: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少腹微满而不甚硬。


甘草粉蜜汤:蛔虫,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


桂枝茯苓丸:治拘挛上冲心下悸,及经水有变,或胎动者;此方主去瘀血所成之症瘕,故可活用于瘀血所生诸证。


芎归胶艾汤:治漏下腹中痛者;凡治吐血下血诸血证者,不别男子妇人矣;此方主虚性瘀血,脐下纵有瘀血块,亦软弱微小;然以有地黄故烦热著,且有脐下不仁之证。


当归芍药散:治怀孕,腹中瘀痛者;因郁血而腹内有水肿;治眼目赤痛,其人心下有支饮,头眩涕泪,腹拘挛者;治眩冒心悸心下悸肉膶筋惕,特为有效,是以于脑神经筋肉心肾子宫诸病,皆能奏效也;腹部更软弱;实不可一日或缺之要方。


干姜人参半夏丸:妊娠呕吐不止;心下痞硬。


归母苦参丸: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


葵子茯苓散: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恶寒,起则头眩。


枳实芍药散: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


下瘀血汤:治脐下毒痛,及经水不利者。


竹叶汤: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


竹皮大丸: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产后下利虚极。


半夏厚朴汤:妇人咽中如有炙脔;梅核气。


甘麦大枣汤: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如神灵所作,数欠伸;脉象弱涩;治急迫而狂惊者。


肾气丸:治脐下不仁,小便不利者。

 赞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